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2018-10-21李赫

文存阅刊 2018年23期
关键词:激发物理教学初中生

摘要:兴趣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兴趣的产生通常建立在对问题的发现、探索、成功解决、自我信心得以满足,渴求新知这一良性的心理循环需求之上。在教学中,教师就要通过创设各种物理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师生建立积极互动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把学生对学习物理学科知识的要求,转变为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兴趣上升为志趣。

关键词:初中生;物理教学;学习兴趣;激发;培养

兴趣作为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学习的推动力,对学习的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思维活跃、喜欢新奇、求知欲強的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巧设悬疑,以“新”“奇”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始于惊讶和疑惑”。初中学生,对物理有强烈的新鲜感和新奇感,如何使这种新奇和新鲜感转为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在教学中,教师可认真研读教材,研究设疑、提问的方法。例如,可采取设疑、对比、层递、比喻、伏笔、扩展等方法,给学生造成悬念,引发思考。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日常生活中学生随处可见而又无法解释的“新奇”问题,制造悬念。如:太阳为什么会发光?冬天人呼出的气为何是“白色”的?夏天的冰激凌为什么也会冒“白气”?……也可以介绍当今科学发展的辉煌成就。如:霍金的宇宙理论是什么?……还可以介绍我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如:我国科技人员如何克服重重技术难题将高架桥、过海大桥、高铁干线的建设跻身世界领先行列。通过这些问题,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物理学的巨大作用,进而理解学习物理的重要性。

二、立足学科特点,以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以奇特、可视性强的实验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例如,引入大气压强时,将去皮的熟鸡蛋恰好卡在集气瓶瓶口处,问学生“怎样让鸡蛋落入瓶中且不损坏鸡蛋呢?”,学生提出猜想方案,但都不可行。教师将燃着的酒精棉球投入瓶中,再将鸡蛋放在瓶口,鸡蛋竟然被慢慢吸入瓶中。学生惊呆了,问“是谁把鸡蛋压进瓶子里的呢?”惊奇的实验,强烈时视觉冲击,点燃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2.课程中演示趣味实验,引起学生深入思考。

例如,在讲授“浮力利用”中气球和飞艇知识内容时,将一小块酒精棉球通过轻支架固定在大塑料袋的下端,点燃酒精棉,塑料袋缓缓升起。学生想到了孔明灯,与生活实际应用结合,课堂一下子活跃了起来,极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以“动”提趣,让学生勤动脑、勤动手,提高思维和动手能力。

初中生大多活泼好动,如果教师因势利导,经常让他们“动脑、动手”,不仅可以使他们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还可以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物理的价值,激发学习兴趣。

1.设计简单动手实验,让学生在“玩”中学物理。

例如,在学习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时,让学生们自带扑克牌,做成拱桥形放在桌面上,对着“桥”下拱形吹气,看看能不能将小“桥”吹走?可以让学生自制小天平、温度计、小小抽水机、家庭双控开关……另外,教师可以有目的、有计划性组织学生开展物理课外小组活动、物理知识竞赛、小制作竞赛,为学生提供“动脑”、“动手”的平台,让学生在“玩”中学,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满足和快乐。

2.开展科学探究,让学生在“探”中提高物理思维能力。

科学探究的过程是一个发现规律的过程,按照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的步骤进行科学研究。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抛出可探究性强的问题,让学生模拟科学研究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四、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发现生活中的物理。

“学起于思”,教师要启发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寻找物理现象,用所学会的物理知识解释现象、分析原因、解决问题。

1.在历史故事中寻找物理知识,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述凹镜的光学性质时,把古罗马和希腊交战中,希腊学者阿基米德利用凹面镜能会聚光的知识烧毁了古罗马战舰的故事做详尽的描述和分析,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新科技应用中寻找物理知识,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授激光时,向学生介绍利用激光能量强,方向性好的特点应用于医学技术中。用来代替手术刀,切割或烧灼病变组织,也可以进行精细的眼科手术。引导学生懂得物理在生活中有着巨大的作用,培养他们关注物理前沿科技,探索科学奥秘。

3.在诗词、文学作品中寻找物理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在诗情画意中,创设物理情境。例如,用苏轼的诗“峰多巧障目,江远欲浮天”顺理成章地得出“光沿直线传播的结论”,用“墙内栽花墙外香”来描述扩散现象……教学中以诗词引趣,对启发学生思维,陶冶情操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五、以“情”培趣,建立积极良好的师生情感交流。

教学工作是一项富有感情色彩的工作,感情丰富的教师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共鸣。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物理学科满怀热爱之情,拥有强烈的探索意识。以亲切的表情,生动的实验,简明、形象、幽默的语言、工整规范的板书吸引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坐在教室里学习是一种感受物理科学之美的享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尊重信任学生,鼓励他们勤思考,大胆提问。在方法、知识和技能上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让学生主动地跟随教师学习。

总之,实践证明,学习兴趣的确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推动力。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多样的,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转化为学习动机。作为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发现、认识、探究、创造的乐趣,获得成功感,促使学生完成有趣、乐趣、志趣这三个阶段的转变,甚至发展为终生的志向。

参考文献:

[1]邓新岳《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G633.7《科教文汇》2013.5

[2]陈小伟《培养中学生物理兴趣的教学实践研究》G633.7《温州大学》2017.5

[3]李学文《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G633.7《学周刊》2015.5

作者简介:

李赫,辽宁鞍山人,从事初中物理一线教学工作,骨干教师。

猜你喜欢

激发物理教学初中生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激发中职学校旅游酒店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探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培养想象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