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语“XX哒”短语的生成和解读
2018-10-21施辉
摘要: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么么哒、萌萌哒、好哒”等哒类短语。本文将从这一短语的缘起入手,运用刑福义先生的“两个三角”理论对这一网络流行语进行分析说明,并试图解读“XX哒”这一格式短语在运用中的语用价值。通过研究发现该类网络流行语符合网络交际特点,能凸显语言的经济性原则,能够使语言表达新颖、有趣,有助于营造轻松的交际氛围,能够使言语表达含蓄,具有较强的情感辅助作用,可以很好地填补交际中的空白;此外,本文还认为认为该类短语具有一定的语音修辞特色。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哒类短语;缘起;语用价值
一、缘起及泛化过程
“哒”作为一个网络流行语最早出现在:发生某次李毅1吧占领武艺2吧事件后,有午饭(武艺的粉丝)在李毅吧苦苦哀求称:“艺宝很萌哒,亲们请不要黑他,么么哒。”3于是“么么哒”开始流传。“么么哒”在2015年最新网络用语,汉字篇,对它的解释为:么么哒——是"mua"的谐音,是大人亲吻小孩的时候夸张的声音。后来就演变出了“萌萌哒”,表示很萌,很可爱。伴随着网络传播的快捷、迅猛,人们模仿出了很多“哒”类词。想表示很美,就用“美美哒”,表示很甜,就用“甜甜哒”,甚至连应答他人都用“好哒”代替“好的”。接下来将从刑福义先生的“两个三角”理论对“XX哒”短语进行详细分析。
二、从语音角度认识合音词“哒”
这里的语音角度相对应的就是语表形式,看到这类和“哒”组合的短语,“哒”是这一短语格式的标记,所以首先分析其语表形式。本文认为“哒”是“的、啊”的合音,关于“哒”是合音词的依据,可以运用刑福义先生的“大三角”理论进行验证。首先在普通话中,“哒”(da55)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的解释为:①象声词(拟声词),同“嗒”;②赶牲口的声音。这是现代汉语对“哒”的解释,显然从词意上看和网络流行语中构成的“哒”类短语不同。
关于“哒”是合音词的问题,在普通话中“哒”只做象声词或拟声词使用,并不做语气词使用,但是在方言中语气词“哒”的运用十分广泛,如:江苏仪征方言,湖北荆州方言,湖南长沙方言,湖南汝城方言等 ,其中江苏仪征话中的疑问语气词“哒”(嗒)是“的啊”的合音,表示对已然状态的询问。(2015;张肖艺)同样对网络流行语”哒“从语音角度来理解,是属于合音词。合音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相连并用融合为一个音节的现象,有些学者又称减音、并音、音节缩减、音节合并、音节连变等。合音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音变现象,汉语中从古至今都存在。如古代汉语中的“诸(之乎)、叵(不可)”,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甭(不用)、您(你们)”、网络流行语中的“表(不要)、酱紫(这样子)、造(知道)”等都是合音词。汉语方言中的儿化韵、子变调、小称变调等现象也都是合音而形成的。网络聊天语体有很多语气词都是两个语气词连用产生的语音合并。如“嘞”是“了、唉”的合音,“啦”是“了、啊”的合音,“呗”是“吧、哎”的合音。因此“哒”是“的、啊”的合音是有理据的。
三、从语义角度认识“哒”类短语
这里的语义角度就是对应邢先生“小三角”理论中的语里意义。网络语言中有一类以“XX哒”或“X哒”形式存在。如:棒棒哒、傻傻哒、好哒、是哒等,其中的“哒”为网络合音语气词,有表肯定的语气词“的1”与语气词“啊”的合音,有表事态的语气词“的2”与语气词“啊”的合音,也有结构助词“的3”与语气词“啊”的合音。合音后的语气词“哒”具有卖萌色彩,但在不同的结构中,意义有所不同,以下按照“XX哒”或“X哒”中“X X”的语义进行分类探究。
1.表达正面的赞扬夸奖
如:美美哒、棒棒哒、暖暖哒、帅帅哒
这类结构中的“哒”为表正面的、肯定的语气词“的1”+语气“啊”的和音。其中“的1”表示确实如此。“啊”表示感叹语气。因此,这类结构中的“哒”一般表示感叹确实如此。这类词所传达出来的都是褒赞。
