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18-10-21胡福
胡福
【摘 要】目的:探究精神科患者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本院精神科2017年9月~2018年9月接收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中,选择7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在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当中应用人性化的护理,比较实施护理前后患者及家人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总结究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了,76例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之后,无论是护理质量评分还是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护理前(P<0.05),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运用。
【关键词】人性化;精神科;护理;应用效果
精神科临床收治的患者属于社会上十分特殊的一个群体,科室内护理管理质量直接影响着患者救护水平,所以需要强化护理管理[1]。“人性化管理”除了要求护理人员具有优质护理技巧、高度责任意识外,还需要有较强服务意识以及爱心,强调为精神类疾病患者提供集有效性、个体化以及整体性特征为一体的护理方案,通过进一步提升科室内护理水平,从而提升患者及其家属的舒适度、满意度[2]。本文主要研究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抽选76例对象展开详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本院精神科2017年9月~2018年9月接收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中,选择7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有47例为男性,有29例为女性,其年龄22~56岁,平均为年龄(39.17±2.62)岁,纳入标准:本次所选患者均符合要求,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患者以及强迫症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人性化的临床护理,并对患者及其家人进行调查,评价实施护理前后的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1.2护理方法
1.2.1完善病房安全护理
对精神科患者病房的安全护理方面制定有效的措施,帮助安全检查工作提供有利条件,提升护理人员预见、发现相关护理问题等能力,在萌芽的状态中即可清除安全隱患。另外,科室护理人员要确保相关急救物品、药品处于备用状态,并且针对患者的一些潜在危险行为积极展开预警方案,确保预防措施可及时得到落实,保障患者安全,降低患者发生意外的几率。
1.2.2加强人性化护理质量
所有参与护理活动的护理人员及其他科室成员,应当根据精神患者临床护理的特征,设计出一套有针对性的护理记录单,并将消毒隔离严格执行,根据科室实际护理工作情况,减少护士书写文件的时间,使之以充足的时间对患者提供更多服务。另外,护理人员还要对精神科的急救物品进行良好护理,积极对患者家属做好宣教工作,促进患者更好地接受治疗。最后,精神科的医护人员要和其他科室之间积极做好联系工作,做好全方位保障机制,促进患者治疗效果不断提升。
1.2.3加强与患者的交流
由于精神患者较敏感,因此护理人员在与其沟通时要注意态度与语气,并提高耐心,必须严格做到态度温和亲切,日常查房时把握与每一位患者沟通的机会,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此外,要注重病房中色彩的搭配,选用患者感觉舒服的颜色,为患者营造舒适温馨的治疗护理环境;护理人员还可以通过在患者活動区域中设立健身器材、棋牌以及电脑等娱乐设施使患者休闲方式方式多样化,保持良好的心态与轻松愉快的心情,记录好每位患者的生日,每逢节目与其生日送上礼物或祝福,让患者感受到关心与爱护。
1.3观察指标 采取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调查量表,对患者及其家人的护理满意程度进行评分,具体操作为:将评分量表发放到患者及其家人手中,若患者无法自主打分,则由家属根据护理服务情况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90分为非常满意,70~89分为基本满意,<70分为不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 20.0软件来处理数据,计量数据为(x±s)、计数资料为χ2、计量资料用用t来检验,当(P<0.0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76例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前后的护理质量评分 实施人性化护理前,护理质量评分为(76.4±2.6)分,实施人性化护理之后,护理质量评分为(95.3±1.1)分,实施护理后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护理前(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 比较76例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前后的护理满意度评分 实施人性化护理前,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1.52±1.64)分,实施人性化护理之后,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6.79±1.62)分,实施护理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实施护理前(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人性化的护理能以优质护理为基础,通过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改善精神可患者的预后效果[3]。此外,精神科的日常护理实施人性化护理有利于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由被动变主动,将繁琐、复杂的护理工作内容逐步优化,是护理更精确、细致,全面降低护理人员的护理失误率[4]。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了,实施人性化护理前,护理质量评分为(76.4±2.6)分,实施人性化护理之后,护理质量评分为(95.3±1.1)分,实施护理后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护理前(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施人性化护理前,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1.52±1.64)分,实施人性化护理之后,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6.79±1.62)分,实施护理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实施护理前(P<0.05),有统计学意义。
总之,在精神科的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的护理,能够巩固细节护理,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有助于促进护理工作顺利开展,在临床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人性化护理模式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 张爱民. 北方药学. 2011(11)
[2]国内外精神科护理现状与展望[J]. 许冬梅,邵静,吴艳. 中国护理管理. 2012(04)
[3]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J]. 马霄龙. 继续医学教育. 2017(07)
[4]风险管理对提高精神科护理安全的作用效果分析[J]. 朱艳玲,梁丽芬,余春燕,谢小惠. 中国医药科学. 20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