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对比

2018-10-21李秀云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21期
关键词:传统开腹手术子宫肌瘤

李秀云

【摘 要】 目的:对子宫肌瘤患者应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方法:选取94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组,给予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者设定为观察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47例患者。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疼痛程度、体温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较,组间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即(6.39%)<(21.57%),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良好,利于患者术后机体的恢复。

【关键词】 子宫肌瘤;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传统开腹手术

文章编号:WHR2018061035

子宫肌瘤是临床妇科较为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近年来,受饮食结构改变及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子宫肌瘤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且有年轻化的发展趋势,手术依然是临床治疗该病的有效方式,但不同手术方式产生的疗效具有一定的差异性[1]。本研究选取94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分析,分别给予不同手术方案,旨在进一步探讨子宫肌瘤治疗中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应用价值,现将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共94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者设定为观察组,该组47例患者的最小年龄为28岁,最大年龄为51岁,平均(43.05±0.54)岁,肌瘤直径最小2.05cm,最大7.35cm,平均(3.72±0.41)cm,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者设定为对照组,该组47例患者的最小年龄为27岁,最大年龄为54岁,平均(44.51±0.49)岁,肌瘤直径最小2.08cm,最大7.38cm,平均(3.74±0.39)cm,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术前,先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取每位患者仰卧位,常规消毒并铺巾,对患者进行开腹并进入腹腔,仔细观察腹腔的情况、子宫肌瘤位置、大小等,随后应用6~12U垂体后叶素+0.9%氯化钠注射液30mL注入肌瘤周围,用电刀将肌层包膜切开,分离肌瘤组织。术毕,使1-0号可吸收线缝合切口,同时利用生物白胶涂抹于创面上,避免粘连发生,关闭腹腔。

观察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其内容包括:同样,术前先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采用气管插管方式麻醉,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并铺巾。常规置入举宫器,于患者脐部做一长度为10mm的纵行切口,穿刺成功后建立二氧化碳人工气腹,将腹腔镜置入其中。依次使用5mm、15mm和5mmTrocar在内视镜指导下,分别做3个穿刺孔,仔细探查腹腔镜粘连情况、子宫肌瘤的位置、大小及肝胆管、大网膜情况等。随后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针对性手术方式,用单极电凝沟在肌瘤的凸起处做横行电凝带,切开子宫层。逐步剥离子宫肌瘤,对子宫切口创面进行彻底冲刺,最后用双极电凝止血至创面完全闭合。取出子宫肌瘤,采用温林格液对腹腔镜进行冲洗,关闭腹腔。术后,让患者连续服用3~5天抗生素,预防术后感染,有利于增进手术效果。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临床综合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其中术后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盆腔粘连、尿频、切口疼痛、肠梗阻、性功能障碍,详细记录相关数据并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专用软件SPSS 20.0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用χ2检验,分别用均值标准差和百分比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临床综合指标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疼痛程度、体温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较优,(P<0.05)。详细见表1。

2.2 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39%、2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2。

3 讨论

临床上,子宫肌瘤的发生率比较高,发病时,患者的主要表现有疼痛感、白带增多、子宫出血及腹部包块压迫等[2]。以往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创伤大,切口相对长易增加术后感染几率等,故治疗子宫肌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3]。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通过利用腹腔镜手术,以清晰的视野,有效弥补了传统开腹手术的不足之处,此外,研究证明:该手术能够对正常月经周期进行维持,保留生育功能[4]。手术操作过程中,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创伤小,且能够有效降低病灶残留情况,从而提升治疗效果。

结合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疼痛程度、体温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以6.39%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對照组的21.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子宫肌瘤患者的理想手术治疗选择,方案可行性大于传统开腹手术方案。

综上,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良好,利于患者术后机体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郭桂锦.腹腔镜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比较[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02):159-160.

[2] 杨昕仪.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对比[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02(35):86-87.

[3] 程松梅.腹腔镜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比较[J].当代医学,2017,23(02):38-39.

[4] 黄楠.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和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8):84-85.

猜你喜欢

传统开腹手术子宫肌瘤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研究B超在妇女子宫肌瘤鉴别诊断当中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观察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对比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
胸腔镜与传统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临床疗效比较
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对比
40例急性阑尾炎手术临床体会
胆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