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骨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2018-10-21周锐
周锐
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130例骨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度及满意度。结果:观察两组患者的舒适度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以提高患者舒适度,有利于术后康复。
关键词:舒适护理;骨科;围手术期;护理
传统的护理中,护士执行的是一般疾病护理规范及医嘱要求,关注的是功能护理与任务的完成,缺乏人文关怀。舒适护理模式是一种整体的、个体化的、有效的以及创造性的新型的护理模式,目标就是给所有的患者一个最舒适的状态,使其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真正从心理、生理、社会以及精神方面达到舒适,使患者尽快的达到適应社会的状态。对骨科手术患者实施有效的舒适护理,使患者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更好的配合治疗,尽量减少患者术后的焦虑情绪,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术后康复。现在选取我科收治的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对其在围手术期过程中实行舒适护理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将回顾结果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在2009年1月~2012年4月期间收治的进行过骨科手术的患者130例,其中,男性76例,女性54例,年龄3~73岁,平均年龄(50.21±2.34)岁,包括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12例,全髋关节置换术37例,骨盆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45例,腰椎后路融合术26例,骨肿瘤刮除植骨术1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病情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护理干预效果,该量表包括术后护理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0。
1.舒适护理
(1)心理护理
患者术前会产生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应针对病人的不同职业、文化背景、心理素质做相应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信心,解除思想负担,减轻对手术的恐惧心理。并且要准确分析患者的性格特点,主动关心、体贴患者、耐心做好解释工作,详细讲解手术的目的、作用、效果,术前有关检查和注意事项等,例举同类手术的成功病例及主管医生娴熟的手术技能,使病人对手术充满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迎接手术。与患者家属建立良好的信赖关系,同时教会患者家属帮助患者宣泄负性情绪和有效减压的方法,鼓励其多关心患者,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动力。
(2)环境护理
为患者营造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光线和通风良好、安全的病房环境。保持病室安静,医护人员要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床位之间用布帘遮挡,使患者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保持患者床铺整洁、干燥、舒适,患者被服、衣裤要定期更换;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20~24℃)和相对湿度(50% ~60% ),通风1~2次/d, 30 min/次,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保持房间光线柔和自然,避免强光刺激,调整监护仪器音量和亮度达到适宜水平;根据病情选择性地应用监护项目,尽量减少各种联线和导管缠绕对患者卧位的限制;合理安排治疗操作及护理活动时间,保证患者足够的休息和睡眠,以利于机体康复。
(3)疼痛护理
术后100%的病人把无痛放在术后需求的首位,是舒适护理需求最迫切的问题[1]。通常疼痛在麻醉清醒后的2~6小时最剧烈,护理人员要指导病人正确表达疼痛的程度,根据病人的情况使用镇痛泵、镇痛萤,并尽量预防性地提前给药减轻病人的痛苦。一般的疼痛可使用一些转移注意力和娱乐的方法,如交谈、听音乐、缓节律呼吸法等方法,减轻疼痛的程度。对疼痛耐受力差的病人,在夜间给予止痛剂和安眠药,使病人能入睡。病人转换体位、咳嗽时,可先用手或枕头按压伤口,防止牵拉的疼痛。
(4)体位护理
患者术后返回病房,全麻未清醒时需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清醒且生命体征平稳后取半卧位,床头抬高30~50°。每2~3小时协助患者改变一次体位,动作要轻柔,避免拖、拉、推而触碰或牵拉造成患者疼痛。每次变换体位后,要注意询问患者是否舒适并进行适当的调整。同时教会患者如何摆放舒适体位,使肢体得到最大程度的放松,空隙地方垫以软枕,增加舒适度。鼓励患者活动肢体,防止下肢静脉血栓生成。
(5)管道护理
