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如何提高数学复习课的课堂效率

2018-10-21杜肃清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18期
关键词:复习课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杜肃清

摘要: 小学数学复习课是对某一阶段所学知识通过查漏补缺、归纳整理,使之条理清楚、系统全面,进一步巩固深化基础知识,发展提高基本技能,渗透运用基本思想方法的一种数学教学重要的课型之一。那么,究竟该如何上好复习课,进行有效复习呢?笔者对此浅谈如下几点。

关键词: 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策略

一、数学复习课的现状分析

1.只注重回顾而不深化提高

现阶段,教师在进行实际的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更多注重的是让学生们自己进行知识点的回顾,这样一来,在大多数的数学复习课上,教师通常所采用的都是问答式的教学模式,由教师提出问题,并让学生做出被动的回答,整个过程中看似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际上却是学生按照老师的步骤和思路走,并没有及时的做出自己的思考。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通常只是教师带着学生来进行知识点的回顾,并没有再次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与认知。

2.不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简单来说,复习课就是对已学知识的继续与深化。由于课堂的容量非常大,且上课时间又比较紧蹙,导致许多教师害怕不能及时的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敢放心的把课堂交给学生。这样一来,就使得教师成为了复习课的主导者,自始至终都只有教师在不停的讲,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同时,虽然说教师能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引导者学生把所有的知识点都复习一遍,但是却对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提升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如此一来,复习课的质量也就会大大降低。

3.忽视学生知识结构的建立

现阶段,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有很大一部分的数学教师把复习课当作练习课来进行。简单来说,这种复习课的教学思路从根本上来看其实就是题海战术,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可能会在短期内对某一部分的知识点有一定掌握,但是其往往并没有从根本上对该部分的知识有一个深入地理解,并且不能形成自己的有效认知结构,也就是说,这样的复习课往往会让学生丧失掉掌握知识并形成自己认知结构的机会。对于学生的复习质量来说也会造成不小的负面影响。

二、新课标下如何提高数学复习课的课堂效率

1.要提高复习内容的针对性

因为复习课本身就具有容量大且时间短的特点,因此,如果说教师在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做到有针对性的复习,而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的话,那么就会加重任务的难度。所以说,教师在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复习内容的针对性,将复习课向两头延伸。例如,在进行《圆》这一章的复习时,教师可以先布置一个课前作业,让同学们构建起本章的知识树,然后在上课的过程中再让同学们进行展示与交流,进而寻找出本章中学生们并没有深入理解的知识点,然后再根据这些知识点进行深入的讲解与巩固。

2.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

作为小学阶段所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中十分常见的教学方法,小组合作的积极作用,已经得到了大多数教师和学生的认可。具体来说,对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合理应用,既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合作意识,还可以对学生在数学方面具有的技能加以锻炼,真正做到“举一反三”。复习课主要是为教师提供查缺补漏的平台,教师可以在复习课上对教材中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深入研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引导并鼓励每个小组针对所学知识展开探究,为教学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基础。以“整除”为例,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包括奇数与偶数、质数与合数等,这给学生探究及总结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则需要根据学生得出结论,对整除特征加以归纳,保证学生对知识点具有更加直观并且清晰的了解。

3.有针对性地对练习进行强化,拓宽学生思路

复习课的内容主要是总结学过的知识,因此,面对已经学习过的内容,部分学生会出现没有兴趣的情况。由于复习课的作用主要是提高学生解决数学、生活问题的能力,因此,复习课上不仅对学生练习的量有要求,还重点强调了综合性与灵活性,这就要求教师构建起轻松、欢快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通过拓宽其学习思路的方式,丰富学生数学知识的储备,为数学素养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受应试教育理念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小学教师都将封闭性题目作为复习课的首选,导致学生无法充分发散自身思维,思路受到制约。要想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对练习进行强化,拓宽学生思路,使学生具备应有的创新思维及能力。例如,在对“立体图形的体积与表面积”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复习时,教师首先可以选择向学生对圆柱体、圆锥体等学具进行展示,使学生对立体图形具有更加直观的感受,接下来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并提出练习题,保证每位学生都可以在复习课上获得相应的进步。

4.构建能够连接新旧知识的教学情境

构建教学情境的作用主要是激发学生兴趣,将连接新、旧知识作为出发点,对教学情境进行构建,在提高学生解题能力方面,具有无法被替代的重要作用。與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及时纠正学生在数学方面存在的缺陷,帮助学生树立强大的自信,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思路,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明确并突出学生地位。以平面图形为例,在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复习时,教师需要系统梳理包括圆、题型和正方形在内的多种图形,在计算周长及面积时需要应用到的计算公式,同时提供给学生围绕着相关知识点所设计的练习题,这样做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深入理解。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具有更加明显的综合性、抽象性特点,正是因为如此,在复习课上,学生往往会感到十分疲惫,这就要求教师对教学方案加以调整,从发展的角度对每位学生进行分析,保证所设计复习方案符合每位学生的需求。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所开展的数学复习课需要以学生间的差异为出发点,对教学方法进行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运用,保证每位学生都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明确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对其加以弥补,为学习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另外,需要教师引起重视的内容还包括:加强学生解题的能力,对学生的学习理念进行更改,拓宽其解题思路等。希望文中讨论的内容可以在某些方面给教师以启发。

参考文献

[1]张艳红.浅议提高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2018(24):28-29.

[2]于春梅,谢长铎.小学数学高年级复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6):250.

猜你喜欢

复习课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谈谈如何上好小学英语复习课
在趣味情境中构建知识体系
追求高效的数学复习课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