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实用性教学的探讨

2018-10-21陆亚芳

小学生作文辅导·下旬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言语实践道德教育小学语文

陆亚芳

【摘 要】 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身上肩负的责任不光是教会学生最基本的语文知识,同时要让学生了解语文的文化素养、感受语言的魅力、学会做人的基本道德。语文是华夏文明上古先贤的智慧结晶,是在一代一代文学巨匠不断地改进、精炼之下诞生的高效共同工具,所以语文教师有必要也有责任让学生意识到这一点,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师,更要在学生的语文知识萌芽期为学生灌输相关的概念,拓展学生的语文教育范围。

【关键词】 小学语文;言语实践;道德教育

新课标推出后更加注重语文课程中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汉语作为我国的官方语言,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灿烂文化和智慧的结晶,因此语文教学不光要集中于语文知识的讲解,还要注重语文知识在日常生活实际中的应用性。而要想从语文实用性方面强化语文教学的效果,我建议教师从语文言语实践中入手,从语文语言文化素养、语文基本道德思想、语文口语技巧等三方面进行语文实用性扩展教学。

一、利用课堂渗透语文文化素养

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语文各个教学阶段的课程标准中不断提到的一个教学概念。不过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都苦于教学计划的束缚,而忽视语文文化素养的教学,其实在日常教学中,只要利用好课堂时间,便可以为学生渗透文化素养,而不必特意设计课堂教学。

以教学《古诗二首——春晓》一课为例,教师先带着学生通篇朗读全诗,并为学生进行全诗的翻译:春天睡不早,不知不觉间天已破晓,而搅乱我清梦的是到处啁啾的幼鸟,昨夜风雨声不断,又不知会有多少春花被吹落下来。通过翻译全诗可以发现这首诗非常浅显,讲的就是作者夜里睡不着而产生的感慨。这时教师便可以利用对于诗句的赏析来渗透文学素养,这首诗初次阅读并不能有很特别的感觉,全诗平淡无奇,不过反复阅读便可以发现,这首诗其实韵味无穷,全诗对仗工整,对仗是古诗中非常讲究的一种诗句格式,“春眠”与“夜来”相对,“闻啼鸟”与“知多少”相对,先表述时间,再描述事件,是一首非常整洁的小诗。同时在读完之后细细品味全诗的含义,十分有韵味,风格行云流水,读起来朗朗上口,十分押韵,而全诗之中的每一个词、每一个句都透露出作者悠远深厚的意境。接着教师可以抓住机会继续渗透作者的生平,作者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后仕途不振又归隐山林,这首诗便是作者归隐山林之时所做,因此全诗都透露着一种淡淡的韵味。只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机会,仅以课堂教学的方式,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渗透丰富的文学素养。

二、以情景训练的方式,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传统道德

语文不光蕴含着文学知识,同时还代表着中华民族上古先贤的精神品质和道德内涵,因此语文教学时还要顾及这些语文知识背后的精神品质,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合理利用情景训练的方式便可以高效地帮助学生掌握这些优秀的精神文化。

以教学《晏子使楚》一课为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示楚国的威风,晏子利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应对,不仅仅维护了自己的尊严,还维护了自己祖国的威严,为齐国争光。教师在进行本课的教学时,可以利用情景训练的方式为学生解读课文,教师可以担任旁白,找两位学生,一位扮演楚王,一位扮演晏子,二人分别朗读楚王与晏子的语句,在二人的课文朗读中,学生就能够感受到楚王身为一国之君想利用自己“本土作战”的优势来压制晏子,让晏子屈服于楚王的暴力之下进而扫尽齐国的面子,然而晏子完全不吃楚王这套,同时晏子也充分利用了自己的外交天赋、灵敏的感觉和聪慧的头脑,及时发现楚王的小伎俩并逐个击破,让楚王最后偷鸡不成反蚀把米。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站在楚王与晏子的角度来思考整个晏子使楚的过程,并对于晏子这样代表着春秋战国时期一个重要的阶层——士大夫所具有的优秀品质为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到我国古代先贤的优秀道德品质。

三、強化口语应用教学,提高学生的口语技巧

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还应该注重学生对于口语技巧的应用,而这在实际教学中也很好解决,教师只要适当地为学生进行口语技巧的渗透和训练即可。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经常利用上文提到的情景训练法锻炼学生的语文口语能力,先为学生创设一个非常简单实际的口语情景:今天你的妈妈想要带你去商场购物,给你买几件好看的衣服,可是你与你的好朋友早就约好了要在今天一起去踢足球,那么你该如何与你的妈妈沟通,让你的妈妈同意你去踢足球?这样学生就可以以这个情境为基础进行口语训练,教师可以以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将自己的语言组织结果告诉教师,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答案,对其作出纠正,让学生改进自己的答案,比如与妈妈沟通时要尽量口语化,同时要理由充分,以此来获得妈妈的同意,而不是单纯地哀求,同时也可以提出更好的计划来代替原有计划等。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灵活运用这种情景训练的口语对话教学方式,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经常进行这样的口语技能教学和练习,使学生掌握良好的说话技巧,提高学生的语文口语应用能力。

无论是社会舆论还是教师的师德,都不允许教师进行应试教育,因为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只能做到单纯地应付考试,却往往经不住实际的考验,然而很多教师却在不知不觉之中落入应试教育的陷阱,其实这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只要将教学范围进行拓展,不仅仅局限于语文知识的教学,还要着眼于语文综合知识的应用,这样就可以在教学语文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真正掌握语文。

【参考文献】

[1]陈小燕.在言语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德育之策略[J].中华少年,2016(12).

[2]宋尚琴.小学语文教师课堂反馈言语能力发展的实证研究[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6(1):28-32.

猜你喜欢

言语实践道德教育小学语文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探寻思维训练的最佳路径
立足言语实践,培养语感能力
始于精心行于精致成于精彩
言语实践:语用视野下阅读教学的应然选择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