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与案例分析

2018-10-21黄姣龙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11期
关键词:情境创设物理教学初中物理

黄姣龙

摘 要: 初中物理教学效率取决于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而提出一个好问题则可以帮助老师提高教学质量,也可以让学生在自主的思考中获得知识。本文探讨了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并以案例的形式分析了实践方式。

关键词: 初中物理;物理教学;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1-0059-01

情境對于交流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而在教学中,创设一个恰当的情境也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促进互动的要素。因此,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应当重视情境在教学中的作用,特别是在遇到一个问题时如何在情境的帮助下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探讨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

一、问题情境基本内涵分析

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是一种建立在“问题创设、问题解决”基础上的教学理念,通过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产生疑问和探索欲望,激起学生的求知兴趣,进而让其在这个过程中去思考、探究问题,同时在享受学习的情感体验下,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而在初中物理实际教学中,除了借助问题情境创新教学方法,也可以应用案例分析对复杂的物理知识进行简化,降低知识理解难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果。

对于问题情境而言,是教师将探究式的教学作为核心教学模式,根据相关教学问题,科学创设各类情境,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明确艺术要求,建设全面的教学体系。对于初中物理教学而言,问题情境具有特殊的意义,对于教学工作的发展而言,属于现代化的工作形式,可以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初中物理教师利用问题情境教学方式,可以为学生创建完善的情境,使其产生一定的疑惑感,在惊讶与诧异的情况下,可以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可以对物理知识产生一定的好奇心,在全面开展学习活动的情况下,培养学生问题解决方面的思维能力与探究能力,在实际学习中产生良好的体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在实际工作期间,教师需要科学构建相关教学体系,科学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念,创建专门的教学管理机制。在问题情境教学期间,教师需要明确自身工作要求,及时发现学生在问题学习中存在的缺陷,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培养其学习能力,根据学生在知识学习方面的特点,创建专门的问题情境,以此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水平,明确各方面的教学目的,以此优化其发展体系。

二、创设问题情境的几种基本目的

在课堂教学中,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都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也不例外,对于初中物理的教学,创设问题情境的基本目的主要有以下三种。

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欲望。初中物理教材中所涉及的大部分内容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这些现象中包含着规律和原理,这些内容理解起来并不困难,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一般都能掌握,此时,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主要是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欲望。比如。在教学光这一内容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观察水中倒映的蓝天、白云以及自己的影子,通过观察,让学生指出发现的物理知识。学生把教材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不仅提高了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而且使他们获取知识的欲望得到了很大的增强。

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探索。在教学比热容这一内容时,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此时,我们教师就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这一知识。中午的海滩,沙子很烫,海水很凉;晚上的海滩,沙子很凉,而海水却很温和,这是什么原理呢?在这个问题情境中,学生会发现并提出自己的疑惑,“为什么沙子和海水在同一时间的温度不一样呢?”然后学生会根据自己已经具备的知识水平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索,然后逐渐地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掌握了比热容这一教材知识,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让学生在实验中掌握知识。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因此实验对于掌握知识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些实验型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以及动手操作掌握所学知识。比如,在教学电阻之一内容时,以我们生活中所用的台灯为例,让学生自己动手调一调灯光的亮度,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怎样调节台灯的亮度。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发现和提出了问题,然后就是通过自己的研究和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了,问题解决之后,学生获得了很大的成就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也变得越来越有兴趣了。

三、问题情境创设与案例分析的实践与运用

(一)基于生活经验的问题情境创设与案例分析。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时,可结合学习课题,通过假设想象将想要呈现的抽象化事物进行具体化,创设出符合课题的情境,进而将学生带入该情境中进行物理问题的探究、学习、讨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营造出轻松和谐且具备创新性的教学氛围。在“声音和介质”的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水滴在盆里的声音在时间的推移下会发生什么变化?又和水滴在塑料盆、玻璃瓶中的声音之间存在什么区别?”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将其带入该教学情境中,并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思考声音与不同介质之间的联系。教师可以让学生从课桌一端进行敲击,让另一个学生耳朵紧贴桌面听取其传递到另一边的声音,结合教师的讲授,让学生理解到声音能够通过固体进行传播。由此可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生活经验+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具有实践价值。

(二)基于物理实验的问题情境创设与案例分析。教师在进行问题情境创设的过程中,结合物理实验对物理知识进行讲授,能让学生更易于理解。也可以让学生发挥积极主动性进行实验,并口头阐述实验过程,提高其实践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其活跃的思维能力,更加积极地思考与探索物理知识。比如,在电路的模拟实验中,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家庭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电表在电路中的什么位置?等等。通过提出问题,创设出家庭电路连接的情境,利于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掌握串联、并联、电阻以及电流等一系列基本物理概念,还可以使学生掌握物理电路的实际内容。

四、小结

总之,创设问题情境无论对于提高教学的质量还是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可以更加主动地学习和探究,从而提高自身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够对学习保持长久的积极性。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还要不断地探索和总结,让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和学。

参考文献

[1] 殷林平. 分析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与案例教学[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22):89

[2] 徐养科.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 学苑教育, 2013(3):59

猜你喜欢

情境创设物理教学初中物理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