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形势下高中政治教学研究

2018-10-21龙洪达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8年7期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实践新课改

龙洪达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在我国高中政治教学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也使得我国高中政治教学的实践活动,获得了更多的挑战机会。在新课改形势下,实际教学中更重视对所有问题,包括课堂上学生提出问题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进行深入的分析总结,使课堂教学具备深入思考的特点。由此产生的教学理念方面的转变、教学模式的更新以及教学实践具体内容的制定等,都成为当前新课改形势下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研究方向。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政治;教学实践]

长期以来,我国高中政治教学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其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传统教学方式以老师为中心,教师课堂教学只注重知识的口头传授,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较少,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展。新课改将“以人为本”的思想引入课堂教学,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创造性得到极大的提高,也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升。在新课改形势下,高中政治老师需要做到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模式、优化课堂结构,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充分调动,达到提高高中政治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新课改对于促进高中政治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分析

高中政治教学,在我国高中教育中的作用不言而喻。但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高中政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始终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新课改则为相关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学观念的转变。

首先,就是传统思想观念的转变,树立了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地位。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担负起了课堂教学中所有知识点的传授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反而导致其在课堂上的学习惰性,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而新课改中对教学观念的转变,使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得以体现,课堂主人翁意识得到加强,推动学生由原本的被动学习状态改变成主动学习状态,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潜能推动下,使教学质量得到不断提高。当然,同时对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其次,教学观念的转变,使高中政治教学的课堂效率得到极大的促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授。这种被动的学习状态,无法使学生对于知识产生强烈的获取渴望,更无从知道如何应用所学知识,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而新课改对于教学理念的改变重点在于将理论学习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将所学的政治知识渗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此,使得课堂教学能够在学生群体中产生更大的共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高中政治教学在新课改形势下面临的问题

新课改对于高中政治教学的推动作用已得到了教育界人士的普遍认同。然而,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由于诸多问题的影响,使得教学工作的展开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和问题。

1.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新教材已代替了旧教材,在课堂教学中发挥起了作用,但是由于一部分教师的思想观念并没有得到全面转变,依然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对教材内容进行照搬照抄,没有在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提高,更谈不上教育课堂效率的提高。

同时在新课改的过程中,由于对新教材的不熟悉,一部分教师在没有深入了解教材内容和教学目的及意义的前提下,盲目的开展教学工作,使得学生难以吸收课堂知识,一知半解,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2.学习方式过于单一。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大部分高中学生在上政治课时,对于所学知识的认识是政治课知识纯粹属于记忆性知识,没有新鲜感,与生活没有交集,因此产生不了学习热情,课堂上常常无法集中注意力,从而影响了其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吸收。

而一部分的老师只知道对学生进行课堂知识的灌输,使得学生没有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传授,缺乏探究事实的精神,从而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只知道死记硬背,不注重深入思考。教师说什么学生就记什么,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大大的影响了高中政治教学新课改实施的效果。

3.考核方式不适应新课改要求。新课改提出了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为教学主导的教学观念,明确了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责任,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度。然而,教学观念、教材以及教学方式虽然改变了,然而考核机制并没有相应进行调整,考试结果依然是最终的审核标准,这使得新课改的目的难以实现。

三、新课改形势下高中政治教学的对策与实施

1.促进教师完成教学观念的转变,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新课改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进行实践时,其主要实施者是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参与者,只有教师做好自身教学观念的转变,积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才能实现教学任务的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对于新教材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并有针对性的加强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使自身的能力更适应新的教学理念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实施,紧跟时代脚步,不断进行新课程标准及专业文化知识的学习,从而充分挖掘新课改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价值,使自身的教学水平得以提高,具备新课改形势下促进高中政治教学效率和质量提高的能力。

2.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新课改提出的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观念,其重点是使学生从传统教学观念中被动学习的不良习惯中解脱出来,形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起到教学引导作用,通过观察学生已有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有针对性的改正其中的不良习惯,通过引导和鼓励,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形成新的更为有效的學习习惯。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课前预习,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找到的答案进行充分分析,由此掌握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程度,并由此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引导,使学生能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努力探究,并在课后主动对课堂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从而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通过课前预习、课堂参与、课后复习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一直持续下去。

3.设计多种课程评价体系。新课改为高中政治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而检验教学成果的评价体系也应随之更新。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单一的考试作为教学成果的唯一检验方法较为单一,使得相关教学只注重知识的硬性灌输。而新课改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目的的实现,则需要构建全新的评价体系。在新课改形势下,教师应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设计多种课程评价体系,如在教学考核中加入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主动性的评价,由此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促进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三、结语

在新课改形势下,我国的高中政治教学迎来了难得的突破时机,同时也正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如何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需要从教师、学生和评价体系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参考文献

[1]徐倩.新课改形势下高中政治教学的几点尝试与思考[J].学周刊,2018(16):59-60.

[2]马立国.新课改下优化高中政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J].学周刊,2017(15):37-38.

[3]李媛.新课改标准下提高高中政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才智,2017(01):141.

[4]任志俊.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12):147.

猜你喜欢

高中政治教学实践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