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使用情境教学策略
2018-10-21贺红霞
贺红霞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深入开展,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教师应该积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通过进一步分析,本文研究了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模式,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应该不断实践,具体分析如下。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使用;情境教学;策略
引言
新课改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在教学质量和效率提升基础上,实现小学生语文学习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切实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要求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情境教学法作为创新的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有效运用,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热情,提升人文素养,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具体实施是本文重点探讨的内容。
1合理进行课堂情境教学铺垫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由于学生的年龄相对较小,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率都普遍较低,开小差、思想不集中都是常见的问题,而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大多是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不感兴趣。尤其是课程进入到中间后半段的时候,学生的注意力已经相对较为涣散,难以有效投入到学习之中。如果教师在这个阶段一味地灌输理论知识的教学,但学生往往学习效果不佳,尽管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却差强人意。所以,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做好完善的情境创设,可通过生动形象的小故事或丰富多彩的语言动作,假设一个更为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学习更具备代入感,潜移默化间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堂中利用情境进行良好互动
在小学语文课堂之中,如何开设良好的教学氛围非常重要。教师要切实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驱动其正确思考课程的知识点。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小学生,本身其注意力相对较为匮乏,如果教师没有积极与其互动,容易让学生被动地接纳知识。所以,良性互动环节与教学情境搭建是当前教学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例如,针对部分小说、寓言等形式的课程教学,教师可引入教学游戏的方式,驱动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这样更具备趣味性、表演性的教学环节,能够搭建一个更为开放、有序的教学氛围,驱动学生主动学习。同时,在角色扮演的语文学习之中,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又如,学习成语时可以引入成语接龙的小游戏,在竞争互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开动脑筋,发散思维,积累成语。接不上的学生则安排其表演节目以示惩罚,整个课堂充满欢声笑语。游戏情境教学法筹划与实施必须契合学生的语文学习实际和年龄特点,要难度适当。游戏创设与教学知识相融合,让学生在游戏情境中深化对知识的学习。
3媒体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技术的教学应用优势更明显,基于多媒体技术也衍生出媒体情境教学法。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带给学生身临其境之感,让学生获得直观生动的感受。多媒体实现了图文资料、音视频的融合性展示,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感知体验,活跃课堂气氛,让抽象的知识讲解更为形象直观。例如,在講解《望庐山瀑布》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瀑布的动态视频,瀑布奔腾而下的气势给予学生极大的震撼。教师辅助播放银河的图片,配合极具感染力的描述,让学生感受到李白诗歌中表达的意境和气势。原本静态的课文讲解变得鲜活生动,学生情不自禁地被画面和场景所吸引,配合以学生的想象,让语文课堂教学更具实效。
4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阅读理解
情境除了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的欲望以外,问题情境还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展开学习。通过具体的问题,能够以循序渐进的姿态驱动学生展开思考与讨论。同时,平淡无奇的教学往往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持续学习兴趣,为了能够更好地诱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问题情境成为最为有效地教学方法之一。不仅教师可向学生提出问题,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出现问题第一时间提问,驱动所有的学生都思考和分析,在辩论、分析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学习质量。
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可以故意设问。为了促进学生理解,教师设置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解决来达到对文本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遇到描写具体景色的课文之时,教师可让学生以讲解员的视角来对课文内容做出阐述和分析。这样的设计不仅新颖,同时也能够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又如,在经典唐诗《静夜思》的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可向学生提问,当学生赏月的时候是否出现了与作者一致的思乡情绪,从而更好地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再如,在教学《怀念母亲》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提问:你印象中的母亲是什么样的,你怎么评价母亲,这篇文章中作者对母亲有怎样的感悟,寄予怎样的情感等。问题情境的引导,使得探究变得具有目的性,提高小学语文教学实效。
5生活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语文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生活也是语文学习的大课堂。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局限于课堂之内,课堂与生活的关联不多,导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脱节,学生很难基于语文课堂所学感悟自然,解决生活问题,也无法从生活中汲取素材,更好地进行写作。语文教学本质作用没有在生活中凸显。生活情境教学法则主要是解决上述教学问题。教师借助生活情境,在课堂中引入生活化素材,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体验中深化对文本的解读,学生学习参与度高。素材将课堂与生活联系起来,使情境学习更具参考价值,让学生在生活化情境中积累知识。例如,教学《北京的春节》时,教师让学生从生活中挖掘春节的习俗、美食、场景、活动等,让学生结合自身经验对课文进行阅读探究。生活与教学结合,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也消除学生语文学习的陌生感,让小学语文学习更轻松有效。
结语
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之一,在学生语感培养,文学积淀,情操陶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素质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对小学语文高质高效教学的探讨更为深入,其中情境教学法作为创新的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有效运用。多元的情境创设带动教学形式的多元化,激发学生语文探究学习的兴趣,也实现其语文互动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带来小学语文教学的高质高效。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好情境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参考文献:
[1] 刘燕.浅析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J].学周刊,2019(01):88-89.
[2] 任鸿玲.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的作用[J].才智,2018(26):186.
[3] 刘余.创设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实际方法[J].名师在线,2018(25):5-6.
(作者单位:运城市万荣县示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