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对“工匠精神”传播的推动研究
2018-10-21刘晨晨
刘晨晨
摘要: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扭曲,是阻碍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简要介绍了媒介素养与“工匠精神”,分析了两者之间的联系。基于此,重点以推动“工匠精神”传播为目的,从媒介素养内容的渗透、媒介素养讲座与实践活动的开展,以及媒介素养评估等方面,对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方法进行了研究。以期能够为教师及各学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青少年;媒介素养;“工匠精神”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网络中的信息量不断增加。基于新媒体开放性的特征,其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及引导性均有待考证。由于青少年的“三观”正在树立中,如受不良信息的影响,青少年极容易产生犯罪行为。这对“工匠精神”这一类的正能量精神的传播,以及青少年的发展不利。积极培养青少年的媒介素养,可有效纠正青少年的错误认识,提升信息甄别能力。进而达到促使青少年形成正确“三观”,推动社会进步的目的。
一、媒介素養与“工匠精神”
媒介素养,指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1]。“工匠精神”,则指“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精神[2]。两者均属于当今中国的主旋律,属于人才培养的主要依据。就目前的情况看,我国青少年媒介素养缺失的现象极其明显。当某一信息产生时,青少年很难识别其是否正确,且缺乏对符合主流价值观的信息进行传播的意识。导致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与教育领域未渗透媒介素养的有关知识,存在一定的联系。长此以往,极容易导致青少年盲目模仿不良行为、失去上进心,浑浑噩噩的度过求学时期。进而对“工匠精神”的传播,造成一定的阻碍。可见,利用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推动“工匠精神”传播较为重要。
二、利用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推动“工匠精神”传播的途径
(一)渗透媒介素养内容
我国各学校可将媒介素养,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使青少年的媒介素养,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增强。
例如:某教师在课程中,曾提及了有关“快手”软件的内容。为培养青少年的媒介素养,该教师客观的对“快手”软件进行了点评。指出:“快手”并非凭空出现,该软件之所以盛行,与青少年媒介素养缺失存在一定的联系。“杨清柠”等“网红”的存在,在青少年间掀起了“少女产子”的热潮。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认识到不学无术的严重性。青少年的价值,应体现在精益求精、潜心学习,以及为国奉献中,而非怀孕生子中。该教师教学完成后,青少年均若有所思,认识到了艰苦奋斗、勤勤恳恳学习的重要性。“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工匠精神,自此在青少年的心中扎根。且为其长远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二)开展媒介素养讲座
开展媒介素养讲座,并要求国内知名的学者,通过与青少年互动的形式,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同样有助于推动“工匠精神”的传播。
例如:学校可以每学期一次,邀请社会学家,来校举办讲座。讲座应包括“学者讲解”、“青少年提问”,以及“青少年总结”三大环节。第一环节,社会学家应为青少年分析何为媒介素养,以及培养媒介素养与传播“工匠精神”的重要性。第二环节,青少年可就学习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提问。第三环节,青少年则需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提问。采用上述方式开展讲座,能够使青少年在讲座中,充分获得有关媒介素养与“工匠精神”的知识。长远来看,对青少年媒介素养的提升,以及“工匠精神”的传播,具有重要价值。
(三)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增强青少年的媒介素养,且能够使“工匠精神”,自学校传播到社会。对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学校可开展“知识普及小能手”活动,面向社会,对传销知识进行普及。知识宣传过程中,青少年可以以3至5个人为一小组,由不同成员,分别负责“发放传销资料”、“讲解传销知识”等工作。采用上述方式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实践,能够使青少年深入认识到传销的危害,认识到自己作为“媒介”,传播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同时,使其了解到,劳动是获得价值的主要途径,“好逸恶劳”是为耻。进而使青少年能够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过程中,秉承着不断努力、不断劳动,以及不断钻研的“工匠精神”解决问题,使“工匠精神”得到传播。
(四)加强媒介素养评估
加强媒介素养评估,能够使青少年认识到增强自身媒介素养的重要性。进而使其能够在传播正确价值观的同时,使“工匠精神”同时得到传播。
例如:学校可以在每学期期末,由教师根据青少年的日常表现,对其媒介素养进行评估。针对能够积极传播正确价值观、勤奋学习,且能够带动其他青少年以“工匠精神”为基础勤奋学习者,应适当增加其分数。期末成绩评估时,教师需将“媒介素养”评分,加入到总分当中,提高评分的合理性。上述评估方式,可激发青少年提高自身媒介素养,以及传播“工匠精神”的积极性。长远来看,对青少年的成长,以及国家未来的进步,均能够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问题的研究,明确了导致“工匠精神”缺失的原因。同时,也为“工匠精神”的传播,以及青少年不良行为的减少,提供了思路。对此,我国教育领域应将媒介素养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通过开展讲座、举办实践活动、加强素养评估等方式,使青少年的媒介素养得以提升。进而为“工匠精神”的传播,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珂.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素养教育的探讨研究——兼论媒介素养教育对“工匠精神”传播的推动[J].中国报业,2018,10(02):32-33.
[2]温凤鸣.农村青少年手机媒介素养刍议——基于高安石脑中学的调查[J].传播与版权,2017,12(10):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