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专项资金使用现状与解决措施

2018-10-21刘日

市场周刊·市场版 2018年16期
关键词:使用情况专项资金解决对策

刘日

摘要:随着医疗事业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家对医疗单位的财政资金投入越来越大,尤其是对医院科研、新技术、新项目的引进与开发等项目的专项资金支持。但在医院专项资金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却存在为使用而使用,从而使专项资金未充分发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现象,外加财政对资金的监管越来越规范化与严谨化,导致部分剩余专项资金无法充分使用被财政收回,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医院下年度的财政资金预算拨付比例以及项目绩效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医院;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解决对策

医院的经济来源主要有医疗收入、财政补助、其他收入等三个方面。财政补助属于国家给予的无偿支持,是不耗费任何成本即可为医院带来经济效益的专项资金。因此,对于公立医院来说,如何充分利用财政补助资金,使有限的经费产生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势必是医疗单位值得思考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重点就医院专项资金的使用现状以及解决策略进行分析,研究如下。

一、我国医院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现状

(一)专项资金到位不及时

预算一般在上一年度编制完成,医院会严格按照财政预算批复执行预算。但财政拨款的专项资金一般需要经过省、市、财政、卫生部门等机构转拨后,才能到达医院资金账上。如用于设备采购、购买服务等财政资金,通常要经历政府集中采購后下拨,时间较长,对预算的执行进度造成一定影响。另外,部分专项资金到账时已处于年末,只能直接结转下年,政策上为当年投入医院的财政资金,但实际上并未到位。专项资金到位不及时影响了当年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二)专项资金绩效、跟踪机制不完善

专项资金目前还存在重投入、轻管理、轻绩效的问题。公立医院较关注在某项重点工作上投入了多少资金,但对于专项资金投入后发挥了多大成效却不进行重视。专项资金在使用中普遍缺乏不关注成本效益,不能把有限的资金用在项目上,也没有建立起专门的专项资金的使用制度和管理部门的追责机制。

(三)管理职责不明确

医院的财政专项资金应单独核算,做到专款专用,但是由于目前医院内部对于专项资金的管理制度仍不完善,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以及实施流程的具体规定,使得一些项目单位未能明确将相应的负责人员确定下来,这也就使得没有专人负责对每一部分的专项资金的来源、拨款情况、年限情况以及开支和最后的结余情况进行登记,对于专项资金的去向以及具体用途的管理与了解程度不够,致使不同管理部门之间的权责界限不清,对专项资金管理与监督的难度进一步增加。

二、完善医院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策略

(一)制定专门的专项资金管理方案

对于医院专项资金的管理,医院财政部分要设立独立的专项资金核算、审查机构,实施专款专用原则,制定一科一项一本制度,以此来确保专项资金能够按照预算计划进行合理使用。其次,要建立严格的资金审批和控制制度,实施责任连带制,依照谁使用谁负责原则,将管理责任制落实都医疗卫生服务的各个环节中,保证专项资金的合理使用[3],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作用。此外,在资金的使用上,要对资金使用的内容和相关流程进行规范,严格规定相关项目人员按照审批流程进行操作,严禁随意扩大资金使用范围,从而保障专项资金落到实处。

(二)强化绩效管理

建立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的专项资金绩效管理体系。科学确立绩效目标,并以绩效考核为目标,构建高度相关、可量化、易考核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同时对绩效考核情况进行跟踪,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查看是否达到考核目标,一旦出现问题应立即进行纠正。预算执行结束后,应及时对执行结果进行绩效评价,评价专项资金使用的效果。以绩效评价结果为导向,对下年度专项资金预算编制、资金分配进行调整,不断完善专项资金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强化专项资金支出的责任和效率。

(三)加强内部检查控制

在医院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过程中,要着重加强对内部的审计检查工作,重点关注专项资金的运用情况。在充分利用多种方法对专项资金项目进行审查时,还要突出项目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跟踪检查,提高专项资金使用率,规范资金的收支活动,减少对专项资金的浪费和损失等情况出现[4]。

(四)将外部审计与内控相结合

自有关部门对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等财政管理制度进行明确规定后,医院年度财政报告都需要经注册会计师审计后才可公示。因此,在医院专项资金管理工作中,应积极引入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加强政府等相关部门对医院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和管理,并形成有效的监督体系;同时与医院内部审计制度相结合,在重点项目资金使用过程中,对项目预算、审核、资金拨付、审批等各个环节实施严密控制,确保医院专项资金能够有效落实到项目建设中,为医院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建设提供保障。

结束语:随着我国医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我国医院专项资金管理的改革与创新也提出新的标准。提高医院专项资金使用水平是提高医院项目资金建设的重要方法之一,从而提升医院科研等项目资金的使用率。因此,在新医改条件下,通过网络技术,制定专门的专项资金管理方案,强化绩效考评管理,重视内部检查制度,将外部审计与内部审核结合起来,进而不断提升医院专项资金的管理水平。

(作者单位:长沙市第四医院财务科)

参考文献:

[1]李莉, 宋晓燕. 加强医院财政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的思考[J]. 中国市场, 2017(36):188-189.

[2]林晖. 关于加强公立医院专项资金管理的若干思考[J]. 中国市场, 2018(2):205-206.

[3]司倩. 细化医院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有效途径探究[J]. 中国市场, 2017(26):211-212.

[4]侯永雄. 探讨公立医院基本建设财政专项资金的会计核算[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7(3):21-22.

[5]连金玉. 医院科研经费核算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 经济研究导刊, 2017(36):78-79.

猜你喜欢

使用情况专项资金解决对策
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的监督及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现状及审计对策
对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湖南郴州话中的“起”
济南市高新区全民健身路径的建设与使用调查
海宁:推动专项资金管理出成效
加强专项资金审计监督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