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策略和实现路径初探

2018-10-21张轩涛

当代人(下半月) 2018年3期
关键词:实现路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张轩涛

摘要:培养中小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核心素养,更好适应互联网+时代教育、教学和社会发展需要,促进中小学教育模式转型,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和信息社会责任,是当前面临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实例,就中小学信息技术培养的重要意义、教学现状及对策路径进行探讨,旨在完善教学体系、提升学生素养,达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更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目的。

关键词: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实现路径

社会经济发展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已经融入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和能力的学习和掌握,不仅是中小学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使学生更好适应学习内容和方式的需要,也能够为学生更好地融入信息时代生活、工作的基础性工具。加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和培养,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具有一定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较高信息技术核心素养,落实“三个面向”教学方针,增大更多更好的社会急需人才,是信息技术教育必须认真面对、深入研究、加大投入的现实课题。

一、培养中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

中小学最关键、最重要、最不可缺的素养就是核心素养。具体到每一门学科,它的目标定位和教学活动,都要从素养的高度来进行。学校和教师的三大核心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完成价值引领、思维启迪和品格塑造。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真正的思维素养,就在于在学习教材的过程中,能找出一些方法和形式,使他能够看到学生的思路是怎样发展的。”这一反馈联系原则,运用到信息技术教学中,就是要把本学科的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能力的培养有机联系起来。其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培养,在信息时代,意义更加重要。一是适应信息社会發展,必须要有良好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更新换代,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各个方面充分渗透和应用,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不仅信息技术课程,其他学科的教学,都与信息技术知识与应用能力密不可分,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都离不开信息技术,反过来又把这些知识和能力运用到提高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之中。不仅能够学会学习、热爱学习,而且还能够为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提供适应环境的技术和能力。二是培养学生终生学习、全面发展的“法宝”。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学生得到的知识、能力和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不仅增加了学习手段,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创新能力。三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素养作为学生核心素养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应当得到充分反映和体现,而且这种素养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全过程,也是落实“三个面向”、培养德智体美劳等人文精神、道德品格和社会风尚的重要能力和因素。四是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是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在第四次科技革命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没有相当的科学素养作为基础,很难适应教学改革、素质教育和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与实现路径

(一)正确运用任务驱动情景式教学法,注重提升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包含教师、学生、内容和情景几个要素,通过个体辅导、小组配合和班级授课等多种形式的有机结合,帮助学生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这是检验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高低的主要标准。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信息意识方面。

通过情景创设和任务驱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将教学内容与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与学习环境有机融合起来,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采用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不断增强学生的信息知识、信息意识和运用计算机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教学“文字处理软件”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不同风格的电子文档,要求学生利用不同的文字处理软件或Word的不同编辑功能,对这些文档进行指定格式的编辑排版,对比编辑结果,达到指定任务要求,激发创作热情,体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享受信息技术创造成果。

(二)正确把握三个教学环节,增强学生运用知识技能进行探索实践的能力

探究知识、运用知识和感悟知识是中小学信息技术知识的教学三个主要环节。通过提出问题、实践应用和领悟提高,达到培养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目的。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把这三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精心设计一些任务,巧妙创设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在理解、掌握知识基础上,不断提高操作技能水平。多动手、多实践,不仅有助于学生融会贯通,而且通过解决创设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信息运用能力的提升。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鼓励学生多进行探索实践,可以把老师或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信息技术问题,作为素材提供到课堂教学中,坚持问题导向,激励学生进行解决,不断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应当把信息技术计算思维和对技术知识的领悟能力当作教学重点,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内在的方法与逻辑,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合理运用课外实践活动,不断丰富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提升内容

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培养,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外,还应在课外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从而通过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知识运用能力,达到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提高的目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如海报制作、VB程序语言简单编程、广告设计等,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而且在知识延伸、技能实践过程中,学生的信息思维能力、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得到综合锻炼身体和提升。

总之,现代社会成员必需具备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社会学习、生活、工作要求。信息技术素养是人的综合素养的重要组织部分,必须从娃娃抓起,从基础抓起,不断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教师队伍责无旁贷、义不容辞,一定要加强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教学改革水平。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第二版):215

[2]许军.如何培养小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6):47

[3]李艺,钟柏昌.信息技术课程核心素养体系设计问题讨论[J].电化教育研究,2016,(04):5-10+61

猜你喜欢

实现路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