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习题教学

2018-10-21邱媚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18期
关键词:有效开展物理教学教学方法

邱媚

摘要: 物理习题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不断的练习,巩固知识和深化知识,让学生学会用理论解决问题,培养综合能力。那么如何有效开展习题教学方法,改善高中物理教学现状,提高教学效果就成为当前物理教育工作者十分重视的课题。

关键词: 物理教学;有效开展;教学方法;设计习题

在物理习题教学中,通过灵活、巧妙地建立物理模型可以使解决问题更加直观化、简单化,是突破重难点知识的重要方法。同时有效的开展习题教学也已经成为广大教育者十分关注的问题。

一、物理习题设计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在设计和选择物理习题时,教师应该按照科学性的原则,即习题中叙述的现象和过程应该与事实相符,不能存在太大的偏差。比如,在设计圆周运动的习题时,经常会存在违背科学性原则的问题。如,一根细绳,长度假设为I,将其一端握在手中,另一端系上一个小球,其质量为M。让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其速度用V表示,求解……实际上我们只要仔细想一下就可以发现习题中存在的错误,因为在竖直面内小球不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造成这一失误的问题在于教师设计问题时忽视了物理知识的科学性原则。

2.层次性原则

在习题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因为存在的一个问题要设计好多相关的问题,所以在设计问题时教师应该重视习题的层次性,从简单逐渐增加难度,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符合。不同学科的学习都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物理也是如此。学生需要有一个逐步学会的过程,使知识得到不断深化,进而使学生理解物理抽象的知识点。如果教师将习题“一步到位”摆在学生面前,只会让学生产生疑惑,学习起来非常吃力,影响学生做题的信心。所以,在实施习题教学策略时,教师应该把握好习题的难度,可以设计基础题、中档题再到较难的题。

3.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就是体现物理知识的实用性,在做习题时,教师以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为主,使学生学会灵活使用物理知识解答问题。所以在设计习题时,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事物引入到习题中,将理想化模式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体现出物理源于生活又走进生活。

二、有效开展物理习题教学的策略

1.采用分析讨论法

在物理习题教学过程中采用分析讨论方法,也就是教师与学生对某个具有难度的问题共同进行逐层分析和解答的过程。在分析讨论方法中,教师应该体现其引导作用,定位好自己的角色,解题过程应主要由学生独立完成,这才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思维能力。

比如,小刚的重量为50千克,在小刚锻炼过程中每分钟起跳为175次。现在我们假设小刚每次起跳的时间是脚接触地面时间的两倍,求在起跳运动中,小刚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是多少?在解决问题前,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做题的方法,结果不是最重要的。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可以采取分解问题的方法,将小刚运动过程分解为两个阶段,以小刚是否与地面接触为准进行划分。在明确两个阶段以后,这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建立物理模型。小刚的起跳运动可以将空气产生的阻力忽略,这时需要建立一个竖直上抛的运动模型,并分析小刚在起跳过程中消耗的生物能、起跳需要的动能、克服原地起跳的重力以及动能所作的功,经过对这一过程的详细分析,学生的思路就会变得清晰,解题也会得心应手。这一习题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答题中,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教师应注意习题教学的目的性

習题教学应具有针对性,尤其在选择时注意习题的类型是否精炼新颖,能否启发学生,最好选择能够举一反三的习题,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应该打破传统的题海战术思想,即使是在一张试卷中的问题,也应该对其进行分类,突出习题的重点。同时在习题教学中,教师切忌直接为学生解答问题,而是引导学生,与学生共同讨论解题思路,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同时也应该让学生明确,习题是变化多样的,不应该死记硬背,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3.分析习题过程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

在习题教学应用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教”,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学”,将二者有效结合才能体现习题教学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在讲解习题时,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学会用作图、实验等方式分析问题产生的过程,使学习内容更加直观清晰,在理解解题过程之后,学生可以快速写出答题步骤。同时,教师在检查学生的做题情况时,不要片面的只看答案是否正确,要适当的了解解题的过程和学生的思路是否正确。因为在做物理习题时,经常会存在一些学生解题思路和过程正确,因为马虎导致结果计算错误。通过对学生解题过程的了解,教师可以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便于在后续教学中实施针对性教学或进一步巩固练习。

4.解答习题的方法应灵活多样

新课程理念的实施,传统的题海战术已经不能适应物理教学的需求。尤其对于像物理这样的学科来说,题海战术只能使学生失去学习信心,而且知识点掌握不牢固,灵活运用能力差。这就需要教师在讲解习题时恰当地运用多样化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用具有典型的习题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这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也是提高物理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举一反三,能够通过一道题掌握更深层次的知识,引导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规律。

5.在习题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已经成为课堂的主体,所以物理教师应该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习题教学方式,并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活跃的学习氛围。比如,教师可以设计或网上下载一些开放性、探究性的习题,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将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表达出来再进行讨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习题讨论结束以后,教师应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同时要做到扬长避短,比如学生在提出自己的见解以后并没有发现自己的错误。这时教师应该表扬学生敢于表达,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再逐步引导正确的解题思路。

新课程理念的融入,对于高中物理习题教学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对于物理教师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物理教师,必须摆脱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切忌使用题海战术提升学生的成绩。尽可能选择精炼、典型的习题,提升物理习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夏立影.新课标下高中物理习题教学策略分析[J].生物技术世界,2015(05):116.

[2]宋俊丽.浅谈高中物理习题教学有效性[J].中国培训,2017(04):179.

猜你喜欢

有效开展物理教学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让音乐成为游戏的伙伴
多元比较,有效开展第二轮生物复习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