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高职学生基础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2018-10-21王淑妍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8年13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培养对策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这样深情寄语年轻一代:“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突显。

关键词:素质教育 培养 对策

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成长与发展,还将决定着国家未来的发展和方向。随着高职院校招生形式多样化,如:现代学徒制、学考、3+2培养模式等,学生素质整体不尽人意。如何提高高职大学生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一、素质教育内涵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包含基本素质教育和专业素质教育两方面。基本素质是指作为一个自然人在社会中生存所应具备的水平与能力, 主要包括思想品德素质、创新能力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等; 专业素质是指从业人员所必须具备的专业技术知识与能力, 主要包括专业技能素质、就业技能素质等。”[2]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重点是指人文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基础素质教育大概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思想政治道德素质。

当代大学生应该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新时代中國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3]

(2)科学文化素质。

为使大学生更好地从学校过渡到社会,必然要培育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如:自然、经济、历史、管理、社会知识等方面的学习,从而提升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及人际交往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兴趣爱好,达到更高的精神追求。

(3)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素质。

中国的创新社会正在快速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走进现实生活。因此在素质教育中要注重大学生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大学期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良好的表达能力、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和社交能力,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二、高职学生基础素质缺失的原因分析

1.当前高职学生的时代特征

目前在校大学生都是“95后”甚至有“00后”且多为独生子女,他们生在一个网络发达、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的时代,在成长路上被动的接受家人的安排和帮助,导致他们过度依赖外力,缺乏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理想和目标;心理抗压能力非常差,心理问题突发情况日益凸显。同时网络的发达带给他们大量的信息冲击,虽然可以广泛的了解世界但基于年龄仅了解表面并无深刻认识,是非观浅薄;手机、电脑占据了大部分闲暇时间,不喜欢主动阅读,思想不够成熟。在其人格尚未完全建立的阶段,因不能很好的辨别和处理一些信息,甚至只是往往会影响到他们人格与思想的形成。

2.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课程设计缺失

高职院校与本科不同,旨在培养能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的高技能人才,在课程教学设置上, 出现重专业能力、轻科学文化素质的倾向,所以高职院校的人文社科课程(含选修)开设较少,从而在发展素质教育的需求道路上举步维艰。[4]

三、加强高职学生基础素质教育的思路与对策

1.以学生为本,注重个性化培养教育。

大学是学生从学校到社会过渡的一个中转平台,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是高校工作的首要任务,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学生可以独立学习生活、独立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思路。现在学生个性化突出,因此高职学校可帮助学生发掘其自身独有的个性和特长。利用开展社会实践、兴趣特长社团、第二课堂、专题报告会、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等形式,让学生从实践活动中发现兴趣特长,树立自信,学会做人做事,以此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文化底蕴。[5]

2.利用新媒体开展高职学生素质教育工作

新媒体的诞生,使学生参与学习、生活的形式更加地多样化了,利用新媒体可以更方便有效的与高职学生进行沟通、实施素质教育。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较多的管理人员,因此辅导员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特色博客、微信公众号,从思想、学习、生活、心理等多方面进行渗透教育引导,深入与学生交流沟通。

3.高职院校设立主修与辅修相结合的基础素质教育课程。

高职院校根据学校的定位和服务对象及学生生源基本情况设立有自己特色的素质教育课程, 这个特色体现在与社会、与行业、与服务对象密切联系上。把基础素质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课程的安排可以采用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形式, 有些知识可以进行课程综合化, 科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既要注重深浅合理, 有利于学生接受, 又要注重概括性和兼容性, 使不同专业的学生都可以选学。

参考文献

[1]王婕妤,刘晗.高校00后学生管理思考.广东蚕业,2017(09).

[2]王南山,徐淑华.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与教育对策.机械职业教育,2007(03).

[3]王丽华.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目标定位分析.教育与职业,2005(12).

[4]姜奕阳.加强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探讨.机械职业教育,2007(03).

[5]肖波.新媒体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以东莞市为例.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7(05).

作者简介

王淑妍,(1987-6),女,汉,内蒙古赤峰,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区域经济学。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培养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