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及解决措施
2018-10-21陈艳云
摘要: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水平是衡量学校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的重要方面,本文以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类毕业生就业现状为例,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与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就业现状;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一、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1.就业质量有待提升
工商管理学院现有六个专业,分别是财务管理、会计、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和旅游管理专业,每年毕业生人数在800人左右。虽然工商管理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但就业签约率偏低,就业质量有待提高,薪资和社会地位相对高的就业岗位紧缺。
2.就业单位比较分散,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面广,但每个用人单位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不能批量招聘毕业生,毕业生选择自主择业比例较高。私营企业成为工商管理学院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但私营企业规模小、福利待遇差、用工不规范导致跳槽多,就业稳定性差。
3.校企合作效果不佳
工商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有多种形式,有工学交替,订单班等多种形式,学生开始选择到校企合作企业实习较多,但是实习期结束之后,愿意留在原实习企业的学生很少,大多数学生选择更换企业,导致校企合作的企业没有进一步发展,学生愿意去校企合作企业意愿很低。
4.学生就业认知存在偏差。有些学生期望值很高,对用人单位在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劳动强度、个人发展各方面都有相当高的要求,多次推荐都不能成功就业。另一类是摇摆不定,有些学生同时与多家单位达成意向,其间不断比较,反复权衡,有时候错过很多的就业机会,甚至出现毁约行为。第三类是消极等待,有些学生有意向找工作,但行动上不够积极,存在畏难情绪和懈怠思想。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需要专业和学学生数量不平衡
造成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需求供需不平衡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有大环境的原因,如高校扩招、企业减员增效。这些专业基本上是在行内被称为“具有普适性”的专业,几乎所有高校都开设了。另一方面也有用人机制方面的原因,很多用人单位负责人在财务、采购等关键岗位选择一些本科院校专业的学生,针对于专科院校的学生招的岗位大多数是销售岗位。
2.就业渠道不畅通
目前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渠道相当有限,学校的就业渠道主要有如下几种:学校推荐、参加校园招聘会和社会招聘会、网络求职、亲友熟人介绍、专升本、基层就业项目等,而学校推荐、亲友熟人介绍、基层就业项目等就业渠道均只适用于特定人群,并不具有普遍性。校园招聘活动并未完全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3.就业指导较简单
由于负责就业辅导员日常就业常规工作繁重,导致没有过多的时间指导学生就业工作,从而导致学生择业定位不准确,期望值偏高,不愿意到基层就业,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更加困难。就业工作偏重于“就业安置”,缺乏职业指导的理念,基本上是以把毕业生“送出去”为中心,注重毕业生的就业率却忽视就业质量,导致应届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稳定率”很低。学院对于辅导员培训不到位,导致有些辅导员对于就业工作、政策、制度、程序不熟悉、不清楚,不利于就业指导工作开展。
三、解决对策与思路
1.开拓生源地就业基地建设。通过问卷对2015级学生的就业意向调查,有58.6%的学生就业意愿回到家庭所在地的省会城市、地市区或者县城工作,所以就业下一步工作计划是拓展学生生源地企业联系,开展生源地企业就业基地建设。
2.就业困难帮扶。建立就业困难毕业生档案。第一时间做好就业困难毕业生的摸底、调查工作,对困难毕业生建立档案,进行分类指导,及时掌握困难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加强心理辅导、就业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供优化的就业服务。建立就业困难学生QQ群,通过短信、电话、QQ、微信等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为就业困难毕业生及时提供就业信息;通过组织专场招聘、优先推荐、个别推荐等措施,积极为困难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随着学校生源地区的扩招,我院西部学生规模在不断的扩大,目前有将近100名西部边远地区学生,这些学生共同特征是学业基础薄弱表达能力较弱以及计算机零基础,计算机操作技能是如今工作中需要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为了这些学生以后顺利的就业,学院对西部边远地区开展系列就业困难帮扶,目前已经开展西部边远地区计算机提升班。
3.转变学生目前的就业观念。首先树立学生的规划意识,要求每位同学填写上交职业生涯规划作品,填写前给予指导,填写后给予反馈和调整,培养学生以后更好的规划职业。邀请优秀校友召开以就业观念为主题讲座,优秀学生分享获得目前成就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就业观念转变。
参考文献:
[1]张锋.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及解决对策[J].教育前沿(综合版),2007(5).
[2]叶青.经管类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J].网络财富,2010(7).
[3]张锋.浅谈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養[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20).
[4]孙权.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陈艳云(1987年—),女,汉族,江苏睢宁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学生管理、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