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巨电流变液平板状阻尼离合器的设计

2018-10-21朱昊吴泽凯管聪达冯嘉双李文仁

科技信息·中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蒙特卡洛

朱昊 吴泽凯 管聪达 冯嘉双 李文仁

摘要:电流变液是一种新型的智能材料,有着转变速度快,顺势可控等优点。但是传统电流变液同时有屈服应力上限低的缺点,这妨碍了电流变液在实际中的应用。后来发展出来的巨电流变液则很好的克服了这个缺点。本文基于巨电流变液,从理论上采用了双生球模型计算粒子相互作用,通过蒙特卡洛模拟相分离,并采用Ewald求和计算剪切應力。从实际上,采用硅油为制备电流变液的基液,给出了阻尼离合器的设计,并将所得的结果与理论计算进行对照。

关键词:电流变液;阻尼离合器;双生球模型;蒙特卡洛;Ewald求和

引言:

过去我们多采用偶极模型计算电流变液的相互作用,并以此为基础设计阻尼器。然而进入到巨电流变液时代,原本偶极模型不再适用,尽管新的模型,如多极矩模型、诱导极化模型,相继提出,然而在电场进一步增大时仍与实际有差异。本文中使用了更为细致的双生球模型,并以此为依据设计阻尼器,其实验结果较好的满足了我们的预期。

1 研究背景

1.1 双生球模型

颗粒间相互作用是电流变液剪切应力的主要来源[1]。单个粒子的场方程在介质中描述如下:

写成势场方程的形式:

根据门等人的理论,这个方程可以通过引入并求解满足稳定直流电场的电势,并利用实际电场和引入电势之间的关系,即:,求得真实电场分布。可以看到,在介质中,取球心为坐标原点,外场方向为极轴的情况下,势方程满足如下勒让德多项式:

其中和为展开系数。考虑到实际的工作基液中介质的介电常数或电导率是位置的函数,此时和与位置有关,不难得到:

其中,都是和材料有关的系数,考虑两个颗粒的相互作用,外场方向沿Z轴方向,颗粒连线方向为方向,和分别是到两颗粒中心的距离,、与的夹角分别为和,采用双生球模型,以下颗粒的球心为坐标原点,在球外引入电势:

式中分别为外场沿着轴的轴向分量和垂直于轴的法向分量,a为颗粒半径。由于两颗粒系统关于轴对称,有:

可借助连带勒让德多项式的递推关系式,求得最终的场方程表达式:

然而上式给出的是以为极轴的球坐标表达式,实际上我们需要计算的是x方向上的相互作用,可将球坐标下的表达式展开为直角坐标下的表达式。

1.2 Ewald求和

对于实际问题,在实空间处理往往比较麻烦,常对方程采取傅里叶变换,然后在倒易空间对问题进行处理,从而简化问题。Ewald求和就是在这种思想下发展起来的。Ewald求和是将实空间的相互作用和作傅里叶变换,转化为倒易空间的求和以及积分,并引入截断参数,进一步加快求和收敛速度。这种方式在处理长程相互作用时有着收敛快,效率高的优点。实际使用Ewald求和时通常把体系内粒子分成两部分,先将一定数量的粒子装进盒子里面,此为0级,并认为最近邻的为1级,次近邻的为2级,依此类推。取第3级为划分点,对小于3级的盒子采用直接求和,而大于3级的则采用Ewald求和,充分发挥Ewald求和在长程相互作用中的优势。

以下图所示简单2D系统为例,正方形黑盒子为0级,白盒子为1级,周围阴影面积为2级,取盒子正交的两条边作为格矢量。由于格矢量具有平移对称性,不难得到当一个粒子从盒子里面沿某一格矢运动出去时,必有另一粒子沿同一方向运动进来。不难证明,这样的系统具有粒子数守恒,密度守恒等性质,再依据周期性边界条件,所有的粒子会出现在盒子里的相同位置,这样的系统就很接近实际晶体中的周期性粒子。

考虑实际中具有二维周期性的一个单位晶胞(,,,N个粒子的相互作用总能量可以写成:

式中,为晶格矢量。我们对总作用能进行傅里叶变换,并对积分引入截断参数η,将积分划分为两部分,再用积分得到的结果改写系统总作用能:

1.3蒙特卡洛方法

对于前述求和模型,我们并不总知道盒子内的颗粒是如何分布的。对于这种情况,可采用蒙特卡洛模拟的方法求得真实分布。蒙特卡洛方法(Monte Carlo),又称为“计算机实验”,是按照实际问题所遵循的统计规律,通过计算机进行直接的抽样实验,然后计算其统计参数,并把他们当作问题的正解。也可以构造一个随机过程,使得其某些统计参数正好是待求问题的解,也就是所谓的间接蒙特卡洛方法。对于本身就具有随机性的微观颗粒问题,蒙特卡洛方法具有无与伦比的优越性:可将构造的随机过程视作真实发生的过程,而满足条件的解或分布视作真实的结果或分布的一种,并加以利用。这里我们采用直接蒙特卡洛法,通过随机选取盒子中颗粒的位置,求得体系的总作用能,取能量最小的为真实颗粒的分布。

