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青年合作人调研的贵州仡佬族口传文化现状分析
2018-10-21宿振伟
宿振伟
摘要:口传文化就是通过一代代人口耳相传的方式,对民族的传统的历史的文化经过不断地加工完善、塑造刻画、积累发展,形成的内容丰富、题材各异、种类众多,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和历史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形式,它以口传心授作为主要表达媒介,以民族的传统的历史的文化作为内涵,依托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文化。口传文化是远古先民在历史长河发展演进过程中的产物,也是经过岁月积淀而形成的民族活化石。仡佬族作为贵州的世居民族,其口传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和深远影响。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贵州仡佬族口传文化进行初步调研,挖掘贵州仡佬族口传文化的生存现状及当地青年人对该文化的整体传承情况,对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仡佬族口传文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仡佬族;口传文化;传承
仡佬族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于我国西南地区,而贵州省聚集了约96%的仡佬族人口,于1987年成立的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是仡佬族人口聚居最集中的两个县域地区,务川和道真也成为贵州仡佬族民族文化的摇篮。
仡佬族作为贵州的世居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在岁月的发展历程中,仡佬族以自身独具魅力的仡佬文化传承着民族文化基因和民族血脉。
一、贵州仡佬族口传文化现状
(一)贵州仡佬族口传文化概述
仡佬族非物质文化资源丰富,其中以口头传承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即仡佬族口传文化资源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其形式类别多元,如:歌谣(山歌,古歌,童谣,孝歌、哭嫁歌等),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祭祀辞、谚语等。这些口传文化形式,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反映了仡佬族在生产生活劳作等诸多方面的历时发展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积淀的原生态的传统民族文化,集中体现了仡佬族民族文化精髓和人文精神要义。
一个民族的文化独特性是区分民族独立性的重要因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如下定义:“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解释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
口传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的丰富的多元价值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复制性,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宝贵遗产和民族文化活化石。
(二)贵州仡佬族口传文化生存现状
受现代多元因素的影响,很多原生态的口传文化也在面临和承受着各种冲击和挑战,随着口传艺人的辞世,操母语人数的不断减少,以及大量的频繁的外出流动人口及受现代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原生态口传文化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目前对无文字和无系统文字记录的民族口传文化进行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就显得极为迫切,特别是对于那些亟待挖掘以及面临濒危的口传文化,意义尤为重要。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洲塔曾指出:“口传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遗存,也是一个民族的整体记忆。随着传唱艺人的离去和后继乏人,口传文化在逐渐成为历史的绝响,亟待加强整理保护。”
本课题以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入手,以随机抽取的方式抽取从小就生活在仡佬族聚居地的大二大三学生100位作为合作人。以在校大二大三学生作为合作人,考量的因素:一方面他们作为土生土长的民族聚居地人员,对家乡的仡佬族文化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二是作为大学生而言,能够较客观地表述并回答调查问卷提出的问题;三是他们是刚离开家乡不久的青年人,基于青年合作人受外界多元因素的影响,他们对当地仡佬族口传文化目前挖掘和传承方面的情况,能够通过青年人的视角提供课题组一定的启发。云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所教授白兴发曾指出:“对于学术研究而言,口传文化可弥补史料文献的不足。然而,研究者多是依靠当地人介绍和文献资料,对当世传承人的口头传承未做扎实的访谈和调查。我认为,对民族文化的研究、抢救和保护,应扎扎实实去调查、搜集,尤其是一旦消失就再也难以挽回的口传文化”。本课题从问卷调查和访谈入手展开基础研究,一方面为深入研究做好前期准备,另外也从对青年传承人考查的角度来更好地审视当代传承情况。
二、仡佬族口传文化问卷调研情况及分析
(一)合作人构成情况简介
