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教学中的五动课堂

2018-10-21余芳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18年52期
关键词:习作评价作文

余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近段时间,我们学校正在推行“五动”课堂,即“敢动、能动、会动、互动、乐动”,借此机会,我将“五动”课堂引入了我的作文教学中,经过几次的教学实践,整理出以下几点感受:

一、 敢动:多一些趣味,少一些束缚,体验自由作文的乐趣

老师应从学生最感兴趣的地方入手,给学生一个思维可以自由驰骋的广阔空间: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敞开心扉谈谈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互相启发,进一步激励表达的欲望,调动学生生活的积累。例如本班有位学生课堂上写的作文很平常,经常是写两三行字就上交了,但是星期天写的日记的内容却很丰富:有跳绳、有捉蝌蚪、有吹泡泡……而且写得生动形象。

同时培养课堂上动脑、动口、动手的习惯。最难受的语文课一定是学生规规矩矩、一言不发,教师从头讲到尾的课。因为它使教学本末倒置,成了教师的一言堂,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活动,让学生对课文读读、议议、画画、写写,甚至唱唱、演演,让学生自觉地感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坚持训练,即能培养学生积极发言,大胆质疑及“不动笔墨不看书”的良好习惯。

二、能动:多一些观察,抓住生活点滴,激发写作兴趣

培养学生勤观察、勤练笔的习惯。做好这一点,能解决学生怕写作文、作文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问题。学生习作时,最大的难题是“没东西可写”如何拓展学生的选材思路?我觉得应该善于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景和物。抓住有利时机即情即景训练,让学生体会到“真实”的作文素材就在身边。如在一次作文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回忆当天教室里发生的小事,可是很多学生只是摇头,这时,有位女孩举手说:“今天中午,我看到讲台边有一张废纸,别的同学看到了都视而不见,甚至不知有意还是无意在上面踩了几下,当我正要去捡的时候,班长已经跑去捡了。”不知道这件事可不可以写。我马上给予肯定,这件事写出来既新鲜又有真情实感,并引导学生对这些同学的行为发表评论。这样开阔了学生的思路,其余同学也会将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讲出来给大家听,这样全班同学情绪高涨,积极参与,一起讨论,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会动:多一些实践,开阔视野,体验生活习作的乐趣

教师应让学生实地观察、体验生活,才能从生活中选取素材、写出真实感人的文章。如: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只有学生亲身体验写出来的作文才能有血有肉,组织学生春游、秋游,欣赏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开设社会调查实践活动等,并要求写成日记,积累生活素材。

强化课外阅读:语文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学生是在课内获得最基本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但在课内,教学的时间和阅读的数量毕竟有限,而众所周知,学生语文成绩要提高,要多读课外书,增加阅读量。

四、互动、乐动:多一些评价,感受成功,变苦于习作为乐于表达

实践证明,教学评价能满足学生的写作成就感,以激发学生写作乐趣,从而乐于参与写作。主要有以下几种评价:

(1)自主评价: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每篇习作之后,都应该要求学生自我赏读习作,给自己的习作打个等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再一次读了自己的作文,重新感受了一次写作的过程。而在自我赏析中学生感受习作的乐趣,同时,修改教师指明的问题,逐步学会怎样修改自己的作文,对教师的修改有了兴趣,教师的批改也就有所得。学生在自主评价过程中,创造了得到发挥,习作的积极性也就愈加高涨。

(2)学生互评:在学生自评的基础上,不妨组织学生互评互改,把更大的空间留给学生,把更多的机会提供给学生,让每个学生自己参与到评改中,亲身体验感受,学会倾听,学会沟通,学会分享。我们还组织集体评赏,学生共同来欣赏一篇文章,把文章贴在黑板上,让学生按小组轮流来交流,把一组的意见统一后写在上面,然后在全班总结作文的可取之处和商讨之处。

(3)师长共评:这里的师长指老师和家长,家长都比较关心孩子的成长,经常邀请家长一起来看看孩子的习作,家长对孩子的赞许是孩子习作的巨大动力,这种亲子情带给学生的乐趣是其他无法代替的。老师的评价对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不要伤孩子的自尊,要用激励性的语言,抓住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是再无可取之处的作文也要注意自己的用词。

作文是生命的律动,在日常教学的尝试中,我们感到写好作文的关键,在于引導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获取作文的感悟,只有让学生充分体验,才不会形成用文中他人的生活代替自己的生活,用他人的感受来代替自己的感受,文章缺少生命力。愿我们的作文教学,能真正做到,让学生贴近生活,让生活的青枝绿叶擦亮学生的慧眼,让学生的丰厚底蕴砥砺学生的悟性,让生活的美妙滋味浸润学生如梦的心灵,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写作的快乐。也愿我们的五动课堂走得更远!

猜你喜欢

习作评价作文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