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世纪的老年人休闲生活转变研究
2018-10-21虞梦湄
虞梦湄
摘要:中国将在2030年全面进入老龄社会,新老年人在社会上愈发重要。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及文献资料收集数据,采用LAS-S法、AIO法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未来大环境变化趋势,探讨新老年人在观念、休闲生活上将如何转变。
关键词:老龄社会;新老年人;休闲生活;转变;老年观念
随着20世纪50年代出生高峰人口陆续进入老年,我国将进入顶部老龄化的时代。与此同时,伴随着我国经济、医疗水平和受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新进入老龄社会的人群将与以往的老年人有着很大不同。前者是由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出生的人口及有一些逐步适应了老年生活的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口组成,他们对“老年生活”开始有着新概念,这些新观念影响着他们的日常生活、消费方式和休闲方式。
另一方面,在中国经济发展的今天,这些“新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将会是一种趋势,今后的老年人们会越来越多的朝这方面发展,他们从观念上对“老年”重新定义,他们用行动来诠释“新老年”的生活。而社会也应该从多角度多方面考虑,来满足及适应“新老年人”引领下的老龄社会。
对于新老年人休闲生活转变的研究,一方面可以有效地了解我国新老年人在价值观、日常生活、消费方式上的转变趋向,另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握城市游憩的发展方向,以及有助于瞄准新老年人的市场细分化。
一、“新老年人”概念提出
(一)“新老年人”的界定
有部分人们在步入退休年龄,或自我主动提前退休之后,过起了享受生活的日子,由于医疗水平与经济的发展、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他们与以往的老人“带孙子辈”“当孩子的保姆”“行动不便”截然不同,本文中,将前者称为“新老年人”。“新老年人”具有以下特点:(1)受过高等教育、(2)自己有经济来源、(3)年轻时住在城市之中,有着较高的眼界和想法、④注重健康。本文的研究对象即为这类人群。
(二)对于“老年”观念的转变
WTO从生理变化上将65周岁以上的人群定义为老年人,然而不同的文化圈对于老年人还有着不同的定义。有的人认为“老年”是从退休开始,有些人认为做了祖父祖母就是进入了老年,新老年人则认为“老年”是一种“有闲”状态,当自己为了家庭、事业忙碌了大半辈子之后,是时候停下来,为自己而生活,重新开始看重生活质量与生命健康,他们甚至会为了这种状态而提前退休。要注意的是老年不同于老化,老化不仅反应了生理过程中的年龄增长,也是态度与信念的老化过程。
二、休闲生活的概念及相关研究情况
(一)休闲生活的概念
休闲是指身心安定,不受任何事物强制,在自由的氛围下做社会所允许的事情的状态。Dahk(1971)立足于基督教观点,强调休闲是我们从忙碌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心理上的解脱的状态。Neulinger(1981)将休闲定义为心理状态,“人们因为自我期望,从而觉得这是自我选择的一种认识状态”。[1]
基于对休闲的理解,休闲生活则是指人们在身心安定时,自我选择的一种能感受到自由、轻松愉悦的生活方式。
(二)休闲生活的研究情况概述
1.对休闲生活产生影响的因素
Hur,Junsoo(2002)提出了有配偶的人相比其他婚姻情况来说其休闲生活更加丰富,经济水平越高休闲生活也会更丰富;Riddick(1985)的研究认为越是高龄群体其休闲生活中参与俱乐部、志愿者活动、音乐会等的比例就越高;Hacighurst(1974)认为受过高等教育的老年人会灵活利用休闲时间大量参与创造性的活动、健康管理、各种活动,受教育水平低的则以睡觉看电视等方式无聊打发时间;越健康的人休闲生活越以活动性为主,健康不佳的则喜静态、依靠视听觉的活动;性别、退休、居住形态对于休闲生活也有重要影响。
2.休闲生活的分析方法
关于休闲生活的研究方法,如表1所示。
3.老年人生活方式的前人研究
Neugarten(1964)关注老年人如何适应变化了的生活,并按照适应方式的不同分成了8种生活方式的群体;Bartos(1980)认为不能仅从年龄方面来考察构成人类生活的社会经济条件,此外他还将老年人群体分成丰裕活动型、家庭生活型、活动性隐退型、生活贫困型、健康恶化型这6类;Golleub&Javitz以退隐老年阶层为对象对他们生活方式及价值观进行特定大规模调查;Moschis(2003)找出55岁以上老年顾客各自生活方式的4种老年学的多样性,并提出了相应市场战略;Jang,Yang Lea(2006)将老年旅行者的生活方式分成环境适应型、独立追求型、幸福追求型、参与活动型4类,并对旅行目的地选择行为进行了相关研究。[3]
