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高校图书馆联盟发展研究

2018-10-21杜坤李继存

科技风 2018年32期
关键词:对比分析高校图书馆

杜坤 李继存

摘 要:2015年5月,中共央印发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京津冀三地在各领域、多方面深入合作、联动发展。随着战略合作发展成效的日益显现,2015年11月,三地成立了高校图书馆联盟,以促进区域图书馆协作,使三地图书馆最大发挥自自己优势。目前区域图书馆的协作已形成多种形态:总分馆制、图书馆联盟、图书馆之城、联合图书馆、图书馆集群等。协作业务的内容也涵盖了联合目录检索、电子资源导航服务、学科导航服务、参考咨询服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信息资源软硬件开发及标准制定、合作引进与联合购买、合作典藏、馆员培训、技术支援服务等多个方面。在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高校图书馆的联盟合作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发挥三地图书馆各自优势、深化协作发展、共同推动高校图书馆联盟发展是当前合作的必然方向。

关键词:协同合作;高校图书馆;图书馆联盟;对比分析

近年来,随着数字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图书馆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京津冀战略合作大背景下,三地图书馆要顺势而为,协作发展,营造积极求知的社会氛围,增强社会的文化底蕴。在知识文化加速度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学习更多知识对每个人、每个群体都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各行业的专业人才是现代社会的迫切需求,而这些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社会加大知识普及范围、规范信息共享体制。本文则主要阐述了现阶段高校图书馆联盟的发展现状,研究各合作模式及协作业务的特点,进行图书馆发展分析,并提出发展的新举措。

一、当前京津冀高校图书馆联盟发展的现状

(一)高校图书馆联盟合作不密切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图书馆都是条块分割、各自管理,在数字多媒体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高校图书馆联盟,充分发挥了各地图书馆优势,这既是报团取暖,更是大势所趋,自高校图书馆联盟成立之日起,联盟成员便存在着多种合作和竞争的关系。高校图书馆联盟成员为了追求更高的合作效益,会选择协同合作、共享发展资源,这给各区域的高校图书馆注入了巨大发展动力,另一方面,图书馆联盟成员之间客观上也存在着竞争关系,成员担心分享出去的图书资源会使自己的高校失去竞争优势,这就导致各高校在资源合作时存在低质量的图书资源交换、存在有所保留地进行图书资源交流的现象,这些行为必然影响图书资源共享的质量,使联盟合作相关方的互信大打折扣、联盟合作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二)高校内的图书资源需求和社会的图书资源需求不平衡

目前,我国各地高校图书馆资源已陆续对社会开放,提供校内图书的社会外借服务。在服务层次上,应首先将书书借给本校学生,满足其学习需求,另外才外借社会人员。但很多高校没有分清主次,将很多珍贵的图书直接外借给社会,反而让校内学生借不到所需图书,这必然导致高校失去图书资源中某些方面的竞争优势。在高校人才吸纳方面,高校的人才资源招揽也会有所缺失。

(三)各高校图书馆的人力、物力、财力不足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新时代,传统的图书馆模式已经逐渐被计算机信息化所取代。有些高校因为资金、认识及投入不足,所以,图书馆资源自然不够丰沛,导致在资源分享时出现匮乏状态。比如河北近年來的社会文化资源虽然总体上升,但与北京和天津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有些高校图书馆连网站主页都没有,这些现象导致高校失去了对外交流的平台,图书馆资源无法充分对外开放,也无法与其他高校进行书籍资源共享,从而无法真真正达到高校图书馆联盟的目的。

(四)中国化图书总分馆制和国外的区别

图书馆总分馆制起源于西方,是在一个区域内设立总馆,再设立若干分馆,多馆资源共享。由总馆调配,中心馆利用计算机网络与各分馆连接,实现统一编目、联合检索、通借通还,真正实现一元化、专业化的垂直管理体系和网络结构化模式,从而实现图书资源有效利用、提高服务质量。

图书馆总分馆制在欧美一些国家已经是一种成熟的图书馆运转模式,像加拿大的“多伦多图书馆”和位于全市的大概几十家分馆,总馆分馆之间进行资源共享,大大提高了效率,像德国、丹麦等国家也已经开始实施这种图书馆体制。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单一的图书馆模式已不再适用于中国社会。在借鉴了国外图书馆体制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化图书馆总分馆制:复合管理方式。这种方式实现了图书馆多馆之间的联合购买、合作典藏、馆员培训、技术支援服务等,读者办理“一卡通”后就可以在多馆借书、分馆还书,总馆和分馆之间实现了统一管理、资源共享。这种复合管理模式,将以前分割不利的问题化为有利,实现了“统一服务”,达到了区域内图书馆联盟的目的。但由于图书馆总分馆制建馆众多,建馆所需经费必然多,各图书馆的维护费用也在增加,从而导致经济紧张,因而不利于我国图书馆事业的长远发展。

二、大力促进河北高校图书馆联盟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 建立图书馆联盟间强有力的领导和核心

任何的组织机构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才能便于管理、更好地实现最高目标。各校图书馆自有不同的管理体制,但做不到统一,就很难实现资源上的统一、共享,所以,河北高校图书馆联盟,应设立一个独立的管理部门,相当于该联盟的领导机构、核心机构,履行着对联盟图书馆的策划、管理和对各图书馆之间协调的功能。图书馆联盟的核心机构,必须具有权威性、严肃性,这样,在处理图书馆事件中才会有章可循,才能更公平、更规范,这就决定了这个核心机构必须由各高校中计算机系统发达、图书馆资源多、协调能力强的高校来主导,建立起强有力的图书馆检测系统,实时监督各高校联盟图书馆的协作与改进。