调研和访谈在贵州地方院校中进行,随机抽选的100位同学均来自贵州仡佬族聚居地,其中有50位同学是仡佬族,另外50位同学属于其他民族。这样的合作人构成,主要考虑调研和访谈的现实性、客观性以及在不同民族文化交融下,当地青年人对世居民族非物质文化的了解情况和情感审視,也能够通过不同的视角深入透析和把握传承主体和外围因子的相互关系及作用,为多元文化视角下如何更好地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建构理论支撑。
(二)问卷调研情况及分析
课题组成员通过面对面的方式与合作人开展访谈及问卷调查工作。问卷设计的问题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依次推进,题与题之间环环相扣,又有内在的联系,以期合作人能够较为客观地对问题进行深入地思考,课题组成员对问卷结果也能够进行较为详细地剖析。通过对问卷的分析和归纳,具体总结如下:
1.参加调研的青年合作人对自己家乡本土的仡佬族口传文化了解情况整体呈现出零星的、不系统的特点,其中大部分合作人对口传文化理论知识的了解是比较匮乏的。
2.绝大多数合作人对孝歌和哭嫁歌最为熟悉,对其他口传文化类型的了解呈现出不均衡的特点。口传文化类型虽然多样,但具体口传文化形式在民众中出现的频率却有很大的差别,也从侧面反映出青年合作人对口传文化类型的熟悉度整体呈现出不平衡、不均衡的特点,个别口传文化形式已经成为民众日常生活或民族民俗形式的不可或缺环节,而另外一些口传文化形式因缺少赖以生存的传播表达途径以及具体媒介作为依托载体,未能充分地表现与呈现,这些潜在的未被深入挖掘的口传文化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地会被遗忘乃至淡化出民族文化圈,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将面临逐渐走向濒危的处境。
3.哭嫁歌、孝歌在民众中广泛流传。据合作人介绍:哭嫁歌,哭的对象具体因场合因人因事而异,哭的内容也有所差别,是应时应景应人的一种即时的抒发,张口即唱,唱中有哭,哭中有唱,同时伴有一些态势语辅助情感情绪的表达。据部分合作人反映,作为本民族人或者当地人,特别是年轻人,在一定程度上他们所感知到的更多的是当时情景中歌唱人的一种情感抒发和表达,以此寄托离别的伤感不舍以及惜别之情。
4.青年合作人在民族文化大融合、大發展的时代背景下,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地域文化的归属感方面具有相同的认知,在民族口传文化保护和传承等方面存在相通的文化情感。民族文化认同感维系着滋养着一方民众的淳朴情感,也是文化血脉传承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调研小结
通过调查问卷及访谈情况,我们发现:仡佬族口传文化因操本民族语老人的相继辞世,同时因大量的频繁的外出流动人口因素,以及受诸多外界现代元素的影响,仡佬族原生态的语言生存环境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及冲击,仡佬族语言及其口传文化的传承面临着多重危机和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在社会转型发展过程中,大量口传文化面临生存危机,仡佬族部分口传文化相应的出现了传承危机和趋于濒危的现象。
如何更有效地对原生态的民族口传文化进行搜集、挖掘、整理,并进行有效地保护和传承,就成为眼下极为迫切的工作任务,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化既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又是一个民族繁衍生息的力量源泉。董素云曾指出:“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建设的加快,仡佬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消亡,亟待保护”。李锦芳、郑玉彤也曾指出:“仡佬语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的语言,但方言多、差别大,严重濒危,每种方言的使用人口仅数百人,只有少数老年群体还在使用。”
(一)仡佬族作为贵州世居的少数民族,其口传文化伴随着民族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口传文化形态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基因,作为仡佬族非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仡佬族口传文化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复制性,它凝结着仡佬族祖祖辈辈生产生活方方面面的宝贵财富,凝聚着民族精神要义,是传承仡佬族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
(二)保护、传承、发展仡佬族口传文化,就是坚守民族精神家园,让民族文化不被当下遗忘。保护、传承、发展应该成为社会行为、文化行动,让原生态不只有“前世”,还要有闪光的“今生”。
(三)坚守——是秉承文化自信的前提,作为世居祖先的后代,特别是仡佬族青年一代要坚守文化之根,身体力行地做民族文化的守护人;保护——既是个人行为,也应该成为当下社会行为,政府及民间文化组织通过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让口传文化在保护中延续并发展;传承——是为了让文化血脉绵延永续、不间断,让一辈辈、一代代人铭记民族文化精髓、带着文化印记、精神要义前行;发展——既是关照当下,也是用现在的方式活化古老的文化,通过多途径多渠道以多元的视角呈现并展示灿烂的口传文化,以媒介平台赋予原生态口传文化新的活力。
口传文化的研究应该是多维度多学科的研究,需要民族民间文学、民俗学、民族学、人类学、语言学、历史学、文艺学等诸多学科的共同参与。仡佬族口传文化这种重要的民族非物质文化形式的挖掘和保护工作,需要做到在坚守中传承,在保护中发展。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C].2003.
[2]董素云.仡佬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贵州社会科学,2006 (5).
[3]李锦芳,郑玉彤.仡佬族口头传统记录[N].社会科学报,2011-7-21第005版,学科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