术后病人常规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胃管、尿管和吸氧管,各种管道的留置可引起不同程度的不适。护士首先应向病人解释各种管道留置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使其从心理上接受各种管道对术后治疗和恢复的重要作用,把各种管道置于舒适位置。对于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的病人,应每1~2 h挤压引流管1次,防止引流管扭曲、受压,保持引流通畅,每次变换体位时防止引流管牵拉引起疼痛及滑脱;对于留置胃管的病人,应保证胃肠减压的通畅,胃管固定采用两条胶布,一条固定于鼻翼上,另一条固定于耳垂上,既美观又舒适,每天需更换胶布并变换位置粘贴,保持胶布干净整洁,避免鼻翼局部受压;留置尿管的病人,采用合适型号的硅胶气囊导尿管,及时处理尿管漏尿及尿管不适,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会阴护理每天2次,操作时向病人做好解释,用屏风遮挡病人,消除其紧张、害羞的心理,维护病人的自尊;对于吸氧的病人,应根据血氧饱和度变化调整氧气流量,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避免氧气流量过大给病人带来的不适。
2.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1)术后48 h疼痛程度。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疼痛分级标准[2]进行评定,0级:无痛或稍感不适;级:Ⅰ轻微疼痛可耐受;Ⅱ级:疼痛明显,但是仍可耐受;Ⅲ级,疼痛剧烈,不可耐受。(2)焦虑状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包括20个项目,分界值为50分,50分~59分为轻度焦虑,60分~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为重度焦虑,分值越小,焦虑程度越轻[3];(3)病人满意度。病人出院时填写满意度调查表(由我科自行设计),满意度评价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见表1~表3)
三、讨论
舒适护理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性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也就是说护理人员能给予一个最舒适的状态,针对各种因素:房间舒适亮度、清洁度、颜色及冷敷、热敷、止痛、婴儿抚触、老人护理、临终护理等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舒适的影响,研究出解决舒适问题的方法。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积极的选择。骨科患者由于手术创伤较大,术后疼痛较为强烈,而且下肢骨折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容易产生烦躁及焦虑情绪,不配合治疗,所以与舒适护理是极其必要的。舒适护理会使患者在心理、生理、精神等方面达到愉快状态,使患者身心达到最佳状态[4]。舒适护理的开展使骨科患者在心理上产生满足感及安全感,能促进躯体内环境稳定与平衡,为患者早日康复创造了有利条件[5]。
常规护理往往只关注患者的治疗需要,而忽略了患者的心理需要。舒适护理要求护士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各种需求及不适,使患者感觉受到重视,增加了生理和心理的舒适感[6]。护士及时、主动评测患者疼痛程度,给予疼痛护理及体位护理,及时解除患者痛苦,消除了患者紧张及焦虑情绪,促进患者康复。患者提高生命质量是舒适护理的使命,已成为研究热点和最终目标。
舒适护理模式与整体护理模式的一致性在于其目的都是使病人达到最佳的身、心的健康状态,其细微差别我认为在于舒适护理模式更实际直观、操作性强、可接受,而整体护理模式更理论化些。本人认为“舒适护理模式”能否成为一个模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将“舒适”提出来代表护理界的“专业”。我认为模式并不是单一的,如果接受舒适护理模式,并应用于临床,整体护理将得到更深入地开展,使护理内容更明确,护理发展方向更清楚,病人受益更多。虽然舒适护理模式尚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它作为整体护理过程中的一种思维方法,对拓展学科领域,深入专业研究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陆烈红.病人对生理与心理舒适需求的调查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12):937-938
[2]胡敏,吕红梅,陈晓芸,等.舒适护理模式对剖宫产术后病人疼痛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12):68-69
[3]胡鸿飞.不同护理模式对预防产后抑郁症的效果比较[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5):11-12
[4]李小净.下肢骨折78例舒适护理体会.齐鲁护理杂志.2007,13(6):14
[5]王爱琴,钟世良,贾赛雄,等.舒适护理在骨折手法复位患者中的应用.现代临床护理.2008.8(8):18—22
[6]易小青,金艳霞,钟丽平,等.手外科骨折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评价.中国实用護理杂志,2007,23(11C):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