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白岩松的语言风格与语态创新

2018-10-21朱子芸

传播力研究 2018年35期
关键词:语言风格白岩松

朱子芸

摘要:随着传媒业的不断发展,公众在文化方面的需要不断增长,对电视节目的形式风格、价值取向、思想深度等方面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要求,而节目主持人的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对节目的走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白岩松作为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节目的主持人与电视语态的创新者,在直播、采访、语言表达等方面独具特色,自成一派。

关键词:白岩松;语言风格;语态创新;尊重期待

白岩松,1989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现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进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1993年,参与创办中央电视台《東方时空》,并推出了《东方之子》等栏目。现在主持《新闻周刊》和《新闻1+1》等节目。

白岩松自20世纪90年代出现在中国观众的视野后,逐渐拥有了多重身份——记者、主持人、评论员……作为一位经历了报纸、广播和电视三个时代的新闻人,他以己之力推动了中国传媒业的发展。

一、反应机敏,独到的直播艺术

面对直播或采访中的突发事件,记者或主持人要具备良好的心态及应对措施,反应机敏、见解独到是必备技能。

现场报道是在新闻事件现场录制的能够真实展现新闻事件过程的一种报道形式,能够体现记者的业务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职业素养。除此之外,报道切入点的选择也影响着报道质量的好坏,因此,就需要记者在直播或现场报道的过程中,选取独特的角度以保证报道质量。

从他主持过的《新闻1+1》等节目来看,内容风格深刻不失独特的韵味。节目涉及到的大多是社会民生新闻,这样的节目若想主持好,要求主持人必须要有灵活的处理能力,深入浅出,最终让观众明白事件的来龙去脉。白岩松面对镜头,沉着冷静地用自己的话把事件解释清楚,引导观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传递正能量。面对各种突发事件,白岩松充分发挥其睿智的能力思考,语言犀利,反应机敏,用平和的语言一步步引导观众获得正确的新闻信息并做出正确的判断。

白岩松的直播艺术也别具一格。他能够利用自己敏锐的思维发现一些独特的报道切入点,抓住细节,从而突出报道的亮点。1997年香港回归时白岩松参与了央视第一次现场报道,因为现场机敏的反应,成为报道中唯一一个获奖的现场直播记者。又如在汶川地震的报道中,当时媒体大多数都在报道受灾情况、灾民救援等方面,而白岩松前往灾民安置地采访时,发现附近贴满了“寻人启事”,白岩松抓住这一细节,以此引出报道的话题,观察角度独特,并且体现了媒体人的人文关怀,收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二、质朴无华,富有生活气息的语言表达

白岩松在《东方时空》工作时,积极探寻主持语态的创新,变过去的电视语言体系为“第三种语言系统”。指既不是老领导的话语,也不是纯粹街头巷尾的老百姓话语,而是一种全新的语言状态,同时遵循平视态度,既不仰视也不俯视,让公众感受到媒体语言的温暖。

对于“第三种语言系统”,他在《新闻周刊》中也加以运用,不仅是作为主持人,他还以评论员的身份出现,把个人辨析能力融入对新闻的理解,最后引出自己的思索与希望,达到一定的深度。在《新闻周刊》的一期节目中,白岩松就“北京一辆公交车上女性乘客与公交司机发生暴力纠纷”这一事件与前不久发生的重庆公交坠江事件进行对比,通过罗列80万公里、2.5亿人、60万辆等庞大而容易理解的数字,让观众更加意识到与司机发生争执“已经不仅仅是不文明的行为,而是要命的行为”,引导观众理性看待。

这种富有生活气息的语言表达在他的《白说》中也有所体现,朴实的话语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他在书中写道,“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是我妈,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新华字典》。”看到这里,很多读者也许会笑他回答地这样直接,但正是这样真实的文字构成了这本无数新闻学子都会阅读的一本书,贴近生活,又不失深层含义。

也许有人会将他的书称之为鸡汤,但是白岩松不关心别人怎么议论,他在乎的是,100个读的人里,如果有一二十个人,会被书中的某些事情触动并开始思考就可以了。无论是文字还是语言,白岩松都力求做到自重、质平、家常,但背后要有很大的思考空间。

三、尊重变化,不断满足期待的语态创新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白岩松幽默诙谐的解说一度在网上引起热议,被网友称作“国家级段子手”。用这种轻松的方式来解说奥运会,其实在2012伦敦奥运会的闭幕式中他就有所尝试,并逐步探索出开幕式解说的新方式,在语态及语言表达上做了进一步的创新。

面对新媒体的发展与大众审美需求的变化,白岩松尊重变化。奥运转播时,他从观众的角度出发,把解说词说的有趣又有味,这是白岩松尊重观众期待的体现,也是他对创新的追求。

白岩松的语言风格是独特的,他的经历也告诉今天的新闻记者,不仅要具备独特的采访方式,善于在报道中锻炼自己敏锐的思维,改善自己的不足。还要对当下的传媒事业多加思考,尊重变化、尊重规律,做到一个新闻人永远要思考的事——尊重期待。

参考文献:

[1]高渊.白岩松:尊重期待是一个新闻人永远要思考的事[N].解放日报,2017.

[2]白岩松.白说[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语言风格白岩松
白岩松眼中的青春
语用表达本位的实践思考
艺术语言学视角下方言节目分析
谈谈电视新闻语言口语通俗化的风格特点
电视购物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分析
论姜夔词语言的风格及特征
老舍《茶馆》的语言风格评析
白岩松的“身教”
白岩松的第一排
白岩松的幽默与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