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2018-10-21赵友才

当代人(下半月) 2018年3期
关键词:探究能力教学问题实践能力

赵友才

摘要:作为一门需要学生探究和实践的学科,小学科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探究能力为主。但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如今的小学科学教学恰恰背离了以上教学设定,所以本文中我将重点从探究和实践方面谈谈如何做好小学科学的教学工作。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问题;探究能力;实践能力

从教育学科设置的角度来看,我国小学阶段所特有的一门学科,专门针对小学生群体,重点从数理化、政史地等各个领域内进行基础性知识的融合,从而在小学阶段不涉及具体的专业知识的学习环境下,先帮助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进而为未来初高中甚至是大学等阶段专业知识的学习做好基础知识体系框架方面的搭建。

对于小学科学这门学科来说,教学的核心是实践和探究。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说,本身的理论知识基础就相对薄弱,所以学生认识世界,接触知识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实践,并且小学科学中所设置的内容大多以和生活息息相关的理化生等自然科学知识为主,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动手实践能力。但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我在教学过程中却发现,如今的小学科学教学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其实践性、探究型的教学目标,进而导致学生在学科知识学习方面的消极性,教学效果也就不言而喻。因此,本文中我将结合小学科学的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回归科学探究的本质,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观察和实践的能力。

一、明确教学问题所在

对于小学科学的教学来说,我们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当前的教学现状,仅仅是了解学生实践和探究能力培养方面的缺失是远远不够的,作为教师我们要深入日常教学过程中,具体分析科学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和短板,并引以为鉴,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做到有针对性的纠正。

首先,作为科学教师,我们日常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并没有真正的参与到课堂探究过程中。一方面,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探究活动往往是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但学生在知识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方面存在差异性是不可避免的,这就导致小组内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容易呈现两极分化现象:部分学生过于积极,动手操作和探究方面独挑大梁;而一些性格内向,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没有勇气参与其中,于是只能在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努力,而不参与动手实践。这也就导致小组探究成为部分学生的个人秀,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团队合作能力的教学目的成为空谈。

其次,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不成正比,思维活跃而动手实践能力弱。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敢说不敢做或者说是懒得动手,尤其是课堂探究过程中,教师提出一个课题,学生集体讨论的热火朝天,但一旦提出让学生上台操作,那么课堂上立即变得鸦雀无声,另外如果给学生布置探究性的任务,如果是当堂探究,学生还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按部就班的完成,但是涉及到课下的探究学生往往兴趣缺缺,很多内容要依赖于家长帮忙完成。

二、做好教学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我看来,科学教学中所呈现的问题,根源在于教师对于这门学科的不重视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兴趣所致。所以,要想做好小学科学的教学工作,教师要先从内容的准备出发,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对科学知识感兴趣,才能进一步探讨学生具体探究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首先,在内容准备方面要贴近学生生活,避免为追求所谓的教学目标而照本宣科。小学生因为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方面的薄弱性,教师会不自觉地将学生放在“下位”,在教学过程中直接按照自己的知识预设来进行课堂教学,这种“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不论是在问题提出,过程探究还是试验验证方面都和学生的个人兴趣有一定的差距,进而导致学生在探究和学习过程中和教师的思维契合度不高,学习积极性也就可想而知。所以在知识准备过程中我们要将课本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从而在课堂知识探究过程中通过让学生体会到熟悉感和实用性,进而引发主动学习的兴趣。

其次,在课堂具体教学模式的选择上,教师要学会站在学生的立场进行思考。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在知识学习技巧方面并不得法,所以也就需要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明白学生需要什么,怎样设计问题,针对问题学生应该怎样设计课堂探究模式……并且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当堂反馈来进行教学节奏,教学模式的及时调整。例如,在小组探究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分组的基础上实现小组内部一带一的教学模式,让一个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带一个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内部的一对一帮扶,保证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较高的精神集中度,并且大部分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能够参与进探究和实践中来。

三、促进探究和实践能力的结合

科学探究的目的在于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面对问题时不仅能够多角度的进行思考并找出问题的解决方式,还能够将理论思维指导实践探索结果的得出,所以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重点促进学生探究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共同发展。

首先,在科学教学过程中要创设情境,预设目標。小学生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较为强烈,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利用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激发学生的探索积极性。例如在学习电磁感应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磁铁吸针”的生活常见现象出发,让学生首先对磁铁为什么能吸部分金属展开思维猜想,然后再逐渐引入通电导体使小磁针偏转的现象,引发学生对于进一步了解电磁现象的好奇心,进而主动进行试验探究。

其次,我们还要鼓励学生在课下进行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探索,从而将知识探索和实践引入学生的日常生活,提高学生主动探索和实践的积极性。例如让学生利用豆子进行豆芽养成的观察实验,每天记录豆子的发育过程;结合兴趣选择并观察一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这些探究内容来源于学生日常生活,学生可以就地取材,探究难度小,学生的实践兴趣也相对较高。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科学的教学来说,探究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关键,所以需要教师从学生兴趣出发,分析问题、制定教学策略,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知识探究和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探究能力教学问题实践能力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硬笔书法教学问题及解决对策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析给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设计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