三、“新老年人”休闲生活转变分析
(一)休闲活动参与度测量工具——LAS-S
本研究采取在the Activity Categories基礎上重新建立的适合测定老年人休闲活动参与度的测量工具——Leisure Activity Scale For Seniors(LAS-S)尺度[4],见表2所示。
(二)对“新老年人”问卷的整理
与以往采用的一问一答,从备选选项中挑选答案不同,本研究中的问卷是不具有导向影响的,在互联网上普发200份开放式问卷,询问人们对于他们的老年生活有何构想,让他们用文字或图片表达。在回笼问卷之后,根据LAS-S尺度,对调查问卷进行关键词提取并统计(见图1),再将二次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从LAS-S尺度下的问卷数据分布图中来看,新老年人对于室外娱乐活动的呼声最高,这与我们通常认为的年轻人很宅这一观点似乎产生了矛盾,趣味、娱乐、社会性及大众传媒出现的频率紧随其后,而新老年人们在描述自己老年生活时,家务活动出现的频率竟也不低,进一步将LAS-S尺度的小类数据展开,见图2,来分析上述现象原因。
通过图2的小类数据展开,可以很明显的发现,首先,新老年人的休闲生活中,出现了一些与过往不同的方式,这些方式延伸了对原本一些活动的定义,譬如室外娱乐中的“旅游”“遛宠物”;家务活动中的“做手工活”“养花”“种菜”;娱乐活动中的“晒太阳”;社会性活动中的“打游戏”;文化性活动中的“开讲座”。其次,这些方式占有一定的比例,甚至是新老年人所偏好的休闲生活方式。这就要求未来应该打破过往的老年人市场,规划设计应对新老年人的游憩市场——可静可动的充满趣味与娱乐、可集聚可分散、可近可远、可观赏可参与。再纵向观察数据,可以发现社会性活动与趣味及娱乐的关联性很大,人们通过一些有趣味的娱乐活动继续维持着自己的社会圈子,或通过其扩展社会圈,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增加了进行其他活动的可能性。而大众媒体中的网络过半,人们日常的诸多活动都依赖于网络,网络一方面使得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了解外面事情以及维持社交,另一方面网络上的许多信息也吸引着人们成群结伴外出。
此外在回笼问卷中,还有一些是不属于上述分类范畴中的,将这些单独提取出来另作统计,发现有24人提到“回家乡、去山清水秀、清静不喧嚣的地方”,4人提到“希望有专门给老年人跳舞的地方,就像年轻人有酒吧KTV迪厅”。需要强调的是由于问卷的开放性,当同几种方式并存时,人们有时并不能一一罗列出,回答的往往是首先浮现在他们脑海中的事件,因为这类事件的重要性或意义高于其他事件,这也是发放开放问卷的另一目的。由此可见有一大部分人们渴望在清静、环境质量好的地方度过老年生活,还有一些人们希望政府或社区能提供多种多样为老年人活动的地方,而不仅仅只是在老年活动中心。
(三)与“新老年人”的深入访谈
生活方式是基于人类行为的一种特定形态,它的特征是可以把握的,本研究采用AIO(activities, interests, options)分析方法与心理特征分析方法对新老年人的生活方式进行分析。通过事先根据AIO方法设计出若干项提问,带这些问题与目标对象进行深入式访谈。
通过深度带入式访谈,发现1虽然同是新老年人,但性格对于他们的选择还是有很大影响,有些人想要提前退休过上轻松自在的生活,而有些则将工作看作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途径;有些喜欢外向型活动,而有些依旧喜欢室内静态活动。2都更加看重自己的生活质量,不再为儿女所累身,有着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对身体健康的维持很在意。3虽然常在居住的城市活动,但合适的时候会和熟悉的伴侣朋友们一起出行旅游,同时也不介意跟团出游,这也是他们建立新社交圈的方式。
(四)“新老年人”休闲生活的改变分析
通过上述普发问卷与深入访谈,归纳总结出了新老年人的特征。见表3。
新老年人不同于以往,他们追求生活的高质量与感性,又充满活力,热衷于社交,因此他们倾向于团体交流,喜欢休闲,希望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通过思考与学习来追求具有创造性的文化生活。此外他们喜欢并追求健康、安乐的居住环境,在舒适的环境下享受生活,为了提高生活效率,他们试图通过时间效率化、空间效率化、生计效率化来创造经济性的生活。他们专注与消费、休闲、文化等方面,成为新生活新文化的创造者。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今后老年人由于基本生存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对于较高水准的社会性心理性需求会给于更多关注,这种需求水准的提高意味着有益于寻求生活价值与意义的消费成为必要,将有助于瞄准新老年人的市场细分化。市场需要实施有效的营销战略,不仅如此围绕经济富足的老人消费阶层,还需要进行休闲商品开发。
