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2018-10-21赵静
赵静
摘要:针对传统教学课堂上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方法僵硬等导致教学质量偏低的问题,本文以小学数学课堂为研究对象,在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代小学生的特点以及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宝贵经验,重点研究新时代下小学数学课堂改革与创新的方法,旨在進一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
关键词:传统课堂;高效课堂;启发式教学
一、引言
从1952教育部颁发的第一部五年一贯制《小学教学计划》开始,我国小学课堂先后已经历了八次不同程度的教学改革。纵观课改历程,不难发现我国课堂教学确实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形成了丰富而又深刻的改革经验,如课堂展示、课堂效能即时检测、课堂学习目标导航等,总的来说,课堂教学水平是呈上升趋势的,但在取得成果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譬如教学理念的滞后、教学方法的僵硬等极大程度地限制了教学质量的提高。究其本质在于小学课堂改革没有抓对着力点,使得改革成效较低。有的课堂只注意教学的深度却忽视学习的接受能力,有的只管教学气氛而缺少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有的趣味十足,但教学主线不够清晰。由此可见,如何提高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广大的教育一线工作者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本文拟以小学数学课堂为研究对象,在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代小学生的特点以及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宝贵经验,重点研究新时代下小学数学课堂改革与创新的方法,旨在进一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
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组成结构,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特点而使用的教学方法,其常见结构如图1所示,每个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都遵照着一定的教学模式在进行,区别在于各自所采用方法的合理性而已。
(一)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过程
教学模式这一概念与理论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传授式是古代教学的典型模式,主要由“讲、听、读、记、练”五个部分构成,其核心思想为教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在引入“感知—记忆—理解—判断”等教学理念后,逐步形成了以赫尔巴特理论学说为代表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过程被划分为“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四个阶段,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选择正确的材料,以适当的程序提示学生,形成他们的学习背景。传统课堂模式是相对于现代课堂模式的一种概念,其强调规则、标准、教学目的、教师权威等对人的作用。了解教学模式的发展过程有助于人们对传统方法的吸引、借鉴与创新,有助于人们把握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
(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缺点
传统教学模式是教育一线工作者们在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后,归纳总结出的一种具有普适性、高效性的教学模式[2]。这种模式强调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知识传授、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结果,有利于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具备清晰的教学主线,因此学生往往具备较扎实的基础知识。教师的治学态度、为人处事、世界观等均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都有着重要作用,往往会出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现象,而这正是任何先进教育方法都无可替代的。
同时,在这种以 “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为教学理念的课堂教学,带有较强的教学工具性,剥夺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材、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环境、学生与自我对话交流的机会,极大地削弱了教学原有的趣味性、灵活性和人文性,扼制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与潜能的发挥,遗忘了学生生命价值和生命自由[3]。
三、新时代下小学生的特点
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课堂改革的发展,必须从小学教育做起。如何提高当代小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将其培养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充分了解新时代背景下小学生的特点,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当代小学生的父母,往往都具备较高的知识文化素质,他们普遍重视优生优育,对孩子的教育相当重视,一般在学前早期阶段学生就已具备了丰富的夏令营、兴趣培养班等经验,因此,相比于以往的小学生,当代小学生起点高、起步快,求知欲强、多才多艺、追求自我是新时代下小学生最鲜明的特征。另一方面,独生子女的宠溺、课外培训班的崛起,以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的普及带来的了互联网的低门槛等,使得当代小学生多表现出缺少运动、抗挫折能力低、自主支配时间少等现象。在对当代小学生群体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后,对其群体特征归纳如图2所示。
四、启发式教学方法分析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更是老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4]。
启发式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并不是互斥的,而是传统课堂教学要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为指导。传统课堂教学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重点知识,启发式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与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吸引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学以致用,两者的结合是现代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摸索和实践。
五、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在于平衡 “教”与“学”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它反映了教学的客观规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教学经验的积累,启发式教学将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其基本要求: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扬教学民主,其模式结构如图4所示。
(一)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课改需要彻底打破以往“我讲你听”、“我教你学”的陈旧教学观念,严格坚守“少教多学、学生为本”的课改理念。将学生当作为课堂的主角,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与学生平等交谈、平等对话。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学习,让教师和学生很好的搭配,教师帮助学生学习知识,為学生创设学习活动,搭建学习平带,完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欲望,深挖孩子内存的潜质。
(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课堂教学的方法有很多种,但好的教学方法往往是因材施教,因人施教,适当的教学方法会有益学生主动探究新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思维,课堂效率会事半功倍。研究结果表明,直观化形象化的教学模式是小学课堂上最受欢迎的一种。
(三)精选课堂练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基础
课堂练习既是巩固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课堂练习不同于课堂检测,其注重的是基础,紧扣知识点,适当延伸即可。
实践结果表明,过多的练习、特别是大量机械性的练习不仅达不到巩固学习效果,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实际情况,精心选编练习题,有计划地让学生练习,练在点子上,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四)数学连接生活,诱发学习动机
小学数学教材很多知识都能链接生活,都能从生活中找到数学的影子。数学源于生活,教师应根据教学主题,把实际的生活场景搬到数学课堂上来,让学生近距离接触数学,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减法运算时,教师可以设置买糖果的场景,分组模拟糖果的买卖过程,给每组10元线,学生在事先设定的场景中通过自我摸索学会了减法运算;在讲述存款和利息时,假设给你1000元,让学生到银行调查利率,看用哪种方式存款合适,然后计算你一年所得。这样的学习模式,学生怎会不乐在其中,课堂效率又如何不会提高。
参考文献:
[1] 孙树轩.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改革的“三个要领”[J]. 中国校外教育,2015,4:98
[2] 李燕萍. 初控传统课堂与云教育环境课堂的差异[J].中国电子教育,2015,4:9-14
[3] 聂去霞,郑炎,牟华. 启发式教学在传统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和研究[J]. 科技信息,2013,15:6-8
[4] 龙宝新. 论当代高效课堂改革的理论[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4(28):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