2.巨电流变液材料制备及实验设计

2.1巨电流变液材料的制备

从制备时的物相上分,巨电流变液材料的制备方法可分为固相法,液相法和气相法;从制备原理分,又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物理化学方法;按制备方法还能分为粉碎法,合金法,溶胶-凝胶法等。固相法是指对通过固体材料加工得到巨电流变液颗粒的方法,有操作较为简单,产量大,能快速工业化的特点,但是生产出来的粉末往往颗粒较大,工艺的精度和产品的纯度方面都有欠缺。相比于固相法,液相法具备了许多优点:可以精确的控制各种成分的含量,可以合成复杂成分的颗粒,乃至于控制合成颗粒的大小,故常采用液相法制备巨电流变液颗粒。我们使用的方法是溶胶-凝胶法,通过混合金属有机物溶剂,经过溶液->溶胶->凝胶的过程,制备成巨电流变液材料。

固有极距是巨电流变液效应的关键。实验证明,将尿素等高固有极距材料包裹在氧化物的外面,在极高的外部电场作用下发生取向极化,进而产生较强的局部电场,从而获得高屈服应力。将材料包裹到核上的方法大体上可分为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氢键,简单的物理吸附在强电场下容易遭致核脱落,因此常用化学吸附和氢键,这里我们选取二氧化硅气凝胶作为核,制备流程后文将详细讨论。

2.2实验装置的设计

巨电流变液的实验装置设计比磁流变液相对来说复杂,由于极板通有高压交变电场,采用磁流变液的极板移动设计会有危险,这里采用固定极板的设计。

如图2.2.1所示,铜板的设计留有两个长耳朵,这是方便通高压电,底座兼容器的设计材料可采用塑料,方便3D打印制作。

图2.2.2模拟了实际中的离合器,它的下端插入在极板之间,通过巨电流变液效应改变运动阻尼。

3.电流变液材料的实验及数据分析

3.1电流变液材料的选取及配置

实验中配置的电流变液选用以下三种物质:尿素,二氧化硅气凝胶和二甲基硅油。配备电流变液时,首先用量筒量取25 ml的甲基硅油。因为硅油具有粘附性,而且量筒目测所得在量上并不能完全相等,所以在从量筒倒入烧杯中时,硅油不能完全等量,其在质量上有一定的浮动范围。接着往硅油中倒入二氧化硅气凝胶,呈蓬松状的白色粉末状。由于二氧化硅过于蓬松,难以测量体积,所以称量实际使用的二氧化硅气凝胶的质量。

制备顺序为先倒入硅油,后倒入二氧化硅。因为二氧化硅气凝胶过于蓬松,二氧化硅可以分为两次倒入。搅拌时应注意动作应该缓慢细微,因为一旦动作剧烈,气相二氧化硅就有可能被吹飞。

当二氧化硅稍微溶于硅油时,再加入少量的尿素,尿素需要研磨,其作用是吸附于二氧化硅粒子表面,提高介电系数,增强极化能力,同时提高分散相在连续相的分散性,接下来便是长时间的搅拌,为的是使固体颗粒在基础液中分散均匀,同时也能减少沉淀率,防止电压击穿,因为沉淀如果都堆积于设计样品底部,会形成电流通道,在试验中曾尝试低浓度的电流变液,结果电压在500-3000伏特范围内发生击穿,不利于后续实验的进行。

3.2平板状电流变液阻尼器的测试及数据分析

3.2.1实验原理

平板状电流变阻尼器的工作原理,在两铜板之间的白色方形盒中(图3.2.1所示)加入配置好的电流变液,固定整个立体升降装置(图3.25),在没有电场作用下,迅速转动转轴使白色长杆加速下移没入液体中,电流变液在剪切力作用下作牛顿流体运动,剪切力反馈至白杆上端的数显式数字拉力计,本实验使用高速相机记录数字变化过程,以方便后续处理,减少读数误差。

在铜板两端施加高电压,电流变液颗粒将会在短时间内极化,液体内部形成链状甚至柱状结构,电流变液在毫秒数量级从液态转变成类固态。本实验中,电压每500 V做三次实验记录,此时施加电场后电流变液在剪切力作用下作宾汉姆流体运动。

3.2.2蒙特卡洛模拟结果

蒙特卡洛实验是一种计算机实验,在这里我们使用直接蒙特卡洛方法,在空间上进行投点,然后采用双生球模型计算相互作用能,多次迭代后取能量最低的为实际分布,以下是计算机模拟结果。

