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美术元素应用

2018-10-21崔玲

天津教育·下 2018年6期
关键词:圆柱动手美术

崔玲

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数学学科,特别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融入艺术课程文化,也成了人们亟待研究的命题。

笔者深入课堂,对美术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以寻求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接受美育,并通过两学科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的想象、动手、分析问题等多方面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小学阶段小学阶段的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他们来说,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需要配合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这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而许多美术元素恰恰能满足数学课堂的这种需求。

基于以上几个方面的考虑,笔者深入课堂,对美术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以寻求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接受美育,并通过两学科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的想象、动手、分析问题等多方面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利用操作活动探索新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是小学数学四大领悟之一,教学时采用美术中的剪拼割补等操作活动,可以激发学生推导公式的兴趣,提高学生发现规律的效率。

例如,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笔者提前布置了自己动手做一个圆柱的作业。第二天课上,让学生共同分享圆柱的制作过程。在分享的同时,学生逐渐认识到要想让圆柱的底面和侧面完全契合,必须要保证底面周长等于侧面的长。这样也就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圆柱的侧面积及表面积公式呼之欲出。学生在动手过程中积累了活动经验、培养了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透过直观表象进行联想,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课标指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简洁的符号和公式彰显数学的严谨之美。可对小学生来说,具体形象思维仍占据他们思维方式的主导地位,因此在学习一些新的符号或运算定律的时候,学生往往不能很快形成记忆,或是记忆得不够准确,这时我们便可以利用美术学科中的第一步:观察,引导学生通过对公式或运算律的直观表象进行联想,从而让他们记忆深刻。

例如,教学四年级乘法分配律时,教师根据定律的外观特点将乘法分配律的正向运用(即a(b+c)=ab+ac)比作“开门握手”:客人a要到邻居家做客,必须要先“开门”(即打开括号),然后跟屋子里的每一个人握手。同时还可以将乘法分配律的逆向運用(即ab+ac=a(b+c))比作“关门送客”:客人要回家了,必须从屋子里出去,然后关门(即加上括号)。通过这样的解释,学生形象记忆,就能够避免一些常见的错误。

如前所述,教师在教学时恰当地引导学生通过知识的直观形象进行联想,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抽象的符号和公式,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通过画图理清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较复杂的数学问题时,学生往往不能通过文字分析直接得出答案,这时如果根据题目中的数学信息辅以画图分析,就会让题目中的条件更加直观,从而帮助学生理清数量关系,培养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底面积比是3∶1,甲容器中的水深是36厘米,现将其中一部分水倒入空着的乙容器中,使得甲乙两个容器中水深一样,此时甲、乙容器中水深是多少厘米?

学生认真读题后一时无从入手,难以找到有用的数量关系,于是我引导学生画出草图(如图),将题目中的信息标注到图中,再加以分析,从而找到本题的关键点:甲倒出水和剩下水的高度比是1∶3,一道难题迎刃而解。

由此可见,美术元素的融入,特别是画直观图、线段图等方法,能够帮助高年级学生理清复杂的数量关系,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不同形式的美术元素对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有很大的帮助,将美术元素融入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既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又可以让枯燥的内容生动化、趣味化,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地去探索生活中所蕴含的数学奥秘。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猜你喜欢

圆柱动手美术
圆柱的体积计算
美术篇
动手动脑DIY蚕宝宝
动手动脑多快乐
圆柱表面积的另一种求法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