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哲学的立德树人使命探讨

2018-10-21李朝定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18期
关键词:使命

摘要: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目的是在于把人培养成完整的人、全面发展的人。教育哲学是穷根究底的一门学科,它的根本问题就是处理好个人与教育的关系,追究教育活动的终极意义。人的教育作为教育哲学的使命,在塑造教育知识中的“人的形象”有着重要的作用。当今社会,我们更应强调教育哲学的人性建设使命,更关注教育的立德树人使命。

关键词: 教育哲学;人的教育;教育使命;使命

教育哲学要实现立德树人的使命,那么首要的基础就是遵从教育的发展规律,尊重人的发展的规律,从人的教育出发。只有在不断地对教育现象及教育事实的反思和探讨中,才能寻求到哲学的批判和创新,才有可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的机会。当今时代,我们要充分发挥教育哲学的立德树人使命,那么就必须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重塑教育信念,树立教师和学生的”立德”

教师作为教育者,他的教育理念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深思熟虑的科学理念作为指导。那么,什么是教育理念?一般来说,所谓教育信念,是对教育理想、教育观念、教育理论和基本教育命题的肯定和信念。它包括公众的教育信仰、教育管理者的教育信念和教师的教育信念。1一个教师的教育理念对一个学校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它能影响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壮大,推动教师向前不断迈进,因此,我们说教师的教育理念是学校工作的灵魂。我们常听一句话这样说:立人先立德,树人先树品。一个人,即使他的工作能力特别厉害,才华超群,但是职业道德低下,那么对社会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2具体到学校,老师和学生都需要树立崇高的品德。这是国家和社会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具体来说,教师要立师德。在我国,每个师范院校在培养教师的时候,都会提出“身正为师,学高为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行为示范者,教师的一举一动学生都会看在眼里,在无意识中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国家要求每位教师都必须树立好自己的思想品德。教师的师德是进入教师行业的最起码要求。教师的思想道德品质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道德品质,教师人格本身就是一门隐性课程。“师德”是一切从事教育工作者所必须遵守的道德品质和行动准则。一个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师才能把学生往正确之路上引导,才能让学生的行为符合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才能让他们树立崇高理想和伟大的抱负,符合我国的需求,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学生也要树立良好的学德。因为德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德才就猶如小船的双桨,有德无才,小船将原地转圈。而有才无德,小船将无法顺利启航,甚至对旁边的小船造成极大破坏。因此,在大学中,我们不仅仅教学生基本的生存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他们做人的道理,使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这就需要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防止“重智轻德”的做法,积极建立”立德树人”的长效机制,

(二)发挥教育哲学学者的时代担当使命

教育哲学是指向现实的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对教育活动的基本问题和现实问题进行探讨,寻求突破的。教育问题“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哲学,可以在任何一个真正的特定教育问题作为起点。正是这些具体的教育问题每天困扰着教育工作者,是教育哲学研究的对象。”3当今,我们要想充分发挥教育哲学的使命,那么首先就是要增强教育哲学学者的自我批判意识和自我更新能力,提升学者的人文修养。因为学者是我们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同时也是一名高级知识分子。作为教育哲学学者,我们应该高度重视人的整体实践发展,努力促进其学科的发展。这就是费希特现在所说的:“一个学者应该尽力发展他的学科;他不应该休息,也不应该认为他在取得学科进展之前已经完成了他的职责。”4此外,教育哲学要担当起立德树人的时代使命,学者的另一个重要使命是提高人类道德风尚。这是因为我们如果无法实现整个人类道德水平的全面提高,那么人类之前就无法出现通力合作的现象。站在时代最高点的学者,他本身不仅要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以身作则,成为时代的楷模;更需要用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学生,影响周围的人,实现整个人类道德水平的提高。唯有充分发挥教育哲学学者的时代担当使命,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教育哲学的立德树人使命。

教育哲学从一开始就以批判和反思的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它不仅对教育历史的反思,同时更对教育现实的批判。通过批判和反思,教育才足以向前发展,我们的社会才足以进步。从哲学上说,人是现实性存在和可能性存在的合体。因此,我们在进行教育时,需要考虑到这两方面。一方面,作为现实性存在的人,我们教师就需要关注他的现实生活,关注他在现实生活中具有不完整性。针对人的不完整性,我们才能对症下药,逐步引导走向“完整”的人。另一方面,世间事物千变万化,每个人都不断变化。接触不同的人或事物,那人的发展也会有所不同,因此人又是作为一种可能性存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挖掘人内部的潜能,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而教育哲学承担的就是通过对当前教育现象的反思来塑造当下人的完美形象,承载起立德树人使命,为人的发展铺好道路。

参考文献

[1]宋宏福.论教师的教育信念及其培养[J].现代大学教育,2004.(2).

[2]李朝定.新形势下大学立德树人使命实现方法初探[J].现代职业教育研究,2014(6).

[3]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0).

[4]费希特.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猜你喜欢

使命
新形势下做好基层党校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论川端康成作品中的民俗美
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的角色与使命
浅谈新闻记者的使命、角色与特点
慢养心灵,静待花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
好编辑的市场意识:思想即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