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引领下乡镇初中校本课程构建与实践探讨
2018-10-21仲红龙刘迎久
仲红龙 刘迎久
核心素养培养下乡镇初中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发展个性
核心素养培养下乡镇初中校本课程的开发综合考虑了学生的各种需求与爱好,真正贯彻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校本课程中,学生完全能够依照自身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课题,尊重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也令学生的需求获得满足,对发展初中生的个性特征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发展专业
学校不仅为教师的工作提供了场地,也能够推动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核心素养培养下乡镇初中实施校本课程开发就是一次教育教学的改革,需要学校、教师与学生均给予一定的配合。对于乡镇初中的教师而言,校本课程开发就是一次提升自我的历程。教师亲自参与到校本课程开发中,会对自身所教学的科目有更加全面且深刻的了解与认知,进而增强自身的专业技能,提升教学效率。
有助于学校形成自身的特色
核心素养培养下乡镇初中校本课程的开发坚持了尊重学生的发展、满足学生学习需求、自主性决策等准则,立足于学生的实际需求,充分发挥学校和教师的各种有效资源,营造出有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校园环境。伴随乡镇初中校本课程开发的持续推广,定会有一定的成果产生,有些课程活动是需要学生亲身参与实地研究的,有些也少不了学生家长的配合与支持,潜移默化中为学校树立了良好形象,使更多人认识到学校的特色,进而更好地推动学校的发展。
核心素养培养下乡镇初中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对策
立足于核心素养的内涵对校本课程进行开发
乡镇初中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需立足于核心素养的内涵,需要综合思考校本课程具体的推行时间、途径和教师本身的专业性等,同时还要考虑学校的实际发展状况与学生的学习情况等,努力构建具有生活化与社会化的校本课程。
具体实践中,应主动邀请学生家长和其余社会资源的广泛参与,打造有特色的校外课程,令学生能够更加快速地适应社会,也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贯彻核心素养要求的理念。
首先,可开发一些社会体验性校本课程。乡镇初中应适当构建利于学生学习成长的实践性场地,定期组织学生参与社会性实践。例如,设置带有感恩与关爱意义的“蓝丝带”校本课程,组织初中生到特定的活动基地内,亲身体验以“蓝丝带”为主题的募捐活动,鼓励他们将自身不需要的衣物或书籍等捐赠给山区贫困学生,还可组织初中生写信来鼓励需要帮助的学生,丰富初中生的情感与思想,培养他们的关爱之心。通过参与募捐活动,初中生可以和不同的学生展开交流沟通,感受人间的温暖,体验社会的温情,进而促进他们感恩意识的形成,有利于更好地发展自我,培养核心素养。
其次,可开发一些生活性校本课程。可以说,所有的课程学习均来源于生活,也要应用于生活中,故带有生活性的校本课程开发很有必要。比如,乡镇初中可开立“垃圾分类与处理”的校本课程,专门组织学生参观垃圾处理厂或发电厂等,使学生看到我们生活中的垃圾实际上也有另一种用途,鼓励他们更加注意卫生,不随意扔垃圾。学校还可组织一些关于垃圾分类的课外活动,要求学生将平时遇到的可再次回收利用的垃圾收集起来,将其卖到收购站,因此还可积攒零花钱等。唯有指引乡镇初中的学生贴近生活、认识生活,才会使学生更好地把握学习,全面发展自我。
立足于核心素养的评价对校本课程进行开发
对学科素养和学段素养的评价是核心素养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种评价方式有效融合了教育和教学,满足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特性,属于较为科学合理的评估形式。因此,乡镇初中应立足于核心素养的评价对校本课程进行开发。
首先,开发出一种“成长格”式的校本课程。该课程包含两种含义,培养学生成长的品格和记录学生成长的品格,旨在促进乡镇初中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具体而言,成长格会收集与记录每个学生在学习成长中的各种表现以及教师给予的客观性评价,令学生在自身的成长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进步与教师的关爱。而且,学校还需关注对“成长格”校本课程的评价,可选择包括发展式评估、家长评估、学生自己评估、教师评价、学生与学生间相互评估等多种形式,评估需涉及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方方面面,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其次,开发出立足于基础学科的拓展性课程。因核心素养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标准等多个方面,故乡镇初中基于基础学科来开发拓展性校本课程很有必要,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在人文素养上的发展,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更好地实施核心素养的培育。
结语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培养下乡镇初中校本课程开发意义重大,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发展个性、教师更好地发展专业以及学校形成自身的特色。具体的开发中应立足于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评价,从而更好地推动乡镇初中学生、教师与学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