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教学情景创设策略

2018-10-21邱柳梅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8年7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化学教学高中

邱柳梅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实施,情境教学也逐渐地普及,很多的教育研究人员对其进行了不断的完善,进而加快了情境教学的应用速度。不过在上课时也产生了很多伪情境,或者是负面情境,虽然他们的目的是注重知识的进步过程,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实践水平和创新意识的提升,让学生开展自主的学习活动;但是事实上,他们只注重了形式,忽略了本质,注重了实践,忽略了思考。因此,要想提升化学教学的成果,需要先保证化学教学情境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创设情境]

“情境创设”作为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应该以学生的学习基础作为条件,以发挥课堂学习的活跃性作为手段,以实现高效学习作为目标,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高中化学课堂要想与时俱进就要改变以往的“灌输式、填鸭式”的传统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启发式、合作式、自主式”的教学。所以,老师创造的教学环境需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知识水平着手,充分体现情境资源的应有价值,为学生营造出生动的学习环境,提升化学课堂的趣味性,让化学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化,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进而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

一、开展情景化导入,实现有效化学课堂

好的课堂教学是在教师和学生相互配合、交流中实现的,首先教师要十分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运用多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主动引导下实现自我学习和发展,在具有情境性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习的乐趣所在。

1.引入生活化教学,让学生根据生活实际深入课堂内容

由于高中化学学习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的教学方式需要转换成其他模式。首先教师要根据学习的主要内容进行整合、分析,进而根据生活经验搜寻实例,通过在课堂中对实例和知识的相互融合让学生感受到“化学融入生活”的贴切感。例如在知识点“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学习中,教师先根据这一知识存在的特性向学生提出基本思考问题:“随着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增加,同分异构体数目增多,我们如何在常用名不够的情况下命名呢?”在学生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生活导入法进行解释:“例如居民身份证,每个公民只有一个合法的身份证号码可以使用,有机物的名称也具有这种单一性和不可重复性。”

2.引入实验化教学,让学生根据实验的科学性融入课堂情境教学

高中化学本就是实验性较强的科目,因此教师要根据这一特点开展课堂情境教学。实验作为趣味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活动能够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实验情境课堂的主动性。例如在“酚”这一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准备相关实验材料,先通过向学生展示奇妙的实验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用毛笔蘸取苯酚溶液在白纸上进行涂画,把纸晾干后放在木架上,然后用三氯化铁使用喷雾器喷在白纸上,白纸上就会出现紫色的绘画,教师根据学生对这一实验的兴趣引出课堂教学内容,使其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二、开展问题情境教学,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

问题情境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需要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进行分析、总结,然后为学生设计出合理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深入问题情境的过程实现自我学习及发展,从而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和合作学习能力的进步。

1.注重问题在课堂导入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的习惯

课堂导入作为重要的课堂教学环节需要教师的合理利用。教师要通过合理科学的问题情境导入课堂教学,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情况下引导他们进入课堂。教师对于问题情境的使用可以通过“任务教学法”进行,通过课堂导入时的问题设计给学生布置课堂任务。例如在“硝酸”这一知识点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进行本节课的自主探究学习:①硝酸泄漏后会出现什么现象?②对装运的运输车的制作材料都有什么要求?③消防员在处理硝酸泄露情况时应该准备哪些措施?④在泄漏后应该做哪些紧急处理?⑤通过知识的阅读总结硝酸的物理性和化学性,等等。

2.合理发挥问题情境的教学使用,促进学生多种学习能力的发展

教師要根据课堂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对学生布置分组学习的任务,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学生的有效学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根据合作共赢这一优势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化学学习情况、学习特点进行互补划分,将5~6人分为一组,通过课堂内容的主题进行共同合作完成任务。例如在“氯化氢”学习中教师可以根据化学知识设计喷泉试验,由于实验器材有限,教师需要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较多,因此小组内要进行合理分组,确保每位成员都可以深入课堂活动中。通过取一烧瓶氯化氢气体,用滴管压进去少量的水然后将烧瓶倒置在石蕊溶液中观察,根据实验前教师提出的相关问题仔细分析实验现象,进而达到完成问题情境教学的目标。

三、创设故事情境教学,促进趣味化学课堂

化学知识所具有的微观性和抽象性是教学难点之一,因此要充分利用教学手段将化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故事情境教学”作为有效的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通过活跃的故事气氛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记忆和学习。很多化学知识都是化学史上一些伟人经历过一些生活、知识和思想的碰撞发现的,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名人逸事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巩固学习知识,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在《元素周期律》的学习中,有些元素的名称不容易记忆,教师可以根据元素背后的故事加深学生的记忆,比如元素发现故事:门捷列夫在1871年时宣称一定存在一种“类铝”的元素,但并没有引起别人的太大注意,直到1875年布瓦博德朗对铝和铊进行光谱性质研究时发现了两道紫色光线谱,最后通过门捷列夫的帮助完成了这一新元素单质的性质实验。学生通过这种人文故事会更好地融入课堂,从而提高教师教学效率,也提高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学习兴趣。

四、结语

总之,化学教学中创设情境的策略还有许多,无论哪―种策略,要求教师在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所蕴涵的能力价值和情感价值的基础上,恰当地创设化学情景,用新信息刺激学生已有的认识结构,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的、快乐的学习,而且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其终身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彩萍.谈问题情境的创设艺术[J].学周刊,2011(03).

[2]樊永明.论化学课堂上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J].考试周刊,2012(37).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化学教学高中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