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音乐教学中乐感的培养与鉴赏课教学

2018-10-21马雅婷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8年7期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有效途径

马雅婷

[摘 要:新课改政策的逐步落实,使音乐教学逐渐被有关教育部门所重视。因此,为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各大高校提出将音乐教学与学生乐感的培养相结合的理念。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培养乐感;有效途径]

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其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综合素养与审美能力的提高方面。音乐作为学生感知能力培育的科目,在国民教育领域占据越发重要的地位。这篇文章先是简要叙述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低、教师音乐课堂教学缺乏目标等现状,随后提出多样性音乐曲目的鉴赏、音乐学习情境的营造、将学生听觉能力的培养与视唱能力的培养相结合等一系列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乐感的有效途径。

一、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师音乐课堂教学目标的缺乏。初中阶段的音乐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多种形式音乐曲目的鉴赏来逐渐激发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与注意力,进而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但是当前我国大部分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对于音乐课堂的教学目标缺乏一定的认知与理解,其在理念上认为课堂音乐曲目鉴赏就是对学生进行多种类型音乐曲目的播放,进而导致我国初中音乐鉴赏课堂教学水平长期处于半停滞的发展态势;其次,音乐教师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当前初中阶段的学生在思维能力方面已经逐渐形成自主意识,其对音乐教学内容的知识需求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音乐欣赏,而是逐渐开始探索音乐曲目内在的内容。但是目前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受到传统音乐教学理念的影响,仍旧以教师讲解课堂教学内容,学生盲目听解音乐教学知识为主,在课堂上缺少师生之間的有效沟通与互动,其课堂教学内容过于枯燥和单调,难以全面引起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最后,大多数学校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上过于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学习名次的上升,对于音乐这门科目缺乏重视导致音乐课堂教学质量较低。

二、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乐感培养的重要性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乐感可以健全学生的人格。音乐作为一门感知类科目,学生在进行音乐鉴赏与学习时可以帮助学生放松情绪和缓解学习压力,促使其逐渐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和建全的人格;与此同时,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对学生开展音乐欣赏教学可以,让学生对音乐创作背景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进而不断提升其音乐创造能力与想象能力。

三、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乐感的有效途径

(一)将学生听觉能力的培养与视唱能力的培养相结合

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科目,教师若想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就必须要将学生音乐听觉能力的培养与视唱能力的培养进行结合教学,以此提升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首先,学生音乐听觉能力的培养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音乐欣赏逐渐建立起来的,同时也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息息相关,学生之间存在较大的个体性差异,对此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上,要适当的将音乐课堂教学内容与音乐鉴赏教学进行有效融合,使学生在课堂进行音乐知识学习的同时逐渐提升自身音乐素养与音乐感知能力;其次,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的提升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的技能,而学生听觉能力与视唱能力的提升是学生音乐素养提高的首要前提和基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将二者进行有效结合,并根据学生的实际音乐学习状态及时调整音乐课堂的教学目标,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培养学生的乐感。

(二)音乐学习情境的营造

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其在感知方面与认知方面还处于发育的初级阶段,在音乐学习与音乐知识的接收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对此,若想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与音乐自主学习能力,就必须要在课堂教学营造和谐温馨的音乐学习氛围,以此提升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讲解《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一音乐曲目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辅助设备在班级播放有关于《念奴娇赤壁怀古》古诗的朗诵片段,让班级同学在阅读中体会作者创作时的情感变化与表达,随后在班级进行音乐曲目鉴赏让学生感受古典音乐的演奏技巧与魅力,进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感知能力。

(三)多样性音乐曲目的鉴赏

音乐主要是以声音的表现形式对自身的音乐情感进行表达。对此,初中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开展音乐教学时,要采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音乐曲目进行鉴赏以此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紧随时代的变迁不断在音乐欣赏环节中融入趣味性与新颖性的元素,全面吸引学生的音乐学习注意力与音乐欣赏好奇心,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音乐欣赏环节中,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听觉能力;其次,教师在对学生展开音乐鉴赏时还需要根据不同类型音乐欣赏曲目的特点,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进而培养初中生的综合音乐感知能力。

四、结语

在音乐课堂培养学生中的音乐感知能力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音乐素养与音乐教学水平的培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综上所述,在音乐课堂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进步重大举措。

参考文献

[1]陆光成.初中音乐教学中乐感的培养与鉴赏课教学方式探讨[J].新一代,2017(15):165.

[2]黄代娟.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乐感的培养与鉴赏课教学[J].中外交流,2017(11):149.

[3]陈春霞.初中音乐教学中乐感的培养与鉴赏课教学[J].考试周刊,2018(30):178.

[4]彭佳.初中音乐教学中乐感的培养与鉴赏课教学[J].北方音乐,2017(8):211.

[5]黄发芸.刍议初中音乐教学中乐感的培养与鉴赏课教学[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34):105.

猜你喜欢

初中音乐教学有效途径
论舞蹈元素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浅析供热客服中心提升服务的有效途径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与时俱进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探究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初中音乐教学应当注重资源整合
浅析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