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原则,加强基层党校“三风”建设

2018-10-21王贵锌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18期
关键词:党性教育

作者简介: 王贵锌(1974-)男,汉族,四川富顺人,中共自贡市委党校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研究生。

邮寄地址: 四川省自贡市自流井区钟云山市委党校王贵锌收

电话: 13778506880

摘要: 本文针对基层党校“三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基层党校“三风“建设要始终贯穿党校姓党根本原则,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增强四个自信,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从严治学、从严治教、从严治校。

关键词: 学风教风校风;党性教育

营造党校优良的学风教风校风(以下简称“三风“),是落实党校姓党根本原则的基础和前提,决定着党校办学质量、办学方向和党校形象。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基层党校“三风”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党校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精神,始终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原则,努力营造良好学风教风校风。但部分基层党校“三风”建设不同程度存在问题,需要以政治建设为引领,进一步加强党校“三风”建设。

一、党校“三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风方面存在“三个认识偏差”。一是对党性教育认识存在偏差。有学员认为党性教育是走过场、搞形式,没有实际意义。有的认为社会潜规则太多,党性教育理论不实用,学多了反而还会不适应社会,因此普遍存有学而不信、学而不用的心理。二是对党校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有学员表示参加党校学习最大的收获是广交朋友,而认为学习知识提升能力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少数学员存在变相请吃请喝、刻意联络感情现象。三是对培训管理认识存在偏差。有学员认为,到党校学习就是一种放松,没必要管得太严。

(二)教风方面存在“三个不够”。一是教学方式创新不够,缺乏针对性。目前基层党校教学方式较为传统,缺少多样性和灵活性,多数课堂还是以讲授式为主,情景式、体验式教学较少;一言堂多,互动式教学少;传统手段多,现代化手段少。多数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的授课内容脱离实际。引用专家观点多,自己思考少,引用网络案例数据多,本地案例数据少,宏观背景说得多,结合自贡问题说得少。三是教学态度不够鲜明,缺乏严谨性。个别教员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原则不彻底,政治立场模糊,政治方向不够鲜明。

(三)校风方面存在“三个管服不到位”。

一是管理服务精细化不到位。各部门职责不够明确,,学籍管理不够规范,学员培训情况反馈机制不健全,训用结合度不高,学员党校参训表现与干部考核、任用关联不大,没有细化的制度保障。二是班级管理民主化不到位。班支委的产生方式多由组织部或学校指定,党员参与公开竞争的机会不多。三是校园文化特色化不到位。部分基层党校体现党性元素和自身特色的文化氛围不足,缺少“三风“文字表达和党校LOGO。

三、加强基层党校“三风“建设的建议

基层党校“三风“建设要始终贯穿党校姓党根本原则,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增强四个自信,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从严治学、从严治教、从严治校。

(一)突出党性教育,从严治学。党校作为党员干部培训的主阵地,要充分发挥党性教育“大熔炉”作用。一是加强入学教育。將入学教育作为党性教育的第一堂课,使学员认识到党性学习与做好工作、拒腐防变相联系,从而产生学习、思考、实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是严格培训纪律。党校培训要完善党性教育联络员制度,专职联络员参与全程跟班听课、学习交流和党性分析等活动,在学习过程中考察学员的党性修养水平。三是突出重点内容。不同时期党性教育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当前要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的理论教育的重中之重,把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新《党章》、新修订的《纪律处分条例》等内容作为重点,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党的宗旨、党史国史、革命传统、道德品行、反腐倡廉等党性教育。四是创新培训形式。党性教育课要加大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情景教学等教学新方式的力度,升级团队拓展训练为党性教育拓展训练,减少娱乐性,增加政治性、深刻性,但又不失趣味性。五是探索“三个机制”。探索建立党性教育成果评价体系,建立党性教育结果评价运用体系,将干部党性培训情况与个人年度考核、选拔任用、评先评优紧密结合,真正做到干部培训、使用与管理有机联系,坚持党性教育不合格不提拔的原则,充分激发干部参与党性教育培训的内生动力;创建党性教育社会参与合力机制,党性教育要取得长效,还应注意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从对党员干部的考评考核、管理监督、选人用人机制等方面入手,强化党性教育的外力约束作用,形成党性教育合力。

