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助学 打造灵动课堂
2018-10-21杨美晶
杨美晶
图片作为一种直观的视觉信息和教学媒体,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供了文本故事发生的背景以及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英语兴趣,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从而使学生获得较多的知识。图片是学生非常喜欢的课程资源,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从而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运用图片教学之前,我们课堂上的英语学习大多完全脱离了文本的情境,教师想方设法地去创设自认为真实的、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但英语教学离开了文本语言生成的背景,成了孤立的碎片化的知识,就会使学生失去联系的思维、真实的情感体验,学过的语言就变成了僵化的教条,知识的学习变得乏味无趣。
长此以往,学生课堂的发言积极性不高,课堂参与度不强,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不足。而运用图片教学之后,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以图片为媒介,导入语言新知
教材文本提供的Part1的图片通常是围绕课文主题的生活化场景,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中,通过谈论图片,能够激活学生的语言思维,巩固旧知识,引出新知识,从而实现自然导入。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也能让学生对Part2部分的内容进行初步了解。
比如在教学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Module 6 Unit1《You can play football well》这一课时,考虑到这一课的知识目标是can句型,我利用Part1图片进行导入,并提问:“Please guess, can he play basketball?”让学生利用图片带来的直观感受进行猜测,进而得出“He can play basketball well. So he can be in the basketball team”,從而自然地导入本课的学习任务。学生在谈论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语言输出,同时在真实的图片情境的帮助下初步地了解了本节课的学习目的,在明确的任务驱动下主动学习,有助于语言口语的输出表达。
以图片为手段,突破重难点
如何有效地突破语言学习的重难点一直是教师比较头疼的问题,利用图片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知识,有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表达和交流。
比如在教学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Module9 Unit2《I feel happy》这一课时,在新授完“I feel happy”和“I feel tired”之后,提问学生:“When do you feel happy/tired?”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后,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语言的输出。但是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出示了相应的几幅图片支架,让学困生在图片支架的提示下,尝试运用新的语言进行表达,而优等生则可以借助图片,也可以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口语交际,在有效突破重难点的基础上,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跳一跳,摘到果子吃”。
以图片为载体,提升追问深度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在三四年级师问生答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尝试大胆放手,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尝试自主提出问题,不断追问,并引导学生逐步加深问题的难度,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并自主解决问题。
比如在教学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Module 6 Unit1《You can play football well》这一课时,我大胆放手,让学生利用问题不断追问驱动自主探究,引领学生深入思考,积极主动地探究文本语言和内容。围绕文本图片的展开逐个观察,问题环环相扣:“Who are they? What are they doing?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Who are they talking about? Can Lingling play football well? ”从而引领学生思维,推进学习进程。
以图片为桥梁,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小学英语新课标指出,英语教学目的在于强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语言学习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能将其真正地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进一步进行语言的表达与输出。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我也会经常让学生自己创编英语绘本,学生对此十分感兴趣,也愿意用相关话题的知识储备,进行真实表达与交流。
比如在教学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三年级上册Module 7 Unit1《Whats this》这一课时,通过课前让学生创编自己的绘本,学生创编的热情非常高涨,创编出来的图画形象有趣,学生都愿意主动地交流、询问、表达,甚至回家后向家长介绍。这样真正做到了英语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结语
总之,为使我们的英语课堂更高效灵动,让学生的英语知识储备如同滚雪球般越滚越大,语言输出越来越多,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图片直观、形象的特点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