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流媒体微信新闻标题写作漫谈

2018-10-21何爱东

大东方 2018年7期
关键词:新闻标题主流媒体微信平台

摘 要:全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纷纷开辟微信新闻传播平台,拓展传播渠道。微信传播,具有不同于报纸、电视的传播特点,特别是新闻标题,具有更重要的地位。应该根据微信传播特点,撰写不同的标题。

关键词:主流媒体;微信平台;新闻标题

全媒体时代,给当下的报纸、电视等主流媒体的生存环境带来巨大变化。过去,电视媒体引以为傲的时效性、可视性、清晰度等优势,现在已经被互联网甚至小小的微信超越。过去,群众遇到困难或者遇到稀罕事,首先想到的是联系报社和电视台,现在,恐怕是先发微信。主流媒体无法拒绝这种势头,应该研究、利用、结合好微信,把主流媒体的权威性、深度性、公信力延伸到微信平台。其中,微信新闻标题的写法,也应同报纸、电视新闻标题写法有所区别。

一、微信标题传播特点

(1)信息不计其数 非线性传播

微信朋友圈人数众多,谁都可以转发;过去的信息可以方便地翻看、搜索。在众多信息中,用户不可能一一点开观看。即便订阅了某媒体公众号的受众,也不可能每条新闻都点击观看。这就要求微信标题必须有吸引力。

(2)微信标题字数显示是有限度的

微信在编辑时,标题虽然最多可以输入64个字符,但转发到朋友圈后,却最多显示32个字符。你的标题起得再好,但在转发后显示不出来,反而会适得其反。同时,即使在32个字之内,标题也不宜太长,最好控制在14个字左右。有研究发现,人阅读文章时,最易读和记忆的是7个字之内的句子。所以古代诗词有三字诗、五言诗、七言诗,七言诗上句加下句正好十四个字。而字数超过七言的诗,很少有人写,被人熟记的也很少。因此,现代白话文写作时,要求多用短句子。

(3)微信新闻,直接显示在朋友圈的,只有标题

报纸新闻,虽然标题重要,但除了标题,读者也可以直接看到新闻内容;电视新闻,标题虽然重要,但观众首先看到的是新闻导语,标题更多的是在导语过后的提示、总结、凝练、分段作用;而微信标题,却大大不同,它比报纸、电视标题更重要。因为微信中,受众首先看到的只有标题,内容是没法直接显示出来的。只有新闻标题吸引他了,他才会点击这条新闻观看。

二、主流媒体的新闻微信标题写法

有的主流媒体,是独立开发运营了微信平台,所刊发新闻,是独立采写的。而有的主流媒体,它的微信平台是把报纸、电视刊发后的新闻复制上传到微信平台进行再传播。这样,为了适应微信传播特点,不应完全照搬照抄原标题,应该做适当修改。下文,总结列举了部分常用微信新闻标题的写法。

(1)首发重大事件,直接点题式

一个新闻,属于在国际、全國或者媒体所属区域有重大意义,全民关注的,可以直接点明新闻事件核心。如:“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全票当选国家主席”、“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等新闻,就可以直接点明新闻核心。并且,这类政治新闻标题,不适合用悬念式、疑问式。

(2)转发重大新闻,解读提示式

一个重大新闻,在首发后,如何进一步挖掘?在大媒体、上级媒体首发后,后来刊发的媒体如何让转发的新闻具有生命力?解读、分析、提示式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上对国家机构进行了重大调整改革,在中央级媒体首发后,一些媒体进行了解读报道,有的微信平台刊发了《一图让你看懂国务院机构改革内容》《一图让你看懂监察委员会是怎样的机构》等新闻。光看新闻标题,就能让读者知道,这条新闻是对机构改革的简化、快捷解读,解决了读者看综合新闻的复杂性、动脑性。

(3)利益连接式

对于国家、某行业、地方政府出台的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新闻,可以采用把政策内容同读者利益联系起来的写法,增加贴进性。如《县政府出台的这项措施,将影响到你今年的租房价格》,让租房和有意租房的读者忍不住点击观看。《定了!今年县城中小学招生划片又有新变化!》,这样的标题,让准备送孩子上学的家长都去关心。

(4)拉近式

有些外地新闻,按照在外地的报道方法,可能在本地没有多大吸引力。如果拿来在本地报道,可以寻找新闻与本地的关联,增加贴近性。如唐一军先后从宁波市政协副主席调整任为宁波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长、市委书记,担任浙江省委副书记,当选辽宁省省长的一系列新闻,如果单纯在笔者所在的县进行报道,关注度不一定很大。但笔者所在地的微信平台制作了《当选辽宁省省长的唐一军是莒县人》的新闻转发,这样,就把一个外地新闻同本地联系起来,增加了关注度。

