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重引导,让作文飞扬个性

2018-10-21李少瑜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8年7期
关键词:习作语言作文

一、引言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重要方式,更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和思想道德的重要途径,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教师要积极探索作文教学的有效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那么,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呢?我认为应注重引导,培养个性。

二、求“诚”,表现真实自我

“求诚”包含两方面意思:一是内容的真实,二是情感的真诚。这是个性和创造的基础。为此,作文教学中,应当“去伪”“求诚”,再现儿童纯真的性情、飞扬的灵性,表现真实自我。

1.淡化中心。小学生生活阅历浅,反映在习作中自然难以做到立意深刻。因此,教师不能要求过高。学生习作只是一种书面语言的练习,只要将意思说清楚,写明白就行。少了束缚,做到我笔写我心,我口诉我情,学生会尽情释放心灵,写出童真、童趣来。

2.审视“典型”。作文教学指导中通常要求选材要典型,造成学生胡编乃至抄袭的恶果,有必要予以重新审视,乃至否定。凡是学生生活中有的、心里想的都可以写;只要有具体内容不说空话,有真情实感不说假话就行。

3.写出真我。真实乃作文的生命。作文要回归生活、还原自然,是什么就应该写什么,想什么就应该说什么。只要是自己耳闻目睹、亲身经历、内心感受的都可以凝于笔端,流淌纸面。在开始阶段,由教师选择一些富有个性特色的文章读给学生听,并做简要的评价,然后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积累素材。这样长期训练,学生就能形成习惯,写出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

三、求“纯”,使用儿童语言

翻阅学生作文,模式化的语句不胜枚举:描写教室安静,一定是写“教室里静得很,连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得见”;描写自己遇到困难,就写:“红领巾在胸前飘动,仿佛在说,少先队员怎能向困难低头呢?”;写好人好事的文章,结尾就要写:“他的精神值得我学习。”;描写教室干净,就写:“教室里很干净,甚至连一片纸屑也没有。”……学生纯朴、真实的语言被公共或成人化模式化语言所代替。这样的语言,不负载情感,更无个性可言。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最活跃、语言接受最迅速的时期,他们思想单纯、感情直露,表现出来的语言往往稚拙纯真、新鲜生动、富有个性。所以,此时最应让他们作文的语言体现出儿童特有的“纯”来。

1.教学生不写套话。引导学生不说假话、空话,不照搬照抄,不机械模仿别人的语言,提倡写自己思考的个性语言,努力使内心的感情和外在的表达相一致。

2.爱护个性化的心灵语言。语言是情感的载体,小学生应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认识、感受和情感,应当写出“童心”、“童真”、“童趣”,如一位同学在日记中写道:“今天,爸爸出差回家,给我买回了一个电子球。电子球红红的,圆圆的,一碰到地面,眼睛就放红光。我接过这个礼物,高兴地往地上一扔,电子球可高兴了,蹦了起来。这时,爸爸跳跳,妈妈跳跳,我也跳跳,电子球也跳跳。”多么有趣的一段话呀!它与儿童的幼稚、纯真的性情相吻合,不禁令人拍手叫好。我们应当爱护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完成的作文!

四、求“新”,鼓励与众不同

强调共性,忽略个性是传统作文教学的一大弊端,其结果是学生的作文总免不了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缺乏新意。其实,作文是最具个性化的。不同的人,即使是同一事物,感受也是不一样的。要写出真情实感,必须给学生写作自主权,改变传统的“指导审题→宣读范文→仿写习作”作文教学指导模式。

1.灵活命题。传统的命题,通病是題目老、范围大、内容空、词语俗套、形式呆板。如:《校园新事》《一件有意义的事》等等,这样命题,不但不利于学生展开写作思路,而且让学生一筹莫展。因此,为激活学生思维,写出富有创意的作文来,命题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化大题为小题,化远题为近题,化深题为浅题,在形式上做到自由活泼、灵活多样:①多题选择式。如同样写课堂,可以拟多个题目让学生自选:《一堂有趣的课》《一堂生动的课》《一堂吸引人的课》《一堂难忘的课》等等;②题式。如《我渴望_____》《我是一个_____》《假如我是 _____》《假如我会_____》《假如我有_____》《我受到_____》,这些题目留有个人自由选择的空间,有助于学生开拓思路;③由命题式。针对学生熟悉的生活题材,教师提出作文的范围和要求,放手让学生自拟。

2.鼓励创造。作文教学必须大胆尝试多角度作文,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审视材料,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多样性,增强创新意识:①多角度表现。引导学生根据事物的不同特点立意,利用同一题材写出不同立意的作文。如同样对班级教室窗户打破一事,有的同学用批评的语调写,抨击不爱护公物的行为;有的用惋惜的语调写,认为不该用力过猛把好端端的窗玻璃给弄坏了;还有的用童话形式写,在充满情趣中告诉人们爱护公物的重要性;②多层次拓展。在读物情节已有的结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给故事添加新的结尾。进行这样的作文练习,可以使学生从别人想象的结果中受到启发,拓宽自己的思路,使思维呈现出全新的内容;③多形式表达。在习作体裁上,引导学生以同一题材写不同文体的习作。如让学生读一篇文章后写出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收获。既可以写成读后感,也可以写成读书笔记,还可以写成日记,更可以以书信的形式表达。这样,学生在感受到习作表达的丰富情感的同时,也享受了习作的乐趣。

五、求“活”,提倡形式多样

表达形式的灵活多样是个性作文的重要体现,我引导学生在自由表达的氛围中作文,激发个性表达的欲望。

1.游戏激趣。游戏是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小学生的感情是容易受感染的,当受到某种事物、环境、气氛的感染时,就能激发出相应的感情。因此,可在作文前设计游戏,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里积极参与。做完游戏后,让学生以此为内容进行写作,这样一来,不但使学生有了写作内容和写作热情,还调动起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2.实践激趣。小学生的好奇心强,因此,设计课堂小实验,既能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激发写作兴趣,又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培养科学探索的精神。

3.活动激趣。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进自然,不但能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还能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因此,我重视引导,激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如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调查采访等,鼓励学生在活动中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饱含激情地写出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的真切体验,让作文飞扬个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所以,学生作文应该是抒写心灵、展示个性过程的窗口。我们老师应该让写作教学贴近学生实际,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想写就写,张扬学生的个性,展示他们的才能,这才是作文教学之本,才能真正做到加强学生语言文字运用,提高学生作文个性,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作者简介

李少瑜(1967—),女,广东普宁人,大专,小学语文教学方向。

猜你喜欢

习作语言作文
我有我语言
习作展示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