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018-10-21刘瑞平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18年52期
关键词:课外能力语文

刘瑞平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学习方式。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不受外界干扰,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践等手段使学生可以得到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自主学习模式贴合学生的需要,是学生自由展现自我和释放释梦想的重要体现,符合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關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通过预习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指导学生预习,不仅能提高学生课堂听课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更好地学习。小学生还没能形成一定的预习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加强指导。我在学生上课前,指导学生用“读、画、查”的方法。“读”就是要求学生自读,基本达到熟练、连贯,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印象。“画”就是在读中把自己不理解,或者理解不透彻的字、词、句、段画出来。“查”就是查阅语文方面的工具书和有关资料,将画出的内容结合课文尝试解答。这样,长期训练,学生掌握了预习的方法,明白了课前预习要学会思考,学会质疑,让大脑充分运转,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指导学生预习时,先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怀疑一一提出来,多问几个为什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首先,在课堂上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我认为师生之间是平等的,教师在课堂上要重视师生情感交流,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自学、自练的主动性,使他们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其次,抓住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激励后进生主动参与学习。后进生胆小﹑爱面子﹑自卑感强,我认为,只有诚挚的师爱,才能弥补他们心理上的缺陷。例如,我班有一名叫王亚楠的学生,学习很吃力,但很爱面子,所以在课堂上,我向他提问一些他能回答的问题,给他一个点头,一个微笑,给予他肯定和鼓励。他失败时,我不指责﹑埋怨他,而是耐心地帮助他找到失败的原因,指出补救措施。对他身上表现出来的优点和长处,即使是潜在的、微弱的,也要给予表扬,扬其所长,激励他的求知欲望。渐渐地,他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动手动脑,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学习成绩显著提高。可见,和谐的课堂氛围,在自主学习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最后,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我认为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一定的空间,我们教师要创造让学生参与尝试的机会。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的空间,让学生思考、探索、实践,让所有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使学生敢问、敢说、敢做,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我在课堂上,注意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善于启发,巧用点拨,让学生在自学自练中及时获得多边的反馈信息,寻找和改进自我的学习方法。这样,即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感到自己是课堂的主角而积极参与,同时又启发、培养了他们积极思考问题与理解问题的能力,真正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三、通过课后作业设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课后作业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手段之一,我认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业设计一定要适当合理,数量适中,难易度适中。根据语文工具性的特点,课外延伸的方式,更适合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课余让学生写摘抄日记,摘抄文章中的好词佳句,写读后感,联想不同的结尾等等。例如:我在教学狐假虎威这一课时,我让学生想象“如果狐狸的小把戏被老虎发现了,会发生什么样的事呢?”通过让学生课后想象,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为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在于“教是为了不教”。这就要由课堂向课外延伸,借课外促迁移、深化,这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必不可少的补充。

自主学习不仅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目标,也是成就教师优质课堂的需要,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做为一线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也应该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培养新型创新人才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课外能力语文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
取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