(5)一半式、悬念式

悬念式标题,是报纸、电视新闻常用标题形式。这种标题,在微信媒体,更有适用性。同时根据微信媒体的灵活性,可以起一些更多样、灵活的标题。

如《这个莒县人,从百万富翁到分文皆无,最后竟然……》,这样的标题,在报纸、电视上不一定适用,但在微信上却可以。

(6)疑问式

疑问式标题,用标题的疑问,带出读者的疑问,吸引读者阅读,揭开疑问。《这个莒县农民,为啥花一千元买一斤别人扔掉的树枝?》,报道了莒县一农民引进名贵苗木、发展现代农业的事迹。标题通过挖掘新闻故事的一部分内容,加以提问,吸引读者。

(7)警示式

一些生活类新闻、新法律法规类新闻,可以使用警示式标题。如《千万别再劝别人“多喝热水”了,你有可能是在伤害他!》,把很多人每天都在做的事,通过警示方式提出来,能吸引读者了解“多喝热水”的危害到底在哪里。

农村交通似乎是多数人眼中的治理盲区。莒县开展农村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整治前,当地微信平台的新闻标题为:《莒县所有人请注意!交警重拳整治农村道路这些违法行为!》,很容易引起读者注意。

(8)情感式

情感,是人类社会的纽带,也是新闻中长盛不衰的标题形式。尤其在电视媒体中,不光新闻,很多选秀、比赛节目,也都穿插情感叙述。莒世闻名公众号刊发的《十年陪伴,他成了前任公婆的女儿》,光从标题中就能让受众读到“感人”,并且是平常少见的故事,吸引力较大。

(9)争议式

2018年3月20日文化山东公众号刊发了《潍坊“全国最小的山”走红!济南这三座山表示不服……》。类似的标题,一是可以蹭别人的新闻热点,带动受众阅读本条新闻;二是满足受众看“吵架”的爱好,如同影视剧中的纠纷、争斗情节,富有吸引力。

(10)标题善于用好数字和符号

恰当用好数字,不仅表述明确、对比明显,而且适当用阿拉伯数字,在汉字标题里更加显眼。公众号东岳客 2018年2月18日刊发的《连续两天,山东三次登上人民日报头版》,“两”和“三”的比较,让读者感觉到山东登上人民日报头版的密度很大,并忍不住想看看到底都是什么事,如此受人民日报青睐。

在微信标题中,还可以恰当运用好标点符号和一些特殊符号。如上文中列举的一些标题中,不少都有感叹号和问号,就能很好的起到强化作用。对于标题中的关键词,可以用“[]”等符号突出一下,吸引视线。

三、主流媒体新闻标题写作禁忌

写好有吸引力的标题很重要,但因主流媒体身份和报道内容的不同,不能为了博眼球而无禁忌。

(1)标题虚张声势

标题虽然可以突出新闻价值,拉紧与读者距离,但必须题目与内文相符,不能过分夸大,更不能与内容脱节。

(2)低级色情

再怎么出新,再怎么迎合读者,也必须建立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上。不能炒作低级趣味,不能似是而非地隐含色情、暴力、违法犯罪的诱导。做到“通俗而不低俗,通俗而不媚俗”。

(3)同类标题多次使用

再好的标题,多次重复使用,也會失去新鲜感。如在同一公众号上多次出现《今天2000人在某某广场围观什么?》《昨天竟然有3000人在某某公园围观这事》《今天1000人都在某某超市围观啥?》等类似标题,读者看多了,会产生厌烦感,会觉得这些新闻内容并不特别,只是在“唬人”。倒不如点明内容,挖掘出有意思的新闻点更有吸引力。

四、结语

微信标题的重要性显而易见。题好一半文,好的标题不仅能先声夺人,好的标题,也是作者在挖掘好新闻价值、找好新闻点、驾驭好整篇新闻基础上凝练形成的。没有好的新闻眼、写不出好的内容,很难起好标题。同时,即使单纯的有个好标题,没有好的内容,也很难让读者读下去。因此,必须好内容+好标题,才会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效果。

作者简介:

何爱东,(1978-),男,籍贯:山东省日照市,专业或研究方向:电视新闻。

(作者单位:莒县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新闻标题主流媒体微信平台
2018世界杯英文体育新闻标题的及物性系统分析
浅谈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
做好涉恐报道:媒体如何设置议程
主流媒体互联网思维的现状与实现路径探讨
新媒体时代微信舆情的监控策略研究
打造医院里的“主流媒体”
基于微信平台的高中物理“翻转课堂”教学初探
主流媒体如何在“反转新闻”中当好定音鼓
科技期刊全媒体出版实施方案探析
试论网络新闻标题的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