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学习型组织 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2018-10-21莫艳玲
莫艳玲
在这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事物不断出现的时代,作为一个终身学习者,必须关注新时期教育的新变化,尤其是教育部王文湛司长对新时期教师提出的“教师不再要用一桶水的理念来对待教育,而是要成为源源不断的自来水和长流水”。对于学前教育讲,学前教育的春风被来自大洋洲的暖风快马加鞭地吹过来,学前的改革也在世界学前教育风的影响下尝试本土化研究,作为一线的我们必须运用最前沿的学习理论——构建学习型组织,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培养教师具有开阔、前瞻的思维方式,自我学习,才能不断增强教师的学习力和创造力,以便在教育全球化进程中以优势立于不败之地。
一、新《纲要》完善教师的角色,成就教师专业化之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的角色转变是每一个人关注的问题。教师对幼教理论的理解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幼儿教育策略,社会发展的需求重新定位教师的角色。学前教育中,教师角色的双重身份是要求教师不仅要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影响幼儿,还要通过自己的人格和道德力量,言行举止影响幼儿。因而新《纲要》的出台让我们的教师的角色有了新的定位。我园自开展新模式“6+1教研活动”以来,把教师角色转变作为每次交流的内容。尤其在实践“我省3-6岁幼儿习惯养成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中,教师分享过马路的情形,提到德国老太太过马路的故事,反思自己的行为,说假若自己没有按照红绿灯的信号过马路,恰巧被路上上幼儿园的孩子看见,那会是什么样的行为?作为教育者随时要有提醒自己习惯的养成就在小事上坚守,这样好的习惯就会影响身边的孩子。所以她每到过马路时就会提醒自己要遵守交通规则,为身边过马路行人做榜样。还有在洗手时,教师分享“六步洗手法”,与孩子一起洗手就会和孩子一起读六步洗手法的流程,并鼓励幼儿回家提醒家长也要用洗手六步法来养成好的习惯。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教师主动投入到学习的环境,并在课题牵引将幼小衔接课程里的生活习惯,安全习惯,学习品质、社会性与情感的活动汇编整合,在园领导的组织下,与全园教师共同汇编了《养成教育,成就儿童健康人生》的研究成果集。在学习中,教师能动力发生改变形成有效的教育成果。教师在新《纲要》指导下,稳步快速地改变自己的学习模式,问什么学?学什么?从哪里学?学习后的效果如何?这就是有效的学习型组织。教师从认知到理念的改变都来自于学习环境。
二、以“拿来园本化”为基点,提升教师学习内驱力
1.教师在“自我超越”中感受到质的变化
在开发并利用优质课程资源挖掘当地优势与文化特点的活动中,“教师专业化走向教师专业发展”改变最为明显。实施本土化教育活动《小脚丫走青海》的“七彩互助”主题里,教师能够快速,便捷、有效整合资源,让幼儿在多样化的游戏方案中,感受大美青海的文化;感受互助刺绣文化、民间游戏、饮食文化。对教师而言这也是一大挑战,因为仅仅掌握学前理念是不可以满足幼儿对本土文化的兴趣,还要亲临互助,挖掘本土文化,感受当地民俗,体验民风并提取有价值的内容。当大家一起到互助体验文化后,教师们相互学习,献计献策,在主题活动里生成有趣的手工“轮子秋”“穿梭在篦子里的故事”、“我的抱枕我来秀”“团扇绣”等活动。这些活动的生成不是教师个人完成的,而是在每一次的学习里,交流中,资源共享中产生的。这样的学习活动就是让每一位教师的发展空间得以拓展。主题活动的实施也让幼儿在有地域特征,民族特色的氛围里吸收教育价值。专业的教师提升的不是外在的表象,而是通过多元化的教育内容使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性稳步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步伐也要坚实。
2.教师在建立学习型组织中,把镜子转向自己
教师的学习更多的是为了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实现人生的社会价值。在学习中,教师不断对自己要求。当情景阅读“应彩云教育方法”被我们的教师从上海带回来后,我们喜欢上了绘本阅读。从传统的听、讲、问、述的阅读模式改為看,说、演、体会。我们成立了教师工作室,把阅读活动的研究作为教师业务发展的一项内容。我们形成一课多研的模式,让每一个教师设计一个适合本次绘本故事的游戏。而且敢于对自己的设计提出大胆质疑。同时也让其他教师为自己提建议,改进活动方案。教师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诸多抽象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变得富有生机而且易于掌握。教师的心灵开放了,同事之间有意见也会接纳。和谐的学习氛围在积极地交流中转变为有意义。团队的教学水平整体提高了,个人研究的能力也得到提高。
3.建立学前教育的共同愿景,激发教师学习的主动性
办一所让社会放心,让家长满意,让幼儿喜欢的幼儿园是我们幼教人共同的愿景。由于社会的需求,中国教育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全新的教育理念、全新的教育内容,全新的教育方式和全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做为一线的我们,深思新时期应该怎样做教师?是将新西兰的学习故事作为提升教师观察教育的一种手段?还是将瑞吉欧的《孩子的一百种语言》作为指导策略?还是要使用《高宽教育》的教育理念?还是回归陈鹤琴“活教育”的本土化文化?我们在结合中国国情、青海地域特征的基础下,给自己定位,将符合我省本土的文化作为拿来后园本化活动方案,把《小脚丫走青海》的主题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百变黄河石》《七彩互助》《高原精灵》《玩遍青海》《彩陶故乡》等。每一个子主题的设计都是教师自己的事情,教师根据幼儿需求不断完善内容并及时调整。他们勇于追求,并将自身的优势和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将个人兴趣与工作紧密结合,在工作中产生兴趣,产生需要,在需要中学习、反思。每当发生的困难和问题被解决时,发展才有了希望,在希望中更加自信,继而产生更大的发展欲望。学习型的组织为教师的发展不断创设氛围和机会,让每个人在组织中通过学习产生兴趣和需要,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