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咪替丁与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

2018-10-21仇妍朱维维李东海李学颖苏航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21期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

仇妍 朱维维 李东海 李学颖 苏航

【摘 要】 目的:探讨研究西咪替丁与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5年5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108位确诊为过敏性紫癜的儿童患者。将108位儿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和观察组都使用常规的药物治疗,但是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使用西咪替丁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西咪替丁联合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后的效果进行观察记录。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进行西咪替丁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之后,明显可以看出皮肤紫癜消退的时间早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儿童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肿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都可以看出,进行治疗之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咪替丁与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效果显著,能够更及时的改善儿童病症,减轻儿童疼痛。

【关键词】 西咪替丁;丙种球蛋白;小儿过敏性紫癜

文章编号:WHR2018062077

小儿过敏性紫癜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儿科疾病,主要是因为儿童皮肤下的毛细血管受到外界刺激,导致儿童发生了免疫反应并且出血。儿童在患上病症之后,会影响到自身的肾脏功能、胃肠道和关节等部位。若是没有及时治疗,导致儿童病情加重,可能会导致儿童肾衰,严重影响儿童的生命安全。而如今市面上并没有能够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特效药,因此,在儿童患上病症,产生临床反应之后,应该及时进行救治,避免病情加重,转变为难治性紫癜性肾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5年5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108位确诊为过敏性紫癜的儿童患者。均符合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标准,将所有儿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位儿童患者。观察组每组男孩29位,女孩25位,平均年龄为(5.3±2.4)岁,病程最短的是1个月,最长的是12个月,平均病程为(6.1±2.7)月。对照组每组男孩30位,女孩24位,平均年龄为(5.2±2.1)岁,病程最短的是1个月,最长的是11个月,平均病程为(5.9±4.1)月。两组儿童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儿童患者均使用常规性治疗,对儿童患者实施隔离过敏原,充分卧床休息,并且每个儿童患者服食维生素C和抗过敏药品药剂以及一些止痛药物的治疗手段。同时,对照组儿童患者在常规治疗上每天服食西咪替丁1~2次,每次10~20mg/kg,儿童患者连续服用西替米丁一到两个星期。观察组儿童患者除了常规治疗,服食西替米丁外,还要服食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每天400mg/kg,观察组儿童患者需要连续服食3天。

1.3 观察指标

两组儿童患者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治疗之后,根据自身皮肤紫癜消失的情况进行评比,分为三种。痊愈:皮肤表面紫癜全部消失,身体各部位症状也消失,进行常规尿检后显示正常。好转:皮肤表面紫癜相较于治疗之前,消失很多,身体各部位出现的一些症状明显得到改善。无效:治疗后,皮肤紫癜没有消失,身体各部位症状没有好转迹象,甚至更为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根据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得到的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进行描述,行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儿童患者进行治疗之后,病情均有所改善。明显可以看出,进行常规治疗后增加西咪替丁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的观察组治疗效果比在常规治疗上增加西替米丁治疗的对照组效果更好,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从儿童患者进行治疗后,观察组儿童患者的消化道癥状缓解的时间,关节肿痛缓解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儿童患者的缓解时间,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儿童患者治疗之后,观察组儿童患者的紫癜消退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紫癜消退程度,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 讨论

对于儿童患上过敏性紫癜的具体病因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只知道是因为血管壁发生异常从而引起病症,患者多为幼小儿童。儿童因为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全,肾部功能还无法反应完全,所以容易患上病症。儿童在患有此病后会出现一些比较典型的皮肤症状。比如皮肤紫癜,关节疼痛,血尿,腹部疼痛等等。有些病情相对严重的患者更会危害到患者的心脏和神经系统,从而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家长在发现儿童身上出现明显临床病症之后,应该迅速送儿童去医疗场所进行治疗,避免病重产生严重并发症损害儿童身体内部器官[1]。研究表明,西咪替丁能够抑制胃酸的分泌功能,保护胃黏膜,能够改善皮肤黏膜出血和腹部内脏出血,也能够缓解患者的水中症状[2-4]。丙种球到白则可以改变抗原比例和抗体,能够促使免疫复合物体积进行改变,有利于有机物的清除[5-8]。两种药物在治疗过敏性紫癜上都有一定的临床效果。因此本文对西咪替丁与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进行了详细研究,得出结论,使用西咪替丁与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确实效果突出,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各色症状,值得临床使用。

参考文献

[1] 翟昌纯.丹参注射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6,36(04):463-467.

[2] 郭若男,郭瑞,魏洁如,等.西咪替丁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疗效及对血清cTnI、sICAM-1和MMP-9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08):847-850.

[3] 栾大丽,马桐生.犀角地黄汤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2016,36(04):653-655.

[4] 邓玉秀.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过敏性紫癜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5,05(13):104-106.

[5] 田立东.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05):515-516.

[6] 周晓辉.观察护理干预在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中的护理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5,02(24):6098-6099.

[7] 姚淑一.心理护理干预在小儿过敏性紫癜中的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03):244-245.

[8] 张莉,常瑞.小儿过敏性紫癜112例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08(25):259-261.

猜你喜欢

丙种球蛋白
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探讨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TCF3基因突变至无丙种球蛋白血症1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丙种球蛋白 能当增强抵抗力的保健品吗
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效果研究
丙种球蛋白治疗成人重症心肌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联合应用丙种球蛋白与阿司匹林治疗川畸病的临床效果
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婴儿重症肺炎30例
采用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效果探讨
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治疗重症肺炎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