(1)《政府工作报告》首推图解本,书中总理卡通形象“萌萌哒”。(《新京报》 2015-03-20)
(2)两轮环境整治,南京换“新衣“,到处看都美美哒!(《金陵晚报》 2015-01-12)
(3)谁说婚纱只能是裙子?裤装婚纱美美哒!(人民网)
(4)北京大夫在美国救人走红 被誉为“中国好游客” 棒棒哒!(《辽沈晚报》 2015-03-26)
(5)除夕前郑州都暖暖哒,趁着天儿好置办年货去吧!(网易新闻)
2.用于间接委婉地表达喜爱
如:呆呆哒、傻傻哒、笨笨哒、胖胖哒
这类结构中的“哒”同样为表肯定的语气词“的1”+语气词“啊”的合音。其中“的1”为贬义形容词褒义化的标志,表示并非真正的贬低,而是具有“萌化”色彩。“啊”表示舒缓语气,增加积极的感情色彩。因此,这类结构中的“哒”一般表示虽然有一定的缺点,但是很可爱或很受欢迎。这样看似贬义的表达实则透露着说话人内心的积极的心理情绪,
(8)刚睡醒感觉自己发型傻傻哒。(百度贴吧)
(9)每一個胖胖哒姑娘都是潜力股。(百度贴吧)
(10)昆凌天真低调“笨笨哒”个性受婆婆喜爱(新华网)
“呆呆哒”表示虽然有点傻傻的,不太聪明或反应不太灵敏,但是傻得可爱。“胖胖哒”表示虽然体重有点超标,但依然很萌。“笨笨哒”表示天真烂漫,不攻于心计。
3.作为对话中的应答
如:是哒、对哒、好哒
(11)蝶舞沧海:明天我们一起去爬庐山吧。
小丸子:好哒。(2016-06-20微信聊天记录)
(12)二狗子:你这条裙子是在龙洞买的吗?
会跳舞的苇草:是哒。
二狗子:下次再去叫上我,我也想买。
会跳舞的苇草:好哒。 (2016-11-15微信聊天记录)
(13)大明:我想借你的《外国文化史》,你放在书架最底层吗?
小粗头:对哒,你自己去拿吧。(2016-12-11微信聊天记录)
从上面的例子可看出,这些都是在对话中用于单独回答的应答语,都是表示接受提议,同意、认可的意思。这类结构中的“哒”也为表肯定的语气词“的1”+语气词“啊”的合音。其中“的1”表示确实如此。“啊”表示感叹语气。因此,这类结构中的“哒”一般表示感叹确实如此。“好哒”就相当于“好的,好,行”,“是哒”就相当于“是,对的”,“对哒”就相当于“对的”。但是在回答时带上“哒”可以传达出对话双方关系很亲近,且交谈语气很舒缓、随和。
4. 作为名词与名词性代词
如:我哒、妈妈哒、明天哒、植物哒
这类结构中的“哒”为结构助词“的3”+语气词“啊”的合音,“萌化”色彩浓厚,兼有结构助词“的”的语法功能。
(14)萌宠是我哒。(乐文小说网)
(15)明天哒活动。(百度贴吧)
(16)妈妈哒小棉袄。(百度贴吧)
(17)植物哒,不一样的活力。(摘自:光明乳业酸奶的广告语)
5.表示一种动作的拟声词
如:呵呵哒、么么哒
這类结构中的“哒”为表事态的语气词“的2”+语气词“啊”的合音。其中“的2”为进行时态或完成时态标记,表示拟声词所代表的动作正在进行或已经发出。“啊”表示感叹语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因此,这类结构中的“哒”一般表示带有一定感情色彩而发出拟声词所代表的相应动作。
(18)一回到家,就闻到了热汤的香味,老妈爱你么么哒!(豆瓣)
(19)一次没带伞就下雨了,这天气我也只能呵呵哒。(百度贴吧)
(20)春节假期结束了,不但小伙伴们觉得呵呵哒,连天气君都开始任性了。(苏州新闻网)
对于“么么哒”,一开始有人认为就是表示想亲吻,并发出吻的动作,有一定的性暗示,后来逐也于亲昵的家人或朋友。“呵呵哒”则一般表示出于无奈的苦笑,具有讽刺意味,对于发生的情况或出现的变化,表示无力吐槽,只能呵呵一笑了。这个词一般情况下消极意义稍微强一点。
四、从语用价值角度分析“哒”类短语
“哒”类短语不仅成为了年轻网友在网络平台中常用词汇,而且近来甚至走进了纸质媒体,大报小报都能看见它的身影。例如:
(22)在“悲剧”这个结果显现之前,有大把观众情节和人物把观众逗乐,例如周冲这个少年郎的萌萌哒和李尔王身边“弄人”的装疯卖傻。(2014.11.27《新民晚报》)
(23)习近平主席访问大洋洲期间,新华社发布了一张彭丽媛怀抱考拉的照片,刊登这张照片时所拟的标题是:《彭丽媛抱考拉被赞“萌萌哒”》。(2014.11.16《新闻晨报》)
