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营销模式探究

2018-10-21严悦菲

市场周刊·市场版 2018年16期
关键词:营销模式农产品互联网

严悦菲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市场的不断变化,使得现代技术在各行业得到了广泛运用,而互联网的普及,同样为各产业产品营销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主要围绕实施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必要性、农产品互联网营销存在的问题、改进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营销模式的有效措施等方面展开讨论,在信息化技术作用下,能有效满足农业领域发展需求,为农产品营销模式的创新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农产品;营销模式

在互联网科技不断发展及运用的背景下,使得互联网+已经成为农业领域的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对农业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由于互联网技术自身具有较强的信息收集及计算能力,将该技术运用到产品营销模式构建中,能确保在对市场信息进行分析的条件下,为农产品营销途径的选择提供数据支撑。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能促进农产品产业得到较好发展,并且相关营销活动的经济收益有明显增加。

一、实施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必要性

传统的农产品营销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及市场变化的需求,在互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促使农产品销售模式逐渐朝着网络营销发展,能在利用互联网优势的条件下,为产品营销活动的高效开展奠定基础,并且网络营销在农产品销售中的重要性随着农业领域发展而逐步凸显出来。具体来说,促进农产品新型营销模式构建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受到农产品供需关系的影响[1]。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还存在单一化的缺陷,导致农产品供需严重失衡,不利于农业领域的整体发展。这种情况下,为网络营销模式的发展创造了契机,能将农产品生产、原材料供应及销售等环节连接起来,在市场信息有效共享的条件下,达到农业产业集约运营的目的。二是农产品网上销售环境较好。目前我国网民数量正在快速增长,由于互联网技术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促使农产品网络销售模式能被运用起来,农户将有意识的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产品在线销售。网络系统的信息传输功能,为农产品生产、销售及物流配送等环节提供了技术支持,是农产品营销重要发展趋势。

二、农产品互联网营销存在的问题

在对农产品互联网营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时,可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阐述:一是农产品营销主体定位不明确。目前已经有较多农产品采取在线营销的销售方式,但相对来讲网络营销占产品总营销的比重较低,是由于农户自身信息素养低下造成网络营销模式运用不完全。如建立并运用网络营销模式时,要求销售者掌握基础的计算机操作技术,能通过计算机系统来合理配置农产品销售量,相关技术的学习对农户来讲有一定难度,进而制约网络销售模式发展。二是电子商务运行环境有待完善。实际进行农产品销售时,要注重季节变化对产品营销活动产生的影响,应采取冷冻技术来做好产品保鲜工作。而目前网络营销对应的物流技术以及销售流程管理水平等还存在不足,降低了农产品在线营銷竞争力。

三、改进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营销模式的有效措施

(一)加大绿色农产品的网络营销

为了充分发挥网络营销模式在农产品销售上的积极作用,则应确保农产品适应在线销售特征及营销需求,使得传统营销渠道与网络营销充分结合起来,在充分发挥两种营销模式优势的基础上,实现产品营销体系的完善建立。农产品营销可看作是产品生产与经营交替进行的长期性过程,需要做到农产品生产与销售等环节联系起来,为农产品提供相应的销售渠道[2]。一方面,应注重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绿色生产,避免生产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生产污染,即是从提高农产品质量这一角度出发,为农产品网络销售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在建立网络营销模式时,应首先对农产品特征有明确掌握,并能有针对性的组织网络销售活动,要求销售内容满足绿色农产品的营销特征,进而实现降低销售活动成本以及丰富销售途径的目的。例如,大多数农户在采取网上产品营销模式时,将结合市场需求及产品特征,合理制定销售活动细节。如对于市场需求量较多的农产品来讲,需要为这类产品提供较多的销售渠道,在销售活动内容设定方面,应满足消费者购买需求,通过加大对物流配送等环节的控制,保证产品质量及运输效率,是促进互联网技术与农产品销售模式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应做到对绿色农产品网络销售各环节的控制,以便吸引消费者参与到网络营销中。