(二) 推动图书馆联盟区域内和政府的协作

政府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河北高校图书馆联盟建立后,为使图书馆的图书资源更丰富、管理模式更规范,就要以经费作为支持,因为图书馆的日常工作和维修护理及宣传都是需要经费的,但在建立了分馆的情况下,经费问题几乎困扰着每个高校,充足的经费是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的重要保障。我国特色中国化的图书馆模式“复合模式”,需要一定的行政支持文件和政府财力支持。这就需要我们加强与政府的积极沟通,向政府提议推广图书馆总分馆制,阐明图书馆总分馆制的益处,得到政府的认同及经费支持。

(三)建立统一有效的资源共享网络平台

推进河北高校图书馆联盟间的合作发展,需要建立统一有效的资源共享网络平台。在资源管理方面,加强对社会人员借阅书籍的审核,要优先满足高校内部学生的阅读需求,使高校的图书资源存在竞争优势。为了更好实现资源的统一化,河北高校图书馆联盟中各高校要放大格局,积极适应资源一体化的趋势,积极对馆内资源进行整合,实现资源、人才、技术等多方面资源共享。统一建设标准,统一发展目标,共同建造河北图书馆资源的共享平台,实现高效联盟的共同目标。

(四)加强图书馆高校联盟间的内部学习与交流,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为促进河北高校图书馆联盟中各高校的协调发展,要组织河北各区域间的優秀人才定期互派学习、和京津各高校图书馆交流,学习对方管理经验和资源分配,掌握先进理念和管理技术,实现协调发展。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促进河北各高校图书馆的内部学习交流和经验借鉴,从而真正促进河北高校图书馆联盟的健康发展。

(五)加大对图书馆联盟的宣传力度

目前,河北高校联盟间各高校图书馆被共享的资源频率并不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宣传力度不够,广大高校师生和社会人员对其缺乏了解、甚至都不了解其真正的用途。河北高校图书馆联盟应该重视对其开发和应用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具体措施可以邀请专业人士举办讲座、定期开展共享使用图书馆资源的心得交流大会等,加深对河北高校图书馆联盟的了解,从而提高学生和社会人员对图书的使用效率,促进河北图书馆联盟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发展。

三、发展河北高校图书馆联盟研究的意义

(一)能够满足更多人对读书的需求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各方面的专业人才,这就决定了社会对专业知识普遍性的要求。在河北各大高校的图书馆中,都有自己高校的私人典藏,假如你不在这所高校,那就不能阅读这些典藏,这就极大限制了社会人才的发展,使社会人才的专业知识无法及时学习。发展河北高校图书馆联盟,将各高校书籍资源共享,使不同人群对专业书籍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才能促进社会各专业人才的发展。

(二)有利于降低图书馆的运营成本

在高校图书馆总分馆制的体制下,因为区域内建立分馆需要资金,这就使得经费紧张,而图书资源共享就可以做到减少成本,不需要买多个图书馆的资源,所以,在高校联盟间的经费预算就可以大为减少,并且经费由各高校共同分摊,馆内面积大就多摊、少则少摊,这就极大降低了各个图书馆的运营成本。

(三)有利于提高图书馆工作效率、优化馆员工作职能、提高服务能力

在河北高校图书馆联盟中,联盟的利益超过了单个图书馆,联盟的利益牵动着各分馆。在通过各图书馆之间的合作支持后,不管是高校内学生还是社会人员,都能快速地满足自己的读书需求,还能够降低图书馆联盟的维护成本,使联盟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协调为中心、加强对各图书馆的服务上来。

(四)有利于河北高校联盟各图书馆的不断创新

高校图书馆联盟是把各高校的图书馆资源整合起来,而每个高校图书馆都有自己特色,联盟将各高校图书资源整合在一起后,各高校之间会进行资源比较,在高校论坛中也会进行资源讨论,这将促进各高校图书馆间的交流合作。河北图书馆联盟将各大高校分散的专业图书资源整合在一起,使各图书馆原本库存少的资源得以突破。开展网络图书资源共享,能使河北各高校图书馆的特色得到极致发挥,各图书馆的质量、水平必然也会不断创新和提升。

四、结语

总之,在京津冀一体化的战略协同发展背景下,京津冀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建设取得了快速发展,社会对各领域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强,而河北高校图书馆联盟的建立,是时代所需,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它能够将河北各高校图书馆进行数字化、信息化、共享化,并和精进高校图书馆实现有效对接和充分合作,从而能够促进河北各图书馆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菊花.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基层社区图书馆均衡化建设探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6,1(12):109.114.

[2]张晓霞.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研究[J].河北科技图苑,2016,29(6):39.41.

[3]张楠.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大学生众创空间虚拟平台建设研究[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1):10.22.

[4]李东来,冯玲,等.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的实现路径研究[J].图书与情报,2009,2(6):1.7.

课题:本文为2017年河北水利电力学院校级课题“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协同发展研究”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SYSK1703)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杜坤(1986.),男,汉族,河北邯郸人,硕士,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第二作者李继存(1981.),女,汉族,河北沧州肃宁人,本科,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

猜你喜欢

对比分析高校图书馆
戴·赫·劳伦斯《菊馨》三个版本对比分析
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比较研究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
基于数据库的唐诗宋词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