(24)最近,据新华社报道,北京故宫推出多种文创产品,广受人们的欢迎,其中有一组名为“雍正:感觉自己萌萌哒”的动态照片迅速蹿红。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先生自信地对记者说:“我觉得经过我们的最大努力,现在的故宫不但萌萌哒,而且有典雅风度......(2013.11.23《新华每日电讯》)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不禁会感慨“哒”类短语从我们相对私密的网络聊天空间转移纸质媒体上,从我们的口语转而进入书面语了。出现这一转变不得不思考这一网络流行语的语用价值了。刑福义先生提出的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的“两个三角”(表里值-普方古)理论。在上文的论述中已经考察了“哒”类短语在现代汉语共同语言、方言和古代近代汉语大三角的表现。接下来也从语表形式、语里意义、语值角度对“哒”类短语的流行原因进行分析。
五、“哒”类短语流行的语用价值分析
1.符合网络交际特点,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效率,凸显语言的经济性原则。
网络流行语是在互联网下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变体,主要用于聊天室、博客等公众网络平台。在网络交际中,网民们本着快捷、省力的原则,充分利用最短的时间来尽可能完成更多的内容。虽然目前网络交际可通过辅助的视频聊天的方式进行,但网民为舍弃无声的言语交际,即借助于按照一定程序的输入法把信息以文字的形式显示到屏幕上,同时可辅助一定的声音或图画,接受信息者则用眼睛进行浏览,因而这种方式具有便捷性和视觉显著性。网络流行的“哒”类短语,上文从语音角度以进行过说明是属于合音词,“哒”是“的啊”的合音。由此可见这对于用输入法打字的网民来讲,输入一个字明显要比输入两个字省力。这同样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语言的经济性原则要求交际者用较少的语言符号或花费传递出尽可能多的信息量,并对复杂事物、现象及观念做出有效的判断和处理,从而达到尽可能大的交际收益。网民可以在键盘上轻松自如地输入常见的棒棒哒、软软哒等“哒”类词语,缩短了文字输入时间和信息交流时间,极大地提高了语言表达的效率。
2.使语言表达新颖、有趣,有助于营造轻松、愉悦的交际氛围。
以下是摘录一则朋友圈的例子:在2017年2月3日,昵称为大丹子发的一则朋友圈:谢谢发小和发小一家的热情款待!我们3个聚少离多,希望大家能一直珍惜这份难能可贵的友情!新的一年,也希望我们大家一切顺利、事事如意!帅爆哒男发小早日抱得美人归!美爆哒女发小爱情事业双丰收!爱你们!(配图此处省略)
这个例子的抒情意思很容易理解,吸引我注意的是它用的两个“哒”类词:“帅爆哒、美爆哒”,这两个词的意思分别是,很帅很帅,要帅爆炸了;很美很美,美爆了。虽然这种表达突破了“××哒”的格式,但可以看做是“哒”类短语的变体,它们在语用上的价值是一样的,都具有萌化色彩,只是突破这一格式的”哒“类词更加新潮,吸人眼球。同时在阅读这则朋友圈动态的人会觉得很有趣,整个的交际氛围是令人感到轻松愉悦的。网络流行语是伴随着互联网和传媒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兴起的,每年都会有大量的网络新词新语产生。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普遍的社会心理相关,人们想追求标新立异,想表现得与众不同。
3.使言语表达委婉、含蓄,具有较强的情感辅助作用。
从上文给出的一些例子,以及日常能看到的“哒”类常见短语,会发现一般和“哒”组配的词语,常见的一般是形容词较多,这类形容词都是生活化色彩较浓,具有形象感的词,如:美、丑、帅、胖、瘦、软、甜、粉等,这些词都是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的词,与“哒”组配后词语十分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比较贴合大众的心理,因此也易于被大众接受。即使是一些稍带贬义和不满心理的词,加上“哒”之后,都能使言语表达更加委婉含蓄。
例如这则微信聊天记录(2016.11.26)
小蘑菇头:你知道这学期的一等助学金是谁吗?
浮萍:呵呵哒,那还用说。
小蘑菇头:是谁呀,快说!