(二)加深公众对绿色营销的认识

要想扩大农产品网络营销范围,还应加深公众对绿色营销的认识,通过积极开展宣传工作,促使社会公众能对绿色农业有充分了解,以便为网络营销模式发展创造基础条件。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借助政府相关政策的引导作用,确保宣传工作落到实处,并且在进行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宣传时,还应向消费者传达绿色消费这一理念,帮助用户更好认识绿色产品,并自愿通过网络途径购买产品。消费者是促进农产品网络销售模式良好发展的关键人物,需要鼓励用户积极参与到农产品生产及销售等活动中,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提高消费者对网络营销产品的信心,不仅有利于农产品营销收益的增加,还能一定程度扩展营销渠道,是发展绿色网络营销模式的重要途径。同时,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产品营销,可使得销售活动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通过利用网络技术,能实现传统营销活动与网上营销活动的有效结合,从而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如大多数商家为消费者提供实地考察及网上运输结合的销售模式,可促使企业占有较大市场占有率,并逐步引导消费者将重点转移到网络销售中,推动农产品营销模式的创新发展。

(三)建立新型供应链模式及价格策略

由于农产品销售模式的创新,则其对应的价格策略以及供应链模式等应有所改变,以便符合营销模式发展需求。在实际开展销售活动时,从价格策略制定这一角度来讲,可优先选择高价策略或者差异性定价,旨在突出农产品自身特点,方便消费者找到满足自身购买需求的产品,并在价格策略作用下,可进行农产品的分类处理,进而为其提供相应的网络销售渠道,保证网络营销活动的高效进行。绿色农产品生产工序较复杂且生产成本较高,为了推进农业领域的经济增长,则需要在产品价格制定上体现出农业产品内在价值,从而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赖度,

同时能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产品品牌[3]。在具体实施差异化定价这一价策略时,还可通过合理设计产品外包装来落实差价策略,使得不同类别农产品有其对应的营销途径,从而达到农产品产量及需求量相平衡的目的,在提高农产品销售量上有重要意义,同时有利于农产品网络销售模式的良好运营。

(四)打造现代化物流体系

对于物流配送体系来讲,在建立这一体系时,需要根据农产品网营销需求及产品特征等,合理构建物流配送系统,以便为农产品销售量的

(下转第28页)

(上接第12页)

增加提供保障。首先应做到基础设施的有效配置,如对于铁路或运输道路的运输及维护,运输车辆的配备等,能很好满足市场需求。其次,应重点建设物流配送中心,旨在加快农产品相关信息的传递,确保农户、销售商等及时掌握市场变化情况,并制定合理的销售计划等,在充分利用产品信息支持作用下,可确保农产品营销模式发展逐渐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有利于农产品销售模式的不断完善。另外,还可建立直销店面,能加深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提高产品配送效率。在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下,丰富了消费者下单模式,能结合自身消费需求,形成相应的销售渠道,进一步形成完整的销售体系。

四、结论

综上所述,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已经成为农业领域未来发展主要趋势,在对农产品自身销售特点及营销途径加以分析的基础上,可发现农产品销售应满足营销渠道多样化的需求,这就需要借助互联网技术,在网络覆盖率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有利于互联网技术与农产品营销模式的充分结合。在互联网+这一经济发展模式影响下,农产品销售领域逐渐出现电子商务这个新型营销模式,在提高产品销售效率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张金香,马红.“互联网+”背景下甘肃特色农产品营销模式创新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6(01):42-47.

[2]王一方.“互联网+三农”背景下农产品营销模式的创新与发展——以河南省为例[J].农业经济,2017(05):124-126.

[3]吕洪硕,王淑芹.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营销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6(04):62-63.

猜你喜欢

营销模式农产品互联网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广告的新契机
“互联网+”环境下铁路货运物流营销模式创新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