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应用PDCA理念实施护理干预对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018-10-21汤倩

健康周刊 2018年14期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依从性护理干预

汤倩

【摘 要】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应用PDCA理念实施护理干预对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对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式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依从率和生活质量,结果显示观察组均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开展PDCA循环式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PDCA理念;护理干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

引言

临床调查发现,给予科学有效的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本研究就PDCA循环护理模式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作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7月—2018年7月符合研究要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5例。年龄范围22~67岁,平均(48.3±2.6)岁,病程为3~23年,患者普遍症状为乏力、轻度发热、失眠、多梦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14例,观察组51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进行对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符合医学伦理,患者均签署知情协议。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运用常规护理模式开展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PDCA循环式护理方法,以下是护理措施:

(1)计划(P)阶段。针对近几年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住院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差,分析其原因主要有:患者对慢性乙型肝炎缺乏一定的了解,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及情绪;护理人员未全方位实施护理措施,使患者的认知较为片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就业和择业问题上均因疾病受到困扰,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加重。依据上述原因的分析,护士制定护理方案。(2)执行,患者入院主要目的为治病,因此需要将疾病治疗作为重点,从生理上改善患者状态,由主治医生及责任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疾病发病原因、危害及有效治疗方法等相关知识的系统化讲解,促使其了解到治疗的有效性及配合治疗的作用,促使其保持积极的治疗态度;加强护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如通过组织病区会议和乙型肝炎专题讲座等方式,确保护理人员能够进一步提升疾病理论水平和护理操作水平,且可以采取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与其工资奖金挂钩,避免其工作懈怠,继而提升科室整体护理水平。(3)检查(C)阶段。护士长定期组织全科护士进行自查,巩固和考核慢性乙型肝炎知识,并定期检查干预措施的实施情况。同时质控小组抽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其实际情况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的护理实施效果,并将抽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4)纠正(A)阶段。对抽查中反馈的问题,护理人员在例会上讨论、分析及总结,并提出改进措施,将突出问题带入下一个PDCA循环,不断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用药依从性进行比较分析。生存质量采用SF-36量表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患者治疗依从性及依从率的比较

护理结束后,两组患者常见症状,如身体乏力、轻度发热、失眠多梦等症状都发生改善。治疗依从率,观察组98.04%显著高于对照组82.36%,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2.2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结束后,观察组在生活、饮食、用药、心理和隔离知识评估中,分数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作为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对其的治疗需要以长期用药和控制为主,但由于很多患者会因为疾病因素、自身因素及社会环境因素等,出现强烈的焦虑情绪,继而出现用药依从性差问题,导致治疗效果受到影响。生存质量作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产生的新的健康指标,体现出患者的心理状态、健康状况、治疗效果等,将其作为衡量治疗及护理效果的指标具有较高的价值。而在慢性乙型肝炎护理中,需以其心理、用药、健康教育等为主,而为了确保各护理环节和措施的落实,应针对患者个体实施。

作为质量管理模式之一,PDCA循环模式较为全面地反映了质量活动的客观规律,能显著提高工作效益,保证其管理质量。本研究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给予PDCA循环护理模式,结果显示,与對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CLDQ评分较高。实施干预措施,加强护理人员慢性乙型肝炎知识培训,提升其技能,可较好地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讲解疾病知识,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从而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延长其生存时间;通过寻求社会支持,缓解其心理压力。同时形成良性循环,不断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存质量。

本次护理研究证明: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取PDCA循环式护理模式,能够让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工作存在的不足,并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从而为患者制定全面护理计划,增强患者治疗信心,成为良性循环。同时PDCA循环护理模式在护理患者过程中能够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率,提高护理效果评分,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PDCA循环式护理干预应用在慢性乙型肝炎护理中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晶滢.PDCA循环式护理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4):222.

[2]勇伟娜.PDCA循环式护理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08):171-172.

[3]邱燕燕,陈少华.PDCA循环护理模式在慢性乙型肝炎护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07):175-177.

[4]王晓青,贾明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PDCA循环式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4):236-238.

[5]翟清华,郑蔚,张利霞,黄艳玲,乐婷.PDCA循环式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22):3768-3770.

猜你喜欢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依从性护理干预
慢性乙型肝炎进展为肝硬化患者常见易患因素分析
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两种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老年糖尿病患者抑郁与治疗依从性分析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