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兽用疫苗预防动物传染性疾病
2018-10-21郭伟韩雪
郭伟 韩雪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的畜牧业不断的壮大,而其中畜禽饲养业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因其饲养经济效益可观,所以饲养量不断攀升,但是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给畜牧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实际生产中防控畜禽传染性疾病最好的措施就是接种疫苗,可以说兽用疫苗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动物传染性疾病,甚至是对于保障畜牧业的持续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目前通过改良疫苗生产的技术优势,依据兽用疫苗的不同特点参考自场实际情况而制定免疫程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畜禽发生传染性疾病的概率。
关键词:兽用疫苗;预防;传染性疾病
中图分类号:S8 5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8)07-0130-01
生产中通常都是给畜禽采用疫苗免疫预防疾病发生,一方面可以尽量控制抗生素的用量,另外还可以降低化学性药物的治疗成本。虽然疫苗的应用在控制一些传染病方面取得了比较乐观的成绩,但是随着新疾病的不断出现而老疾病又重新流行的情况,还是需要对于疫苗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动物界的传染性疾病在很大程度上威胁人类的健康,也对社会经济方面造成损失。所以,饲养者要在生产中必须重视疫苗免疫的重要性,制定适合自场的免疫程序,以防控疾病的流行。
1 动物疫苗的初步评价
目前为止,应用于动物疾病防控的理想疫苗并没有研制出来,所以现在临床中的疫苗都是有不同的使用方式的。生产中存在许多因素会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从而导致畜禽接种疫苗之后发生免疫失败的情况。畜禽表现出的免疫反应也都是不相同的,因为病原體不同,所以免疫反应的类型就会有相应的变化。疫苗的保护主要是来自体液和细胞介导的免疫。第一次接触抗原之后,一般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要经过4~6天被活化,并且最少需要14天才达到体液免疫应答的最佳时期。免疫保护的主要原理就是记忆应答,通过特异性抗原激活和随后的接触就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免疫应答有效激活。
2 兽医的作用
实际工作中,确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并且正确指导畜禽饲养者针对不同的免疫程序科学的使用疫苗进行免疫,兽医工作人员目前已经在许多传染性疾病发病率的降低方面取得了成功。疫苗在实际应用时应该严格的遵循免疫学原理,力争发挥最大限度的免疫能力以抵抗疾病从而保护畜禽。畜禽接种疫苗之前,应该将影响免疫反应的所有因素都考虑清楚。如果某地区发生某种疾病的概率非常低,只要将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基本上就不需要进行疫苗免疫,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免疫成本。
3 疫苗使用特点
畜禽在接触了传染性致病因子之后发生风险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包括靶群体多样性、饲养条件、感染地区的延伸、饲养密度以及接触的机会等。特异病原体的致病机理在通常情况下会根据靶动物的种类、某地区的流行和另一地区流行病学表现出差异性。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对于兽医相关的管理要求也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给畜禽选择接种疫苗的时候就相应的增加了复杂性。实际生产中使用疫苗的模式和接种途径都是有不同影响因素的,通常应该考虑管理体系、饲养环境、畜禽年龄、品系的敏感性以及靶动物的种类等方面。疫苗的每种抗原成分都是具有特异性的,任何其他抗原都替代不了。幼龄动物的免疫和接种也是一个特殊问题。接种疫苗时确定母代的最佳免疫时间和子代的免疫日龄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实际应用时一定要将这两种内在干扰的风险和收益进行有效的平衡。
4 疫苗的选择
生产中所指的核心疫苗是指抵抗广泛存在以及可能成为共患传染性疾病时所采用的免疫学制品。非核心疫苗在实际生产中加以应用时,还要考虑所有风险因子的实际评价,即疫苗效力和安全性两个主要方面。兽医工作人员在实际应用时应该了解疫苗的不同特点,并且将风险和收益加以平衡考虑,再针对单个环境特点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最后根据以上因素确定使用疫苗的种类。兽用疫苗一般是分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类。弱毒疫苗通常都属于病毒性疫苗,畜禽一次接种很小的剂量就能够很快并且有效的诱导免疫应答。灭活疫苗是在灭活病原体之后加以制备的,通常都是不能通过一次注射就刺激机体表现出保护性免疫应答的,而是需要进行多次免疫接种。
5 结语
纵观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对于畜禽发生传染性疾病的防控水平还是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性的,一些地区始终持续流行某些传染病,而且存在变异大的病原体由于免疫学压力而导致新的血清型出现,所以这些情况仍然需要动物医学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深入的了解和研究。针对疫病流行情况的不断变化而针对重要疾病使用的疫苗产品进行相应的升级换代措施,力争弥补现有疫苗的不足。此外,还需要在疫苗效力和安全性方面加以提高,减少畜禽接种疫苗的剂量与次数。通过科学的研制和使用兽用疫苗防治传染性疾病,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