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2018-10-21陈先传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数学教学初中

陈先传

摘 要:素质教育是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经过教育和训练,使受教育者形成或发挥适应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本文从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要求,对初中数学素质教育的目的,要求,方法和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 数学教学 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经过教育和训练,使受教育者形成或发挥适应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就中学生而言,就是培养他们具有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全面发展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心理情感、身体条件和劳动技能。本文对初中数学教学的素质教育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初中数学素质教育的目的

九年义务教育是公民的素质教育。初中数学教学要贯彻全面发展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以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它改变了以往教材忽视学生能力培养的弊端,而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重视了科学态度,学习方法及兴趣的培养;重视了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及自学能力。

二、初中数学素质教育的要求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中学生处在初步形成世界观,人生观的关键时刻,我们应根据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促进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2.全面培养学生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数学科学素质应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数学科学素质的基础,也是中学数学的核心内容。课堂讲授的主要目的是教会学生对数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真正掌握,发展学生的基本素质。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使学生最大限度的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二是数学科学方法与思维。科学方法和思维,是科学文化素质的翅膀。课堂教学是教给学生知识,但目的并不仅仅限于“教会”,素质教育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会学”数学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我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数学学习常规,根据不同的材料指导学生的学法,培养其能力。

3.教育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身体心理素质

将数学史上许多刻苦攻关并取得卓越成就的数学家、科学家的事例,融汇到知识教学中,教育学生要树立自信心,客服自卑感,勇于战胜困难,树立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勤奋善学、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作风,遵纪守法、勤俭节约、团结互助的品德。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关心学生的体质和健康,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提高身体心理素质,让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全面发展。

三、初中数学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研究教学大纲,用好数学教材

新大纲是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制订的,数学义务教材又是根据我国国情、数学学科的特点和中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规律而编写的。大纲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注重了数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生产实际,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因此教师正确执行大纲,就能保证数学教学从单纯的以升学为目的的应试教育转变为公民的素质教育,从只重知识传授转变到重技能和能力的培养,从只重书本转变到理论联系实际,从只重智育转变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同时,要把素质教育的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中。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在备课时应注意制定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学生学习情感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落实,使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都能得以提高。最后,加强学法指导,注重能力培养,这是教学观念转变的具体体现。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形成能力的基础,而能力是学习掌握知识技能的必要条件,是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水平的重要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应不失時机地对学生进行学法上的指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使学生的素质得以提高。

2.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的出路在教改。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积极参加教学改革,精心组织教学。从重传授知识,转变到通过传授知识着重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能力。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教为主导,以学为主体的统一。从教学目的是“学会”转变为“会学”。即遵循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由感性到理性,再由理性到实践的辩证统一观点进行教学。从而训练学生的辩证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四、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1.要增强责任感和事业心,把爱给予全体学生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对每一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负责,不丢掉一个学生。尤其是对差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把提高差生的素质时刻放在心上,使他们感到老师的爱,激励他们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得到发展。

2.要有宽广深厚的教师专业知识

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指教师从事专业性教学活动所应具备的科学文化知识及其掌握程度,包括普通文化知识、所教学科知识、教育学科知识。在专业知识方面要勤于钻研,不断拓宽,加深和更新;广涉相关学科的知识,积极掌握工具性的知识和技能(如外语和电脑、多媒体手段的应用)。

3.勇于实践,增强自己的多种能力和业务素质

(1)教学能力:要精于业务,能够高效率地驾驭课堂,面向全体,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要具有良好的教学艺术和基本功。

(2)教育能力:能培养优生,转化差生,对教育教学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有预见性、应变性和化解能力,掌握教育的规律。

(3)熟悉学科教学规律:解决好教学过程中的诸多矛盾,能通过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教学实验、专题研究展示寻求教育教学规律的能力,使自己成为现代教育需要的研究型、创造型教师。

总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数学教学有它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并且对主观念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所以说,从数学的教学活动中,实施素质教育是大有可为的。我们要运用数学自身蕴藏的巨大魅力吸引学生、教育学生,强化素质教育,为提高全民素质,培养现代化人才。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数学教学初中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