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装潢艺术设计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结合

2018-10-21陈韶强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2期
关键词:社会实践结合课堂教学

陈韶强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对环境土壤的影响日益加深,为了能够更好的处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必须要深入学习和了解环境土壤学知识。高校本科、研究生课程学习作为这门科学的前沿阵地,对环境土壤学课程的普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针对装潢艺术设计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结合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装潢艺术设计;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结合

1 赏析作品的分类与角度

1.1 赏析作品的分类

在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赏析作品是比较常用的教学方式。学生通过对相关作品的赏析,对作品内容、材料、绘画形式等进行初步了解,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教材中的作品赏析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国内外名作赏析,如拉斐尔的《椅中圣母》、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等,这类作品以美术史为主,作品风格各异,是赏析教学的主要内容;另一类是其他艺术门类的赏析,一些作品制作精妙,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建筑、雕塑、剪纸、编织、拼贴等。

1.2 赏析的角度

1.2.1 画面的直观形象

画面的直观形象就是画面给人的第一视觉印象。如,在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这幅画中,当耶稣在和门徒进餐过程中说出有人出卖了他时,门徒们惊异的神情就给人们留下了直观的视觉印象;我国画家齐白石的作品《虾》,活蹦乱跳的虾在水中嬉戏的画面给人直观的视觉印象。

1.2.2 艺术风格

艺术风格的赏析涵盖了作品画面的构图、色彩和表现手法等。徐悲鸿的《八骏图》采用水墨技法,通过线条的干湿、浓淡、疾徐等技法将骏马的气势和形体张力展现得栩栩如生;后印象派画家凡·高的《阿尔的吊桥》,采用有力的笔触和鲜艳浓烈的色彩,充满了活力,给人们一种明快、跳动的感觉。

1.2.3 对作品思想内容深入挖掘

徐悲鸿的《八骏图》讴歌了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凡·高的《星月夜》使用短线笔触组成激荡的旋转宇宙,大小不同的星辰围绕月亮翻滚着,表现出强烈的情感冲突。学生在赏析过程中对作品思想的深入挖掘和把握,对提高知识水平具有关键作用。

2 赏析教学的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

2.1 专题赏析课

专题赏析课是课堂教学方式之一,它主要是指教师在整个课堂时间里组织学生对特定作品进行赏析。以室内设计的赏析内容为例,赏析我国传统建筑艺术,让学生在赏析多组传统建筑图片过程中对建筑艺术形成深刻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传统与现代的内在联系和实际区别,在理解这两个概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建筑文化。在专题赏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讨论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观察、分析、讨论,让学生自发地对相关问题展开思考。

2.2 现场赏析

现场赏析指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以现场查看的方式进行赏析教学。如,在展示设计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通过直观的视觉印象学习展示设计知识。

3 环境土壤学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3.1 紧跟时代步伐,教材改革

现代社会的发展中,人类活动给环境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环境土壤学专业人才,必须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对教材进行科学改革,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校要加强对前沿科学信息的了解,在选择教材时,注意土壤学、环境学的研究背景,二是要教材选择要增加与人们现实生活的联系,21世纪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产生的生活垃圾与之前相比发生很多变化;三是注重土壤学课程科目的学习分量,土壤作为环境重要的一個部分,也是人们对其影响最深的一个方面,把人们日常生活会给环境带来的破环进行探讨研究,作为教材改革的一个方向。

3.2 转变教学方法,创新课堂形式

作为高校环境土壤学课程的教师,要适应新时期学生们的思维方式,转变教学方法,创新课堂教学形式,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注重使用新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让学生参与互动学习,让学生讲述自己看到的土壤污染现象,给环境带来的破环,调动学生的思考能力。二是注重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上展示土壤发生变化后,对环境带来的影响。三是加强对国外的环境土壤学教学方式的学习,例如:曾经的“雾都”伦敦因重工业的发展给土壤环境带来的破环,最后治理成功的案例。以此为鉴,学习控制污染源的产生,以及如何治理。

3.3 进行科学创新,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环境土壤学作为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成了学校及老师面临的一个难题,为此必须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校要注重对环境土壤相关的学校社团的支持,给予专业老师的指导,帮助其进行课外活动,对各种土壤进行搜集和对比研究,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二是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建设环境土壤学的教研基地,特别是对研究生的培养方面,增加对科研资金补助,提高学生对环境土壤深入调查的动力;三是组织学生与相关的社会企业、土壤环境科研机构互动机会,提高学生对未来从事职业的了解,激发学生对知识学习兴趣。

3.4 课程实践环节,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环境土壤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较为枯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课堂理论联系现实生活实际,通过具体的环境土壤之间的关系矛盾进行分析,提升学生的动脑能力。如:分析核污染中对土壤成分中的氧硅铝铁钙等带来的变化,探索土壤变化后造成的植物枯萎、动物变异的原因等等;二是培养学生理论运用能力,利用教研基地对学生采集的不同地质土壤进行分析,研究土壤对环境中的植物、水、空气带来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三是组织环境土壤学科的学生进行野外的考察实践活动,通过“走出去”探索不同的土壤对环境影响,如:通过对受污染区域土壤与正常土壤之间的成分对比,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

3.5 注重教师队伍的培养,及科研水平的提升

学生对环境土壤学科的学习离不开优秀的教师队伍,这对高校学生科研能力提升,以及高校学科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加强对环境土壤学科教师队伍的选拔任用,通过严格的流程对教师的教学技能、实践能力进行把关,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质量;二是注重教师的科研成果、专业策划能力培养,定期对该专业老师的教学研究成果进行考察,对于不符合条件的教师予以调离;三是学校加强对教师队伍环境土壤学科团队建设的培养,建设一支具有科研性、教学性合一的教师队伍团体。为高校环境土壤学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4 结束语

在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的赏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欣赏、评价作品,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让学生在审美实践过程中初步了解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的性质特点,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蔡敏成,徐嘉嘉,陈青阳.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J].正德学院学报,2004(1).

[2] 任杰.装潢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探索[J].现代装饰(理论),2015(7).

猜你喜欢

社会实践结合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医学研究生社会实践模式建立探析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带来的双面性效果分析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