新老年人对于休闲活动都较为活跃,在修养学习活动上更为积极,相比于过去,新老年人普遍偏健康,要为这些新老年人提供就业的机会,通过这样的社会参与进一步扩大他们的人际关系网。
四、未来大环境的变化
任何的发展都是基于所处的大环境,对于“新老年”人生活诉求的推测,也需要依据现有的大环境,推测未来大环境的变化趋势。
(一)经济环境
首先从GDP的上升对经济及消费结构造成的影响。一是经济机构优化升级,高级化特征日益明显,第三产业成为主导产业,比重超过50%。二是消费结构显现富裕型特征,大额消费需求明显增加。
再从劳动力上看经济环境。劳动力是社会和经济活动的主题入口,其规模和年龄结构的变化也将给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带来广泛的影响。根据预测,中国未来劳动力规模变化的趋势主要有以下特点:21世纪上半叶劳动人口将一直保持着巨大的规模;在2025年之前,劳动人口将继续增长,但增长速度将持续下降;2025年以后,劳动人口进入负增长时代。未来中国劳动人口的年龄结构变化将出现老化的势态,并且超前于总人口的年龄结构老化[5]。劳动年龄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将会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带来不利影响,譬如会使得社会效率的降低,不是因为生产力与生产工具的原因,而是由新老年人为主体的人们,不再重视效率,转而重视生活质量。
(二)社会环境
由新老年人主导的老龄社会,预示着在公共资源分配和发挥社会影响力方面的关系将会面临新的调整,社会可能会转向于慢节奏,慢生活。
(三)自然气候环境
越来越多有力证据表明,许多资源环境问题的恶化起因于经济活动的增长,工业污染和与能源有关的污染、用水过度等都是经济扩张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环境问题,如大多数空气污染和水污染开始是恶化的,但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轻,而另一些环境问题,如氧化碳和氧化氮的排放和城市废弃物,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继续恶化。
比如北京人不能忍受北京长期严重的雾霾,会在周末搭乘飞机或高铁到一些空气质量优秀的城镇;重庆人会在七八九月到贵州省租房子避暑。
未来大环境的变化进一步体现了本研究的意义,同时对于之前研究新老年人的休闲生活做了补充:由新老年人主导的老龄社会,可能将不再一味重视效率,转而重视生活质量,城市应更加重视发展游憩、宜居、度假方面。
五、结论
随着教育水平、收入来源、经济状况和健康状况的提高,新老年人不再将年龄视为老年的界限,他们将老年看成自我实现的机会,是第三次人生。更看重自己的生活质量,追求生活的高质量与感性,追求健康、安乐的居住环境。有着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多元化的兴趣、充满活力,热衷于社交。
在社会组成上,由于步入了由新老年人主导的老龄社会,生活节奏将会变慢,人们更加在乎质量。
在休闲生活上,新老年人极大地丰富了传统的活动,将大众媒体、社会性活动、家务活动、趣味娱乐活动、文化性活动、室外娱乐活动彼此相结合,开创了诸如DIY工作坊、广场舞、组队DOTA、做义工、散步遛狗、在城市中養花种菜等一系列新的活动方式来满足他们的休闲生活。在一年中大部分时间他们生活在自己居住的城市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有时也会到外地度假、交流、旅游,这就要求城市一方面在游憩、设施和功能的安排上必须考虑到作为常住市民的庞大的新老年人群体,另一方面还必须留有空间及准备应对方式为季节性大量增加的临时居民服务。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参考文献
[1]Havighurst,R.J. Personality and patterns of aging[J].The Gerontologist,1968(8):20-23.
[2]Riddick,C.C. Leisure satisfaction precursors[J].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1986(18):259-160.
[3]Judith A.Seltzer, Jenjira J.Yahirun. Diversity in Old Age[D].2013.
[4]李敬姬.中韩老年人生活方式、休闲活动及生活质量的研究[D].上海,2011.
[5]李建民.中国人口与社会发展关系:现状、趋势与问题[J].人口研究2007,31(1):3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