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小城市风貌特色的塑造

2018-10-21周晗君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7期
关键词:中小城市

周晗君

摘 要:2014年以来,改变城市风貌千城一面的现状、建筑形态乱象丛生的现象,成为城市规划与城市管理变革、创新的重要内容。如何依托城市自然本底、历史文化等在城市建设中体现城市地域特色也是城市规划的主要探索内容。结合宁国市在安徽省城市风貌特色塑造试点工作中的一系列做法为例,探索打造具有徽风皖韵的美好中小城市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城市风貌特色;中小城市;宁国市

1 前言

习总书记有批示这样说: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和文化,是城市文脉的体现和延续。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强化创新理念,完善决策和评估机制,营造健康的社会氛圍,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让我们的城市建筑更好地体现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这种变化犹如一把双刃剑,例如城市风貌特色的问题,从表现上为千城一面、缺乏特色,但从深层次而言是关系到城市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关系到梳理文化自觉性与自信心的重大问题。

2012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明确文化强省和生态强省的战略目标,要求做到城乡环境面貌显著变化,城镇风貌特色塑造工作开始逐步被重视。宁国市从地域分析、规划编制、建设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创新,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小城市发展的风貌塑造之路。

2 城市特色研究

科学系统的对城市风貌特色进行识别与评价,是做好城市风貌特色塑造工作的前提,将为促进城市各类风貌特色资源的有效利用、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塑造独具魅力的城市风貌奠定坚实的基础。

宁国地处安徽东南部,市域面积2487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6个街道。在长期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尽管山水资源丰富、历史本底厚重、产业形式多样,但仍无法避免的出现了城市特征不明显、风貌不突出等问题。因此,在风貌塑造工作开始之初,宁国首先开展了前期技术准备、中期研究推进与后期提出结论三个阶段的城市特色评价工作,对城市风貌特色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定性定量评价。通过一系列的调研评价,针对宁国市城市空间、建筑风貌和景观环境三大城市风貌特色类别,形成结论:山水与城市融合度较高,山水城市特征明显;城市格局空间尺度宜人,特色塑造本底较佳;街道景观环境品质较佳,特色提升潜力较大。同时,也为城市风貌塑造提出了维育城市空间特色、培育建筑风貌特色、提升景观环境特色等三大策略以及搭建系统框架、明晰特色资源、彰显显性空间、预留隐性空间、全面提升品质等一系列建议。

3 风貌规划编制

规划设计水平是决定城市建设整体效果的关键因素。在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绿地系统等专项规划的指导下,在宁国市城市风貌特色规划中,以“发掘、整合、培育”为总体思路,综合考虑城市空间现状特征及发展趋势,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梳理城市风貌,明确城市风貌建设目标,构建“三津两脉串九珠,人文徽杭环绿廊”的市域风貌特色总体结构。针对中心城区,依托宁国市现有独具特色的自然山水格局,确定“七山嵌城、三津绕郭;四轴画卷、八景昭阳”的风貌特色总体结构。在具体规划中,进一步确定城市特色分区、特色节点、特色路径与景观廊道、特色界面及建筑高度分区等,提出规划控制与引导要求,制定城市道路、建筑、绿地、雕塑、标识系统、色彩等空间特色要素设计原则和管控措施,构建空间特色结构,留住文化记忆,激发城市活力。

4 科学组织建设

城市建设是落实城市规划的根本途径,也是检验规划成果的重要手段。宁国市采用分片探索、逐步推进的措施有效开展城市风貌塑造工作,逐步提升城市形象与品位。

4.1 依托生态山水,推进资源融合,打造自然之城

宁国市生态优良,环境优美,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7.51%,形成了独特的皖南山水城市景致。在总体格局方面,形成保持有机尺度的山-水-城群体,重现城市的山水景观活力。以城市内河、公园、绿带为依托,向城市中有机渗透,软化僵硬的城市边界,分析城市天际线与周边山体的关系,合理设置景观廊道,增加城市自然的接触岸线,促进自然与城市更好的耦合,努力建设“城在山水中,山水在城中”的城市空间环境。

4.2 协调统一风格,合理把控尺度,打造和谐之城

为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原则,以“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为要求,努力提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规划以城市主次道路、河流、山体等明确的空间要素为边界,充分考虑内在功能的关联性与土地使用性质的可兼容性,划定适当面积的街区,设开发总量控制要求,合理组织路网交通体系,科学布局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及广场与街头绿地等,打造宜人的街区空间。同时,明确城区建筑基本高度分区,严格控制容积率上限指标和建筑高度,塑造行政商务区、文体娱乐区、商业购物区等重点功能片区的景观风貌,引导和控制区内建设的整体特色。

4.3 立足形象提升,注重节点塑造,打造精致之城

在城市与乡村的规划与建设中,始终坚持把自然和历史文化保护、城市和建筑特色建设等工作作为城市规划和建设项目的重点予以控制和把关,逐步形成“生态、精巧、雅致”的地方城市风貌。如:在滨河景观改造提升项目中,通过对传统驳岸的生态修复和改造强化山水自然景观和城市人工景观的有机融合。依托城区便利的交通环境,利用山水自然资源,为居民营造了一个休闲、散步、观景的最佳场所。在城区主要道路风貌整治中,结合道路周边的零星地块在中心城区补充景观绿化型停车场,在缓解交通压力的同时提升了老城绿化水平,增添开敞空间。

城市风貌塑造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综合性工作,需要各个部门、专业的相互配合与支持,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宁国市在城市风貌塑造中,认真梳理总结,努力找寻城市特色环境要素,逐步分层塑造城市空间,通过科学规划,有效引导城市特色,通过不断增强创新机制,有序推进城市特色风貌塑造工作。取得的一些经验也仅作为中小城市风貌特色塑造的探索,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践、优化。

参考文献:

[1] 尹潘. 城市风貌规划方法及研究[M].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12).

[2] 俞孔坚,奚雪松,王思思.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城市风貌规划——以山东省威海市城市景观风貌研究为例[J].城市规划,2008(3):87~92

[3] 刘滨谊.城市滨水区发展的景观化思路与实践[J].建筑学报,2007(7):11~14.

猜你喜欢

中小城市
中小城市餐厨垃圾处理调查研究与对策分析
城市化进程中未来城市发展趋势
探析中国中小城市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探析中国中小城市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基于消费视角下的高铁经济给中小城市带来的产业变革
湖南省娄底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
我国中小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分析
中小城市货运系统规划及差异性研究
中小城市商业银行新生代员工离职动因研究
国内中小城市中服装的“快时尚”文化现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