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环境下广播节目创新

2018-10-21张昕欣蔡霓姗

传播力研究 2018年19期
关键词:传统广播全媒体

张昕欣 蔡霓姗

摘要:随着网络融合的升级,新媒体和以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共同进入一个全媒体时代。数据显示,在全球数字媒体用户中,手机媒体用户占第一,其次为互联网、数字电视、数字报纸用户,排在末位的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用户,近年来增长迅速。随着汽车的普及,广播迎来了第二春,在良好发展时期,同时也处在激烈的媒体竞争期。如何在新形势下获得生存空间,就必须研究新问题,找出新办法,创出新理念。还要看到互联网的威力仍然很大,传统的广播越来越受到网络的影响,网络电台和播客正在兴起,订阅式广播、粉丝电台直播等等,互联网的一些优势正在渗透,传统的广播也必将被改变。

关键词:传统广播;全媒体;节目创新

一、传统广播的全媒体融合现状

除了充分利用新媒体宣传互动产生网络影响力外,传统广播也基本都已进驻网络和各大网络电台平台,并且也有自主研发网络电台平台的尝试。数据表现上取得了不俗成绩。但这种传统广播与网络电台平台的合作还比较初级,只是将落地的传统广播频率节目群整体移植到互联网或APP上,虽然也有简单的碎片化和阶段性针对策划处理,但由于互联网的传播和接收规律与传统广播有很大差异,落地广播节目的本地化、节目交互的单一性等传统广播人的思维、本地化的受众依旧影响着节目生产模式,因此传统广播只是改变了播出渠道,这些节目还并没有成为真正的网络电台节目。目前,全国广播媒体都在积极探索更佳的融合模式。

二、运用互联网思维打造移动收听“听时尚”

传统广播已经开始并将持续受到移动互联和车联网的冲击。

(一)在线音乐与各大汽车厂商的联合会带来颠覆性的变革。首先是终端的变革,通过移动互联网接受音频,车载收音机将被彻底淘汰;另外还有内容的颠覆,广播式的传播将被个性化定制内容代替。

(二)互联网巨头的进入,将改变整个广播业的产业结构,成为一个马太效应明显的行业。

因此,传统广播应及时做出改变。终端方面,在“行业巨头”真正确立之前广泛与各在线音乐平台、网络电台平台合作,积极进驻确保传统广播的活跃度。内容方面,大胆创新尝试,将广播思维与定向化传播思维相融合,以用户的体验来指导广播节目。

三、推动节目内容的创新

打造有地区特色的原创节目

(一)注重节目内容转型

通过多年来的实践可以发现,我国广播行业在发展过程中最为明显的短板主要在于形式陈旧、内容缺少创新。广播媒体要以广大受众的精神需求为主要指向,确保创造出百姓喜闻乐见的节目。

(二)注重打造原创节目

当前电台节目种类数量都很多,但不少节目在形式、内容上存在着严重的抄袭行为,火了男女对播,就一拥而上全是男女对播,也不管两人搭档是否默契。火了帮忙节日,就一拥而上都是给人帮忙的节日,这些雷同的节目会造成受众的审美疲劳,不利于广播行业的良性发展。

四、推动节目转型的同时,要保留传统广播的优势

(一)“内容是吸引受众的基石。”传统广播最擅长的就是生产内容。传统广播的东西是很学术、很文化的,是长期积累沉淀下来的,不必担心新媒体会偷艺成功,简单的技术手段是无法代替的。

(二)传统媒体在媒体界依旧保持着引领舆论导向的权威性。在每个人都是自媒体,每个人都能发声的互联网时代,信息量巨大,如何筛选、哪种言论值得信赖等问题凸显,人们需要并还是会愿意选择有影响力的传统媒体给出的导向。

(三)传统广播早已积累了丰富的内容、宣传、营销资源,比新媒体有先天优势。

五、在传统节目创新的同时,设立隶属于传统广播又独立于各传统广播频率之外的网络电台

目前国内网络电台大致可以分为点播类、直播类和推荐类三大类型。点播类,收听内容单元不以频道划分,而是以栏目。这类电台拥有海量内容,内容生产由PGC(专业生产内容)+UGC(用户生产内容)+独家版权三大块构成,能够兼顾内容的丰富度和专业度。充分满足听众自主点播收听。直播类,基本上是传统广播向互联网的迁移,用户可实时收听传统电台内容。推荐类,可根据听众的历史收听记录,识别用户收听兴趣,进行个性化推荐。在线音乐等也可归为此类别。

设立一套网络电台节目需要和各网络电台平台、在线音乐平台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充分利用这些已经颇具规模的新媒体平台的不同特性宣传造势,转化他们的用户资源成为传统广播的受众。

网络电台节目设计:

(一)碎片化特色推送式+24小时直播式双模式建立

1.选择内容专业、制作精良的节目进行片段推广。

2.打造声音有特色的个性主播积累人气。

3.“个性主播直播节目+成品板块化节目(碎片化+定向性)”整合成为24小时直播式的“類传统广播”选择平台上线播出。

(二)节目内容设置

1.直播节目

2.成品碎片化节目

3.类型化填充

4.自制类(合办类)品牌直播(录播)节目:学习《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梦想的声音》、《吐槽大会》、《奇葩说》等音乐演绎及脱口秀类节目的创意和经验,积极寻找合作模式转化为广播节目版

(三)整体包装:鲜明、流畅、潮流、多变、时刻保持绝对的新鲜感。

(四)网络电台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炒作宣传。

(五)节目内容设置原则:“量声定制”定向人群节目,按各平台大数据指导确定节目时段编排,广泛与各新媒体合作,定制化服务,创意为王。

(六)网络电台设置的最终目的:聚合声音、内容、制作团队,打造“声音厂牌”。

猜你喜欢

传统广播全媒体
新媒体时代下传统广播的发展趋势
把声音的魅力发挥到极致
新媒体背景下传统广播的发展策略
车载网络广播对传统广播的影响
国产小成本电影全媒体推广的边际效应探究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全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竞争力的提升
打造微公益品牌的“全媒体路径”
媒介融合语境下传统广播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