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研究

2018-10-21陈阳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23期
关键词:建筑学城市建设解决措施

陈阳

摘 要: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的建设呈蓬勃发展之势,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城市也逐渐走向繁荣。但在建筑建设发展的同时,城市的高密度化变得越来越严重,很大程度地影响了我国的社会发展。本文根据建筑学的观点,从空间、实际建筑等方面对建筑进行全方位的研究,重新对城市高密度空间布局进行调整,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促进我国城市的发展。

关键词:城市建设;高密度环境;建筑学;解决措施

1 引言

由于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建筑工程数量日益增长,楼房建设也越来越密集,使得城市可用空间和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因此,为了改变城市建筑的高密度化,应结合建筑学的理论知识和建设原理,对城市空间进行空间上的合理规划设计,使城市稀有的土地空间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提高城市形象。

2 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研究的重要性

2.1 有助城市用地的充分利用

在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趋势下,庞大的劳动力群体向城市转移,这些劳动力大多来自农村城镇,没有太大的经济支持,因而,许多违反建筑学的建设工程越来越多,开发地下空间、建筑高度超过合理标准等建设都增加了城市住房的压力,交通堵塞、城市绿化土地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等带来的后果是城市的超负荷运转,人流量超过城市的容纳量,人们长期生活在高度紧张,强压力的环境下,无法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城市效益也日益下降。因此,为了城市能够正常的运作,保持城市发展的稳定,为人们提供良好舒适的环境,建筑建设应该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利用建筑学知识来实现城市的空间合理化。

2.2 增加建筑学的可用价值

建筑学,从广义上来说,是研究建筑及其环境的学科。建筑学是一门横跨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的学科,它所涉及的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以及作为实用艺术的建筑艺术所包括的美学的一面和实用的一面,它们虽有明确的不同但又密切联系,并且其分量随具体情况和建筑物的不同而大有不同。城市用地的紧密导致城市高密度环境的形成,使得建设出来的实体建筑不太美观,缺少了合理的结构设计,整个建筑区显得乱糟糟的,缺乏整齐美观的设计。而建筑学的原理本身就是力求将本身的艺术专业价值融入建筑的建设中,这样才能使得建筑区建设完成后具有规划合理性和整体协调性,提高城市的形象也能得到提高。

3 解决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的措施

3.1 全方位合理利用城市空间

在进行城市高密度环境整改及重新规划工作之前,有关部门人员要对所改造建筑点进行实际调查,了解该建筑还可使用的建设空间,结合人与空间之间的协调关系,确保人们和生活环境空间的和谐性。在进行规划时,要最大限度地节省城市空间,给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充分发挥建筑学的优势。楼房之间的分散程度越大,浪费的空间就越多,而这些空隙之间还不能进行新建筑的建设,因此,可以在这些空隙中进行填补、缝合工作,利用建筑学中的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进行合理规划,使楼与楼之间形成一个连续整体的空间,慢慢建设成一个整体的空间,减少空间的空闲,增加空间利用率,同时也使建筑看起来更有设计感,层次感。在保证建筑本身不受到二次施工的损害的基础上,能够充分利用多余空間进行空间优化,增加建筑实用性。

3.2 建筑施工人性化设计

城市的高密度化是由于城市人口的密集和人流量的增多导致的房屋建筑数量多,分布密集。在建筑学的观点中,建筑应该要以人为中心,在设计建筑图纸时,要注重人性化,设计重心要放在提高人们人性化的角度上,了解人们对舒适环境的需求。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应以拉近人们邻里距离和小孩玩耍安全为前提,进行各个方面的合理规划,力求打造一个具有美观实用的公共空间。

3.3 降低建筑密度,增加高度

要想改变城市高密度环境的现状,还可以通过降低城市的建筑密度,增加建筑高度的方法,将人口集中在建筑中,减少多余建筑空地的浪费,提高建筑利用率,将城市空出来的土地资源合理分配,建设成舒适的公共空间或者绿化的环境,提升城市群众的生活质量,在安逸的生活环境里高效地学习和工作,从而促进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

4 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研究的意义

4.1 缓解城市压力

如今,越来越多劳动力的涌入对容纳力有限的城市产生了负面影响,造成了城市的超负荷运转,而城市的超负荷运转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整个城市的发展脚步渐渐地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落后于其他城市,并呈现出一种低迷的状态。缓解城市的压力不仅可以增加城市的发展机会,还可以改善城市里人们因为压抑的生活环境带来的抑郁负面情绪,提高人们工作的积极性,降低城市上班族抑郁的风险。

4.2 美化城市形象

一个城市的形象就代表了这个城市里人们生活的现状、该城市的经济发展是否持续、该城市是否有开发可造性。建筑学理论所具有的专业建筑技术和建筑美学性都有助于提高整个城市的形象,城市的形象的整体提高,也是人门平时交通出行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更有助于缓解交通拥堵现象,在建筑设计时利用精细化、人性化的细节努力,通过建筑学中的色彩搭配原理、色彩的运用,将美观的设计融入建筑建设,来提升人们在这个城市的生活幸福指数。

4.3 城市运转更加有序

高密度的城市环境缺少韧性,一旦人口不断增长,并且速度很快,就会导致城市的容纳能力越来越弱,城市的运转模式无法满足庞大的人口需求,造成城市系统的奔溃。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会使整个城市的运转变得更加有序。人们有序的生活也会对城市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会跟着提高,从而推动了城市的经济建设,如此一来,形成的良性循环就会使这个城市的发展变得可持续并且稳定。

5 结语

要解决城市的高密度环境就要结合建筑学的方式来对城市进行规划,利用有限的空间资源,一块土地多种用途和建筑的多样化来打造一个舒适的城市,逐步缓解至解决城市的高密度环境问题,为我国发展中城市的经济建设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黄卓驹,王敏,丁洁民.挑战与应变——高密度环境中的建筑结构[J].建筑技艺,2015(8):102~104.

[2] 董春方.城市未来: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J].中国房地产业,2014(10):100~103.

[3] 张宁远.高密度城市需要什么建筑[J].中国房地产业,2014(3):100~103.

[4] 丁朔.浅谈高密度建筑形态多样化[J].科技信息,2013(21):315~316.

猜你喜欢

建筑学城市建设解决措施
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产教融合的途径研究
旅游综合体特征分析
现代城市建设中环境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浅谈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谈谈如何杜绝矿井测量事故
应用型本科建筑学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改探讨
建筑学名词审定预备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