(二)严守政治纪律,从严治教。党校是学校,但不同于普通学校,是教育培训各级领导干部的学校,因此在政治上必须有更高要求。一是严明讲坛纪律。党性教育教师必须要有过硬的党性,讲政治、守纪律、讲规矩,按习总书记提出的“五个必须”要求,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讲坛论坛有纪律”的原则,决不允许传播散布与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相违背或与省市委决定违背的言论;进一步完善试讲评议制,对党性教育课要严格政治关;定期召开专题备课会、研讨会和教学测评反馈会,促使教师严谨治学。二是建立党性教育师资库课程库。整合辖区党校、高校等培训机构教师资源,融合本地涌现出的先进模范、时代英雄、老革命以及领导干部,建立“党性教育优秀师资库”,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选拔;党员教育中心牵头打造党性教育精品示范课,专门研究和开发党性教育课程及项目,并落实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方面的重点科研课题作为支撑。三是增强教学针对性。大力推行课堂互动环节,要求授课教师每堂课至少预留15分钟供学员提问、教师答疑或共同讨论;注重科研成果转化,鼓励将科研课题转化为教学专题,增强针对性;备课过程中,鼓励教师深入基层、走进一线,广泛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让内容更接地气;规范学员论坛管理,原则上要求分管领导和相关领域教师有计划有准备地参与学员讨论和论坛。

(三)坚持党校姓党,从严治校。坚持党校姓党是党校工作的根本原则和根本遵循,也是党校的灵魂所在。在机关党建、教学科研、后勤服务等各环节党校都要以党性高标准严格要求。一是以落实制度、规范管理转校风。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规范管理的前提在于制度的科学性。结合新形势、新要求和党校实际,通过“立、改、废”方式进一步清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力求制度的科学性。严格执行制度,以制度管人管事,做到前期有要求、中期有检查、后期有考核、最后有通报,充分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增强教职工服务意识、大局意识,树立“以学员为中心”服务理念,周到细致做好干部培训的管理服务工作。创新班级管理,通过民主管理、自我管理等方式激发学员内生动力;完善学员培训综合考核办法,建立训用结合机制,激发学员参训积极性,以良好的作风和学风带动良好校风的形成。二是以突出主课、坚定立场转校风。党校姓党,决定了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是党校工作的主业主课,也是党校的核心价值取向。突出主业主课,要求党校必须在教学立意上,提升思想引领力和话语主导权,在教学目的上,旨在帮助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在教学内容上,加强对基础理论和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坚定政治立场,要求党校教师学会用学术讲政治,这既是党校教师的基本功,也是党校教师相较于高校教师的优势所在。所以,党校教师无论是什么学科背景,无论讲授什么专题,只要是在党校主体班授课都必须讲政治,这也是党校校风的应有之义和鲜明之处。三是以文化建设、营造环境转校风。以党校文化建设为引领,推进树立良好校风。充分发挥教职工和学员的才智,提炼“校风、教风、学风”文字表达,并形成价值认同;面向社会或网络征集LOGO设计方案,并将LOGO图案融入校园建筑或教学用品中;通过校园网、屏风橱窗、楼道文化墙、校园景观等载体体现有自贡特色的党性文化元素,让职工和学员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党性教育。

猜你喜欢

党性教育
沂蒙精神在党员领导干部党性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
论习近平党性教育思想的科学内涵与鲜明特征
有效发挥红色教育基地作用开展兵团组工干部党性教育
基层党校党性教育系统化探索
提高党校党性教育实效性对策研究
“三严三实”视域下构建党性教育新常态的实践路径
增强党校党性教育成效的思考
党校党性教育的强化与相关制度建设思考
党员一生必修哪门课
增强党校党性教育的实效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