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OSO框架下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探析

2018-10-21王立英

市场周刊·市场版 2018年16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事业单位

王立英

摘要: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事业单位不断强化和完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对于事业单位的自身建设和高效运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和管理存在诸多不足,部分单位没有形成一套高效、科学、完整的管理控制体系,这严重的影响了事业单位社会公共作用的发挥。基于此本文分析研究了COSO框架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内控意识相对薄弱、风险评估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增强内部控制意识、加强对实物的控制管理等举措。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COSO框架

进入21世纪以来,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研究越来越被重视,而我国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还存在诸多的不足和问题,这些问题影响和制约了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日常运行。因此迫切需要明确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和落实相关整改措施。

一、用COSO框架来研究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意义

COSO框架是国外学者提出的一种单位内部管理运行机制,其指的是“内部控制会对整个组织和单位的日常运营造成很大的影响,并对组织的管理效率、业绩指标、资产管理、法规政策实现产生积极效果,但其会受到组织管理人员的制约。”而具体来说COSO内部控制框架包括了环境控制管理、活动控制组织、风险管理、信息沟通和监察等多个方面,这些也是规范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渠道和方法。

二、COSO框架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环境方面的问题

1.内控意识相对薄弱

当前,国内的很多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控制意识不强,特别是主要领导对这些科学管理理论和制度了解的不够清楚。多数人对 COSO框架缺乏认识,对建立这种管理体系的意义不够理解,也不重视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经营工作,更没有建立更为完整和明确的预算和收支管理体系。

2.财会人员素质不高

在事业单位日常运行和管理过程中,新会计准则会对其内部造成了非常明确的影响,财务状况关系到事业单位所有工作的进行,而这种新的会计准则也对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当前有关人员的知识理论不够充分,接受培训的机会少。

(二)风险评估体系不健全

事业單位本是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风险评估和管理机制的。但是从实际情况看来,很多的事业单位还没有形成科学的行之有效的风险识别和评估规则,对存在的很多潜在风险认识不足,了解不深。而且有的管理制度不完善且落实的也不到位。总之事业单位没有一套和时代相互适应的预防、应急、报告、问责等完整的风险应对体系。

(三)控制活动和实物管理不规范

当前一些地方的控制活动管理很不规范。这主要表现在,一是权力不能得到有效的制约和监管,授权审批不规范,一些授权审批程序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二是职能划分不科学不合理,很多岗位和人员的分工并不明确,机构与组织结构框架难以适应时代要求;对单位的实物管理不到位,如在票据、印章以及固定资产的管理上缺乏统一的政策规范和标准。导致事业单位内部行政混乱,资产、信息等流失情况时有发生。

(四)监察不到位

做好监管是十分关键的事情,可以有效的做到对事业单位各种行为的监督管理,但是目前我国多数事业单位的内审机构形同虚设没有发挥相应的作用,一些内部审计流于形式而无法得到及时的监督和纠正。

三、COSO框架下如何改进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一)加强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环境

1.增强对内部控制认识

要想在COSO框架下做好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首先就要对这个框架进行学习和认识,了解内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流程。只有在充分理解COSO框架和内部控制的基础上才能做好其他工作。为此要组织专门的培训引导所有工作人员树立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控制观念,更新包括新会计准则在内的多种思想,形成组织全局系统观。

2.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体系

在提升工作人员的会计专业能力和内部控制意识的基础上,要建立科学的风险识别、应急、管控体系。事业单位在日常的运行的过程面临着来自市场、政策等多种风险,为此要组织专家团队等对风险进行高效准确识别;要制定科学的应急措施,能对发生的风险进行全员动员,通过舆论引导、科学公关、严格资产管理等方式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要将风险程度控制到最低,将损失降低到最小,出台长效的风险管控机制。

(二)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活动

1.严格遵守授权审批制度

事业单位是国家依法设立并致力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组织,所以其内部运行必须根据规则来说管理。首先事业单位要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能,合理划分和设立相应的岗位,确保在机构职能上形成高效的审判流程,让每个部门在审判中发挥自身的作用;要合理确定不同人员的管理权限,防止权力过于集中,做到权责相对,采取分权的措施构建完整的制约体系,并规定授权审批的范围、权限、程序。防范包括固定资产等在内的物质要素流失。

2.确实落实岗位分离原则,强化控制活动和实物管理

事业单位中每项完整的经济业务活动,其实都不应该是一个部门独立完成的,其设计到多个部门。所以需要将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活动划分为若干具体工作岗位,并根据相应的情况赋予这些岗位相应的权限,确纪律规则和检查标准。使同一部门在授权、执行、记录、保管、核对等做到公正和客观。此外还要并充分加强与货币资金有关票据的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有关票据购买、保管、领用、背书转让、注销的管理办法。

3.充分发挥内审部门的监察作用

加强对整个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监督管理。一是要培训一批专业的监察干部,打造高素质的纪检队伍;二是要制定有效的问责处分和监察办法;三是要不定期的对各个部门进行审查,及时发现一些缺陷和薄弱环节;四是要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督促整改。

四、结语

事实上,从COSO框架来研究我国事业单位现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来看宝贵的意义,可以帮助事业单位做好内部控制。

(作者单位:张掖市寺大隆林场)

参考文献

[1]李传宪,《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经济师》2014 年第4期.

[2]李静,《美国 COSO 报告及其借鉴意义》,《财会月刊(会计)》2009 年第4期.

[3]吴霏,《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研究》,天津商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2011 年4月.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方法研究
浅析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互联网形势下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探究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