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妊娠高血压患者D—二聚体变化与患者病情程度、预后的关系研究

2018-10-21史玉梅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21期
关键词:预后效果妊娠高血压二聚体

史玉梅

【摘 要】 目的:探讨分析妊娠高血压患者群体中D-二聚体含量变化對患者临床病情发展程度和预后治疗效果的揭示意义。方法:将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本院产科接收的84例妊娠高血压产妇选做研究对象,针对所有入选产妇在产前1天时间节点的血浆D-二聚体物质含量水平展开测定分析,统计分析血浆D-二聚体物质含量与妊娠高血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临床预后结果的关系。结果:按照妊娠高血压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展开对比,重度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物质含量指标显著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重度组的血浆D-二聚体物质含量指标显著高于轻度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按照患者的治疗预后结果展开测算分析,预后正常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物质含量指标显著低于预后异常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D-二聚体物质在血浆内环境中的含量水平与妊娠高血压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预后结果具备相关性,能发挥临床指导价值。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D-二聚体;含量变化;病情程度;预后效果

文章编号:WHR2018061036

妊娠高血压是育龄女性在妊娠生理期持续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专有性疾病类型,是诱导成年育龄女性发生妊娠期或者是围生期因病死亡结果的重要疾病类型,受多元化因素的共同影响制约,临床医师尚未实现对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病原因和病理机制的全面充分认识,但借由适当方法针对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结果获取状态展开检测评估,则是临床中支持和确保妊娠高血压患者获取到最佳治疗预后效果的重要实践手段[1-2]。本文作者以本院产科收治的部分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血浆D-二聚体物质含量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预后效果展开分析评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的时间背景,将本院确诊收治的84例妊娠高血压产妇选做研究对象,年龄26~40岁,平均(30.2±2.6)岁,孕周38~41周,平均(39.2±0.6)周。本次研究中的所有入院产妇均严格满足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且自愿参与本次调查研究过程,为确保本次临床研究过程中获取的结论具备充分的科学性,在本组产妇入选参与研究之前,要严格控制和排除存在凝血功能异常产妇、并发肝肾器官疾病产妇、并发心血管系统疾病产妇、具备血液疾病既往病史产妇,以及长期使用抗凝药物产妇。

1.2 方法

针对所有入选产妇在产前1天时间节点的血浆D-二聚体物质含量水平展开测定分析,要抽取产妇的肘静脉血液样本1.80mL作为检验样本,通过向其中加入适当剂量的浓度为100mmol/L的枸橼酸钠溶液完成抗凝处理环节,继而在室温环境条件下以3000.00r/min的参数标准完成持续时间为30.00min的抗凝处理,获取血浆检验样本。

选取希森美康CS-5100型号全自动血凝检测仪运用标准化操作步骤针对患者血浆中的D-二聚体物质物质含量水平展开检验分析。

1.3 临床评价观察指标

统计分析血浆D-二聚体物质含量与妊娠高血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临床预后结果的关系。

1.4 统计学方法

择取统计学软件包SPSS 19.0,针对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若P<0.05,证实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别。

2 结果

2.1 不同病情妊娠高血压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物质含量指标比较

按照妊娠高血压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展开对比,重度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物质含量指标显著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重度组的血浆D-二聚体物质含量指标显著高于轻度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详情见表1。

2.2 不同治疗预后结果妊娠高血压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物质含量指标比较

按照患者的治疗预后结果展开测算分析,预后正常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物质含量指标显著低于预后异常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详情见表2。

3 讨论

D-二聚体物质是在纤维凝胶蛋白水解酶和纤维蛋白联合作用条件下而形成的具备较高水平特异性的降解产物,人体血浆内环境中的D-二聚体物质含量水平,通常能够直观且充分地反映和揭示纤溶活性的强度水平,因此临床中通常将其视作判断患者是否发生纤溶亢进和高凝状态的标志性物质指标[3-4]。

有基础性临床医学研究报告分析结果揭示,妊娠期成年女性群体与非妊娠期成年女性患者群体相对照,其本身在D-二聚体物质的含量指标法方面存在着显著且鲜明的相互差异特征,且并发妊娠高血压的产妇,其血浆环境中的D-二聚体物质含量指标通常会明显高于健康产妇,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充分揭示了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群体中伴随发生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病理改变现象,相关研究结论具备较为充分的临床参考借鉴价值[5-6]。

考虑到D-二聚体物质在血浆环境中的含量指标对妊娠高血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预后效果的评估价值,有一系列临床研究人员围绕相关问题展开了临床研究分析工作。本次研究中获取的研究成果,直观且充分地揭示了血浆D-二聚体含量水平与妊娠高血压患者临床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结果的关系,相关研究成果具备充分的临床推广借鉴价值。

在产科临床中接诊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群体中,血浆内环境中D-二聚体物质的实际含量水平,与患者临床病情严重程度,以及实际获取的治疗预后结果状态之间具备密切相关性,在妊娠高血压患者接受临床诊断治疗处置干预过程中针对患者血浆内环境中的D-二聚体物质实际含量水平展开检测和揭示,能够实现对患者临床病情严重程度和已经获取治疗效果的全面尊却充分揭示,提升妊娠高血压患者临床处置干预过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助力患者临床结果不断改善。

参考文献

[1] 张艳,何佩,钱海芬,等.D-二聚体和脂联素水平变化评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压水平及病情严重程度的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11):2313-2315.

[2] 高雪辉,王改琴.妊娠高血压症患者FIB、D-二聚体及MMp-9与视网膜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相关性分析[J].临床眼科杂志,2017,25(03):235-237.

[3] 钟晓红.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围产期血浆D-二聚体、T淋巴细胞亚群与C-反应蛋白的动态变化及其关系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5,22(07):866-868.

[4] 钟晓红.妊高征孕妇围生期血浆D-二聚体、T细胞亚群及CRp水平与胎儿Apgar评分的相关性[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23):2533-2535.

[5] 李强,张兰英,袁成彬,等.间苯三酚对重度妊娠高血压患者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和D-二聚体指标影响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药,2014,36(23):3591-3593.

[6] 王丹丹,李红雨,巨士文.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预测妊娠高血压患者预后的价值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03):38-40.

猜你喜欢

预后效果妊娠高血压二聚体
观察分析妊娠期高血压患者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的临床检验价值
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解读
MSCT联合CTPI在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中的应用及预后研究
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
循证护理与个体化护理对肝胆外科患者的预后效果分析
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与单用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临床疗效比较
拉贝洛尔治疗妊娠高血压的疗效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拉贝洛尔治疗妊娠高血压的疗效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硝苯地平控释片、酚妥拉明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疗效观察
全程护理干预对白内障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