浮萍:懒得理你,老子要睡觉,滚滚哒。
这是一段对话,虽然问话人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但对话也并不会造成不好的交际后果。这里面的两个"哒"类词用的很妙,“呵呵哒”可以看出浮萍明显是知道谁是获得者,而且可能还对获得助学金这个人并没有什么好感,不想捅破说出来,就直接“呵呵哒”表示我保留意见,我无力吐槽。而面对提问者的追问,最后回答道:“滚滚哒”,该词表示希望提问者別追问了,离自己远点,滚吧。但这样的语气很委婉,不会伤害到人的面子和自尊。由此可见“哒”字具有软化语言的作用,语气上没有那么生硬,即使是不好的话也让人更容易接受,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交际情感的功能。
4.给人以听感上悦耳的体验,具有一定的语音修辞特色。
从使用场合和人群来看,“哒”类短语的表达使用大多在非正式的场合,尤其是在网络媒体中,使用人群大多数是年轻女性。女性可以说是流行元素的风向标,反应在语言上也不例外,这是社会、心理和语言水乳交融的结果。一方面是由于“哒”类词语具有很强的萌化色彩,女性很大一部分人是很喜欢这种很可爱的表达。(2003,赵蓉晖)在性别差异对词语运用的影响中提到:心理学研究表明,两性在人际交往中以语言作为沟通手段时,所使用的词汇是有一定差别的,女性常用温和的、柔情的词,而男性则常用强硬的、含敌意的词。而“哒”类短语的运用就使得语气变得柔和、温暖。另一方面,本文大胆认为根据修辞学中语音及其修辞功能理论,我们知道汉语语音的特点为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加上声调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因而具有音乐性强的特点。所以语音形式是一种很重要的修辞手段。“×× 哒”这一格式的短语,“哒”前面的词语,大多是重叠词,例如“棒棒哒、圆圆哒、甜甜哒”等,其中的“棒棒、圆圆、甜甜”都是叠音,叠音词具有韵律感,同时“哒”字的音是一个开口度很高,声音响亮的洪音,与其前面的叠音字相配就有很悦耳的听感。
六、结语
本文对网络流行语“ ××哒”短语进行了研究,首先从该类短语的缘起入手,同时从普通话、方言和古代汉语中对这一合音现象进行了简单地佐证。接着便结合大量例子对“哒”类短语进行了语义和语用角度的探究。“ ××哒”短语可表达正面的赞扬夸奖,可用于委婉地表达喜爱,可作为对话中的应答语,可以表示一种动作的拟声词。“×× 哒”短语之所以能流行还得益于其独特的语用价值,它符合网络交际特点,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效率,凸显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它能够使语言表达新颖、有趣,有助于营造轻松、愉悦的交际氛围;它能够使言语表达委婉,具有较强的情感辅助作用,可以很好地填补交际中的空白;此外,本文认为“ ××哒”短语的使用可以给人以听感上悦耳的体验,具有一定的语音修辞特色。
注释:
1.据百度百科了解,李毅为中国男足球运动员。
2.武艺,中国男歌手、演员、主持人,获得过湖南卫视《快乐男声》季军,2010年正式出道。
3.这是根据百度百科搜索得到的。
参考文献:
[1]孙红举.论汉语合音现象的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003
[2]张肖艺.网络合音词“哒”与方言词“哒“ [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5.07
[3]刘杰林.小议“你造吗”此类台湾强调的合音表达[J].文学教育,2014
[4]江海燕.“咯、哒”正流行[J].新词新语,2016.01.020
[5]高再兰.湖南益阳方言的“哒”尾频率副词[J].方言.2008(1):59-63
[6]罗昕如.新化方言的“下”与“哒”[J].方言.2000(2):151-157
[7]鲁曼.长沙方言中的“咖”和“哒”[J].中国语文.2010(6):525-579
[8]万晓丽.网络流行语中的合音现象[J].文学教育.2015.6
[9] 刘天宇.现代汉语流行语特殊发音现象浅析[J].钦州学院学报.2015.1
[10]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6-77
[11]赵蓉晖.语言与性别—口语的社会语言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12]陈汝东.当代汉语修辞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8
[13]徐通锵,叶斐声.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4]邢福义.汉语语法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8
[15]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K].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北京 : 商务印书馆, 2012
作者简介:施辉,女,汉族,江西赣州人,出生年月1993.08.11, 目前为硕士在读,就读于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海外华语及华文教学专业,专业方向为华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