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DCA用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的效果观察

2018-10-21王雪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21期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静脉炎PDCA循环

王雪

【摘 要】 目的:研究同时总结新生儿静脉留置针中应用PDCA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效果。方法:对于本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新生儿接受静脉留置针穿刺的病人资料施行分析,根据病人的入院顺序对其实施分组,给予对照组病人静脉留置针常规维护,给予研究组病人PDCA循环理论施行静脉留置针维护,对比两组病人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静脉炎出现几率以及非预期拔管几率,将所得各项数据施行统计学计算。结果:两组病人的留置针保留时间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产生静脉炎以及非预期拔管几率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维护工作中应用PDCA,能够显著延长留置针的保留时间,降低静脉炎以及非预期拔管几率的出现。

【关键词】 新生儿;静脉留置针;PDCA循环;静脉炎;非预期拔管率

文章编号:WHR2018061043

静脉留置针又称之为套管针或是周围静脉导管,主要包括穿刺针、延长管以及外套管所组成,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能够长时间保留在病人血管中,多次应用,缓解反复穿刺给病人造成的痛苦,减少临床护理工作中,对于病人血管引发的影响相对比较小,能够帮助确保病人静脉通畅。静脉留置针使用过程中能够导致静脉炎的出现,产生非预期拔管等风险,对于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时间造成影响,导致其无法理想地发挥其作用,所以在新生儿外周静脉留置针期间开展有效的维护措施非常关键。文献资料显示,在静脉留置针输液安全管理工作中应该PDCA循环措施效果理想,但是现在关于PDCA预防新生儿静脉留置针非预期拔管的相关研究比较少[1]。本文作者对于本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收治的60例新生儿接受静脉留置针穿刺的病人资料施行分析,给予对照组病人静脉留置针常规维护,给予研究组病人PDCA循环理论施行静脉留置针维护,对比两组病人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静脉炎出现几率以及非预期拔管几率,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于本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所收治的60例新生儿接受静脉留置针穿刺的病人资料施行分析,根据患儿的入院顺序对其实施分组,给予对照组患儿静脉留置针常规维护,给予研究组患儿PDCA循环理论施行静脉留置针维护;研究组患儿中男性21例,女性9例,患儿的平均日龄为(5.55±2.46)天,出生体质量平均为(3.14±1.29)kg,其中窒息患儿8例,胎粪吸入患儿6例,黄疸患儿10例,肺炎患儿6例;对照组患儿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患儿的平均日龄为(5.74±2.33)天,出生体质量平均为(3.10±1.25)kg,其中窒息患儿6例,胎粪患儿病人8例,黄疸患儿10例,肺炎患儿6例。

1.2 方法

对照组病人接受静脉留置针常规维护:选取合适的静脉开展穿刺置管,并且进行妥善的固定,按时更换留置针敷贴,详细观察病人穿刺部位周围情况[2]。

研究组患儿接受PDCA循环理论施行外周静脉留置针维护措施:P计划,查找有关于新生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文献,分析影响留置针维持时间短的原因,包括病人躁动、固定不理想以及消毒不充分等,开展相应措施,制定维护方案,护士长需要监督静脉留置针穿刺和维护效果;D实施,依照计划制定维护方案,保证消毒合格之后开展留置针穿刺,改进固定措施,对于患儿躁动开展有效的预防措施;C检查,详细检查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和维护期间的消毒与固定情况,按时检查是否遵照制定维护方案施行各项操作、穿刺维护以及拔管记录;A处理,每天针对护理工作中产生的操作不当以及责任意识不强的护理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每天处理静脉留置针维护期间所产生的问题,完善并且改进维护方案,复核并且总结拔管结果,分析原因,不断改进维护效果[3]。

1.3 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病人留置针保留时间、静脉炎发生率以及非预期拔管率,将结果施行统计学计算。

1.4 统计学处理

将研究结果所得的各项数据采取SPSS 22.0统计学软件施行数据处理。在对数据进行处理期间,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用卡方采取检验,组间差异通过P加以判定,其标准判断标准:如果所得P<0.05,那么代表所得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如果所得P>0.05,那么代表所得数据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病人留置针保留时间平均为(95.33±19.83)h,对照组平均为(71.14±14.79)h,两组病人的留置针保留时间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产生静脉炎以及非预期拔管几率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临床新生儿病人中一般需要接受药物治疗和营养支持,静脉输液属于开展药物治疗以及营养支持的关键途径,静脉留置针能够快速建立长久并且有效的静脉通路,为抢救工作提供宝贵的时间,但是静脉留置针会由于静脉炎等相关并发症的出现,对于正常使用造成影响,严重者会出现非预期拔管,所以临床中对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的管理工作极为关键[4]。PDCA指的是通过计划、实施、检查以及处理所组成的质量管理循环,利用推广应用成功经验,并且总结失败经验,在下一次循环中实施改进,从而发挥提升工作质量的作用[5]。根据本文的研究表明,对于本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接诊的新生儿接受静脉留置针穿刺的病人资料60例施行分析,根据病人的入院顺序对其实施分组,给予对照组病人静脉留置针常规维护,给予研究组病人PDCA循环理论施行静脉留置针维护,对比两组病人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静脉炎出现几率以及非预期拔管几率,将所得各项数据施行统计学计算,结果表明,两组病人的留置针保留时间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产生静脉炎以及非预期拔管几率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留置针维护工作中应用PDCA循环,能够显著延长留置针的保留时间,降低静脉炎以及非预期拔管风险。

参考文献

[1] 李莉,楊静,王珊珊,等.新生儿静脉留置针不同置管及固定方法 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6,30(19):2399-2400.

[2] 胡艳艳,方小燕,李晓花.PDCA用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的效果观察[J].中国临床护理,2017,32(02):141-143.

[3] 郏丽娜,潘玲丽,尚琴芬.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重症监 护病房的应用及护理体会.大家健康,2013,07(02):134-135.

[4] 杨春香,尹力平,徐丽,等.微量推注泵致婴幼儿输液外渗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5,(05):110-112.

[5] 倪永丽.风险理念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03):69-71.

猜你喜欢

静脉留置针静脉炎PDCA循环
护理干预在预防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微量泵结合PICC减轻5-Fu导致静脉炎的观察及护理效果分析
集束化护理减少静脉留置针患儿并发症的作用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护理与预防
PDCA循环应用于
PDCA循环在企业绩效管理中的实际运用
艾滋病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配合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的护理分析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研究与护理进展
消化内科静脉炎的护理干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