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8-10-21周振辉
周振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九大期间,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具体实施教育振兴的工作重任就落在一线教师的肩上,可见教师队伍建设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队伍建设既要紧密结合实际,又要能高瞻远瞩,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进行发展和创新。鉴于此,笔者借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师工作实践和管理经验,说一说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加强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提高教师职业素养
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教师是一线教育的实践者,他们面对的都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只有加强良好的师德师风建设,才能以实际行动给孩子们树立良好的道德标准,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从而健康生活、快乐学习。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我校与时俱进,积极组织一线教师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提出的“四有”要求等系列讲话精神,全面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促使教师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
系统学习,深化认知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学校重要的教学职能之一。因此,在教学管理中我们首先要结合实际情况,以恰当的方式对教师进行师德师风教育和引导。为此,我校就有计划、有系统地组织一线教师积极学习政治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
我校经常邀请相关专家到校以灵活、互动的方式引导一线教师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儿童权利公约》中对教师的基本要求,组织教育专家结合时事新闻,从法律的角度来剖析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还采用了情境模拟指导等形象活动的方式,让教师能深入到具体问题中来体验和感受,从而解开心中的疑惑,进一步强化自己的师德师风建设。
自查自纠,规范自我
国家法律、学校法规等大环境对师德师风提出了规范的要求,但是要想实际做好师德师风建设,我们还要鼓励广大一线教师能主动积极地参与进来,通过自学、自查、自纠来完善自己的理论学习、实践和修正。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涵盖到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不时时自学自警,一旦触犯法律法规,则悔不当初,无法回头。
为了引导一线教师深入感触,自查自纠,我校举办了“忆学童往事,看现代教师”“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样趣味灵活的教育反思活动。通过引导教师对优秀老教师的回忆和学习,从情感上使各位教师认识到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从根本上提升了自身教育教学的思想认识,提升了教育教学品位,转变了教学观,努力成长为一个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优秀教师。
鼓励学习钻研创新,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道德品质的保障,而具体学科和教学方法的学习钻研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教师专业素养的基本要求。因此,新时代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不但要做好师德师风建设,还要做好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
教师是一线教学的实践者,要能时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所以善于学习、钻研和创新是一线教师必不可少的专业素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科学地整理和处理知识信息,并以新知识、新见解指导学生们“学习、思考、创新”,及时完成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和迁移。
钻研专业技能,做好校本教研
一线教师的重要责任就是教授专业知识。所以,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一定要深厚,只有厚积薄发,才能在课堂教学中面临班级几十位学生的问题时能闲庭信步、游刃有余。这就从客观上要求我们教师一方面要钻研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要注意学习新课标精神,与时俱进,以新思维、新理念来进行创新型教学实践研究,如此方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钻研专业知识
深厚的专业知识功底是我们在课堂上“传道授业解惑”的保障。为了强化教师的专业技能,我校组织各年级、各科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教学实践和钻研活动。
课堂教学之前,教研组内针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每位教师都要将自己的授课经验以及对学生信息的掌握、知识讲解的新观点等提出来,经过大家共同分析和讨论,大家对本课知识点会有更深入的认知,同时也能筛选出最优化、最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案和流程。
做好课程教研
新课程改革以来,广大一线教师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根本,教学过程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时整合与调整,这样才能契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更新教学方法,产生理想的教学效果。为此,我们要以新课改为导向,积极以行动研究为切入点,立足实际学情来钻研教学问题,以此整合出契合班级学生认知发展的校本课程。
课程教研不能想当然,要能让教研组全员参与,坚持学习研究与教学实践同步的原则,紧密结合年级学生的学习信息反馈,只有薄物细故,做准做细,才能抓住学生需求并给予及时的引导,从而保障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教师的专业创新和发展。
努力自我超越,积极深化拓展
当前是信息社会,科技和思维发展日新月异,学生的认知心理和学习方法也在不断变化,所以一线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注意结合新科技、新思维,从新的角度钻研教学方式与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自我超越,实现深化拓展。
其次,教师在教学理念上要能紧跟时代步伐,深刻理解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虚心学习新知识、新方法。为了鼓励和指导教师自我超越,我们可以不定期开展学科骨干教师上示范课,广开言路,拓展思维,让广大教师学习如何巧借多媒体资源来巧妙整合教材中的抽象知识,突破传统教育思路,实践信息教学模式,让知识以更贴近学生发展的方式呈现出来。
严格自我规划约束,强化能力突破创新
教学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责任,需要持之以恒,也需要开拓创新,这就要求我们在“完善师德师风建设,提升专业知识素养”的基础上还要具有自我规划和突破创新的能力。有科学、严谨的规划才能有持续的发展,才能为教师坚持在一线教学提供源源不断的能动力。
自我诊断,自我约束
教师工作反复而琐碎,如果没有自我诊断意识和能力,很可能落入旧思维,跟不上教学新理念的发展;如果不能自我约束,很可能就会给学生们造成思维懒散的榜样,对积极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鉴于此,我校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了教师自我诊断和自我约束的校本资料,让教师以此为标准,时刻警醒和约束自己,如此才能保障每天快速、高质量地完成当天的研究和教学实践任务。
自我调控,见微知著
一线教师面对的是班级几十位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自我调控能力不好,很可能就会感染到不良情绪,或者导致情绪爆发影响课堂,或者在情绪挣扎中浪费掉大量的零碎时间。为此,我校针对一线教师展开“心理抗压测试”以及“自我调控能力指导”等专项知识讲座和学习,通过讲座学习和实践体验活动,一方面加强教师對自我心理把控能力的认知,对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客观的认识,这样才能把握和引导情绪;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能见微知著,能用科学的思路和方法来完善和更新教学思想,实践教学行动。
结语
本文是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管理经验,联系十九大精神,对如何构建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几点分析和见解。总而言之,教师是一线教育的实践者,教师队伍建设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保障。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我们要时刻关注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和专业技能成长,只有这样才能打造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才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促进基础教育的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