如图3.2.1左上所示,NVT系综在颗粒数目较少的情形时,电流变液没有明显的有序结构。可以看到的是,这种无序结构下暗含了有序的一面,近邻的四个颗粒中心必然包含一个颗粒,这种BCC-BCT中间的结构并不稳定。图3.2.1下方显示了大量颗粒下的巨电流变液结构,可以看到和常用的DD模型计算出来的BCT结构不同的是,双生球模型计算出来的结构为BCC,实际显微结构研究认为,电流变液结构应为介于BCC和小角度的BCT之间。

3.2.3实验测试及结果分析

图3.2.2(a)演示了不同体积分数下剪切应力随电场变化的实际测量结果,本次实验验证了剪切应力会随着颗粒间距的增大而减小,并且可以看到,剪切应力有着随体积分数增大而增大的趋势。图3.2.2(b)则是双生球模型的理论计算结果[2]。可以看到,实际测量值远低于理论预期,这是因为实际电场的分布较理论模型复杂,存在边缘下降等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实际测量中,电压在3 kV,二氧化硅2.5 g的情况下发生了击穿现象,这是由于板间距过小导致的,实际工业设计时应多加注意。另外图3.2.2(a)右端发生了剪切应力因电流变液的溢出而降低的现象。

4.总结

4.1结论

在总结前人的经验基础上,本文对电流变液的形成机理做出了更为详尽的理论解释。对电流变液的配置,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采用直接混合法,使用硅油、二氧化硅和尿素制备电流变液基液,设计出相应的简易平板状电流变液离合器并搭建实验装置。在多个电压条件下的测试表明,场强对剪切应力影响较大,且随着场强增大,这种影响逐渐减小,具体原因有待后续实验验证。在蒙特卡洛模拟的过程中,我们采用Ewald求和加快求和收敛速度,并和微观颗粒真实分布进行对比,实验证明,实际电流变液的分布和理论模拟结果一致,为体心立方结构(BCC)。在实际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巨电流变液性能随电压下降而成指数级下降的趋势,远没能达到理论预期值,由于实验条件有限,我们没能验证这种下降是否是由于电压击穿导致,后续实验中可以引入电流计进行观察。

4.2展望

电流变液前景可观,但是在液体的置备上,高性能的电流变液的制备仍然过于繁琐,使用环境也过于苛刻,难以大规模进入工业应用,更不用说进入民用领域。其理想状态需要的电压值也太高,难以实现装备得小型化和移动化,因此电流变液未来应该向降低电压和简化制备两个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建国.在电场和剪切流共同作用下电流变液结构实验理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物理系,2006

[2]门守强. 电流变液中颗粒间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博士學位论文.北京: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1998

[3]赵晓鹏,高向阳.电流变液的应力应变关系与动态屈服应力.流变学进展,1999,107:37~41

[4]廖梓珺,晏华,陈勇等.复合分散相电流变液的研究进展.材料导报,2005,19(10):49~52

[5]王志远.电流变液的力学性能研究及其微观结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科技大学,2017.0502

[6]彭杰.电流变液及屈服应力流体动力学分析.博士学位论文.清华大学,2002

[7]白士红,张春林,赵霞.电流变阻尼器的理论建模研究.中国机构与机器科学应用国际会议,2007

[8]杨士普,任玲,朱克勤.平行圆盘间电流变液的挤压流研究.功能材料,2006,37(5):690-692

[9]宫厚增.新型电流变阻尼器结构设计及抗冲击特性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理工大学,2016

[10]陶柳.基于多偶极矩的电流变液动力学仿真与实验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湘潭大学,2013

[11]Sabine. H. L. Klapp. Collective dynamics of dipole and multipolar colloids:from passive to active system. arXiv:1602.00107(2016)

[12]Kwangmoo Kim,David Stroud. New Method to Calculate Electrical Forces Acting on a Sphere in an Electrorheological Fluid. arXiv:0501168(2005)

[13]Kyohei Takae,Akira Onuki. Applying electric field to charged and polar particle between metallic plates:Extension of the Ewald method. arXiv:1305.3503(2018)

基金项目:

本工作由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项目标号:201610702082)资助

猜你喜欢

蒙特卡洛
维修人员与维修设备需求的蒙特卡洛仿真研究
基于MCMC的桥区水域船舶通航风险快速评估
部件性能不确定性对民用涡扇发动机性能影响仿真
级间分离中的参数不确定性对箭体响应的影响
基于Saber仿真软件的汽车总线物理层研究
拟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在期权定价中的应用研究
松原地区干旱特征分析及降水量预测研究
运用蒙特卡洛模拟仿真算法分析机电系统技术
蒙特卡洛应用于知识产权证券化资产风险量化分析
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方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