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教学中“讨论式学习”的重要性

2018-10-21李大强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18年41期
关键词:知识结构解决问题思维

李大强

初中物理教学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引导、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于渔”,本人的理解是在教育中“渔”即为学生能用已知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去主动探究未知的世界,而“渔”的前提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训练下能体会和琢磨出自己的一套“渔”的方法。这种方法的获得除了模仿之外更重要的是在交流和合作中体会和形成。

讨论式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蕴涵了素质教育的内涵,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开放、民主的学习环境,优化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逐渐形成主动参与,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学活动由传统的教师传递学生接受的过程,转变为在教师指导下的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的活动,以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深化科学素质教育的内涵,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 增加师生的互动

在讨论中学生能从自身的角度去陈述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的办法,这与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心理预设有一定的差距,教师可及时地发现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调整内容,吻合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做到“对症下药”。增加了教师对学生知识结构水平、思想动态的掌握,从而增强教学双边活动效果。

二、 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通过群体讨论而非个人独立完成的形式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发生质的飞跃。学生通过利用学过的知识以及查阅相关理论及实践资料,在一个非常有限的范围内解决问题,对个人原有知识结构的提高非常有限。而通过群体讨论的方式彼此之间的知识更容易由于相互作用、相互启发而提取,从而将其他成员的知识整合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进而对问题的加工比个人更加深入,使解决问题的质量大大提高,即出现“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学生的知识结构的重新组合,提高了知识结构的容量和质量。

三、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讨论题一般都没有现成的答案,学生在准备讨论题时除了要回顾已学过的知识外,还必须对已有的知识和材料进行分析、加工、推理、论证等一系列思维活动。特别是在争论中遇到的问题常常是事先預想不到的,这就迫使学生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抓住问题的实质,然后组织大脑中储存的知识进行分析、推理、论证,从而得出结论进行辩驳。这种高强度、高密度的思维活动有效地培养和提高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在讨论过程中,同学们的观点相互激发,往往会出现很多思维的“亮点”,教师及时地捕捉并积极地启发引导,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提高了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趣味性。

四、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讨论题一般都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仅死板地掌握了书本上的知识是不行的,还必须把书本上的知识结合实际问题加以灵活运用才能解决讨论中的问题。这样学生在准备讨论的过程中运用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1)对预习题的设计要求有以下特点:①问题要具体,目标要明确。要使学生通过预习明确下堂课的学习目标和疑难问题各是什么。学生把问题带进课堂,使课堂具有较为明确的目的性和选择性。②问题要有程序性和启发性。题目的安排顺序要与学生的起点行为、思维的发展顺序相一致,叙述要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③深度、难度、广度要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相适应。思考题不能过深过难,否则会给学生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理不清预习内容的思路,这样的预习就毫无价值。

(2)教师的问题设计。讨论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依据物理学习的训练重点,结合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这堂课应该讨论哪些问题,还要估计到学生会提出哪些疑难问题,只有对课堂上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早有所料,才能使讨论顺利进行。同时要针对讨论的问题,准备如何激发学生去思考、去争辩,如何点拨学生去理解、去升华,对讨论的形式、讨论的展开、讨论的深入、讨论的归纳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课堂讨论才能有序地进行,才会有令人满意的效果。

(3)课堂。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也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组织能力的考查。教师对讨论目的任务的布置要求简明、切中要害。经过充分讨论后,学生可按相同的观点分组进行进一步讨论,以完善自己的观点。在讨论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十分最后得出正确结论.在总结中,要充分肯定学生们在讨论中取得的成绩,指出讨论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学生讨论中出 现较大分歧的问题,要花大力气,详细、全面地分析产生分歧的原因,对各种糊涂认识,要进行彻底地纠正,把学生的认识统一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使学生对有关的物理概念、现象和规律有深入的理解.教师要从多个角度去评价学生,并且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最重要的不是老师评判对错,而是由学生自己能对讨论的结

(4)教师的问题布置。由于初中学生物理学习的经验及方法尚不充分,所以教师要对所讨论的问题进行细化,不能笼统的把一个讨论题丢给学生。细化后的每个问题之间要有一定的逻辑性、连续性,并且应是教学上的重点内容。另外,每个问题难度要适中,应让学生力所能。

教师对每一个讨论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最 及,不能让学生望而却步,丧失学习信心。必要时可以提前布置学生复习相关内容,降低讨论难度,提高学习效率,为学生讨论创造条件。同时也可以精心设计预习题。

猜你喜欢

知识结构解决问题思维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工程管理专业大学生知识结构及其评价
两只想打架的熊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提高知识型员工忠诚度的思考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智珠
“简单的运动”学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