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2018-10-21曾俏利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18期
关键词:问题与对策高职院校

曾俏利

摘要: 高职教育的主要工作就是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专业型人才,特别是会计专业。需要院校将会计工作的过程作为导向,开展具有高效性的实践教学。而本文主要针对当前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课程实践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探讨,并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高职院校;会计课程;问题与对策

在整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实践教学占据重要地位,简单来说就是实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重要的主体教學之一,同时还是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基础。因而需要院校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对当前财务会计课程实践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以此能够进一步强化会计专业教学的实践性,,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一、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实践内容没有与时俱进,脱离就业岗位能力要求

对于高职会计专业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等专业课程所使用的教学,基本是以理论为主,而实务为辅,且符合职业特色的校本教材比较少[1]。缺少具体的会计工作过程。同时,院校在会计专业教学上过于注重会计的核算职能,而对会计的监督职能则不够重视,甚至忽略。另外,多数院校在会计实践教材中应用的凭证格式较为老化,其中所涉及到的相关会计法律法规没有得到及时更新。

(二)一体化教学场所建设力度不够,且缺乏仿真和实战的效果

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建设经费不足。结合实际调查显示,大多数高职院对会计专业实训室投入明显不足,因而缺乏相应的实训场所。在具体教学中,有些教师没有专业的实践经验,只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无法进行实际操作。二是,校企合作表面化。众所周知,校外实习基地是学生接触社会的最好途径。但是在实际中,高职院校建设校外实习基地情况并不好,且学生实习的企业数量比较少。因而造成会计专业实习满足教学要求。

(三)评价考核体系过于陈旧,不利于对人才的培养

这种情况的出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会计实践课时得不到有效保证。一般来说,我国高职院校的会计实践都是在会计理论先行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也就是对学生进行相关理论教学,之后再对其进行实践教学[2]。这就造成理论与实践教学不同步现象,进而存在严重的轻实践,重理论的现象。二是,过于偏重理论考核,而忽视技能考核。大多数院校在学生专业课程考核上,主要采用单一的闭卷考试形式进行。如果进行技能考核,也只是对某一课程所进行的单项能力考核。三是,课程过程性的考核明显缺乏。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态度不端正,在面临考试中,才会进行复习。从而在具体学习中无法将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适当结合,来解决各种问题。由此造成学生动手能力较差,影响自身发展。

(四)职业素养不够重视,忽视对学生隐形素质的培养

一是,对当前会计行业信息化、现代化以及国际化的需求容易忽略。结合实践教学情况来看,大多数教师对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职业素养并不注重培养。随着近几年社会经济和国际化的不断发展,若学生在自身专业上无法与时俱进,则会被社会所淘汰;二是,缺乏对学生会计职业风险意识的培养。比如,从事会计工作会面临哪些职业风险?对所存在的职业风险如何规避?这些在教学中并没有涉及到,进而使得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没有相应的风险意识[3]。

二、关于提高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具体对策

(一)注重对会计服务中心的建立

所谓的会计服务中心就是探索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模式上,来对各种网络软件进行有效结合[4]。并仿真模拟企业的实际运作模式组织生产和运营。这样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会计工作岗位所需要承担的职责和技能。会计服务中心的建立,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此进行工作和学习,同时还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帮助院校解决校内实训缺乏实际应用的问题,为推动学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通过政府引导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办学,能够将产业与专业进行对接,以及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的对接。从有效提高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在现阶段,国家和政府对这方面的教学宣传不够,同时还缺少相关政策的引导。这就导致企业并不注重校企合作,进而使得多数院校在校企合作上处于形式化[5]。针对这种现象,需要政府结合实际情况,为此制定出相应的方针政策,为校企合作的开展提供较大的平台。在此过程中,政府可为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提供一定的税收优惠以及订单输送人才等措施。这样做,不仅能够从观念上让企业充分认识到参与院校教学工作是其承担社会的责任,还在物质的基础上,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注重对课程考核方式的更新

至于如何对财务会计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更新,作为高职院校可从以下几点进行:一是,在考核方式中要能够突出多样性,不能够只是采用期末单一的评价方式。简单来说就是将原先所使用的总结性考核逐渐转换为过程性的综合评价。例如,已经通过助理会计师考试的学生,不需要再参与相关科目的期末考试;二是,对于考试内容,院校要对考核理论知识为主的特点进行有效改革,将其逐渐转变为评价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为特点的技能考核。以此能够对学生自学能力进行考评;三是,教师在考核范围上,不仅需要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考核,同时还要重视学生各方能力的考核,特别是社交能力、风险防范意识和职业素养等。以此能够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和素质上获得全面发展,满足自身发展需求。

(四)全面跟踪管理会计专业教师

作为高职院校,要想能够实现会计专业实践教学,首先就要解决“培养人才”的所面临的问题。为此,需要对会计教师进行有效管理。具体有以下三点:一是,注重对实践教学设计的检查。由于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比较容易忽略对教学过程的设计,这就需要会计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对各个环节内容填写清楚,即重点知识讲解、学生练习以及实训指导内容和实训步骤等;二是,建立教师综合评价体系。在此环节中,不仅涉及到学生的评教,还需要将教师在企业中的具体学习指导等纳入在整个评价体系中[6]。这在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升和教学方法改进上起到重要的作用。

结语:

综合上述,针对当前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对学生学习效果以及自身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因而需要院校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结合这些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通过本文对高职院校会计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析后,院校可采用上述方式予以解决,即注重对会计服务中心的建立、通过政府引导校企合作、注重对课程考核方式的更新、全面跟踪管理会计专业教师等。通过这些有效策略的应用,极大的提高我国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的实践性,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吕聪慧,降艳琴.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初探——降低课程难度,引导自主学习的角度下[J].知识经济,2018(20):148-149.

[2]刘战伟.新建本科院校财务会计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7,23(02):49-52.

[3]陈兰林,丰壮丽.高职院校《成本会计》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财会学习,2017(03):223.

[4]徐海燕.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翻转+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财务会计”课程为例[J].商业会计,2017(01):119-120.

[5]张静.高职院校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7(01):231.

[6]孙庭锋.我国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11):147-148.

猜你喜欢

问题与对策高职院校
唐山城市治理的问题与对策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信息化条件下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管理策略探究
浙江省中小企业民间借贷问题探讨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生存关注”阶段中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关于配电运行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